宫玉振
在军事史上,曾国藩的湘军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湘军是所谓的“官勇”,即地方政府招募的临时性武装,并非国家的正规军,当时的国家正规军是八旗和绿营。然而曾国藩却在很短时间内,将这样一群来自草根的散兵游勇打造成那个时代最具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部队,乃至令“湘军精神”流传后世,成为“团队精神”的代名词。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得从曾国藩编练湘军时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说起。曾国藩当时并没有先探究“湘军如何能打”,而是先分析了“绿营为何不能打”。要知道,绿营是经制之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他们的对手太平军是一批揭竿而起的农民,根本没受过什么军事训练,然而在太平军面前,绿营一触即溃,望风而逃,将大清王朝的半壁江山转眼之间就送给了太平天国。
绿营为何不能打仗?曾国藩在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绿营存在巨大的制度缺陷。
绿营采取的是“世兵制”,即士兵由国家供养,世代为兵,各地都有绿营。一旦发生战事,就采取抽调制度,东抽一百,西拨五十,组成一支部队,然后派将领带兵出征。这样的结果是:兵不识兵,将不识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既然大家互不熟悉,没有交情,那么遇到危险,就甭指望别人会来救自己。既然别人不会来救,那么打起仗来就谁也不肯冲锋在前,独履危地。生死之际,所有人的本能反应都是自己先逃命。这就是绿营作战的特点,也就是曾国藩说的“近营则避匿不出,临阵则狂奔不止”,“胜则相忌,败不相救”。这样的军队,即使“诸葛复起”,也是打不了胜仗的。
所以,曾国藩在湘军采取了全新的制度设计。与绿营的世兵制不同,湘军采取的是招募制,而且是层层招募制。具体来说,就是大帅招募自己手下的统领,统领招募自己手下的营官,营官招募自己手下的哨官,哨官招募自己手下的什长,什长招募自己手下的士兵。
湘军的待遇很高,所以不愁招不到兵。但只有上司招募你,你才能进入湘军,得到升官发财的机会。这样一来,士兵势必感激自己的什长,什长势必感激自己的哨官,哨官势必感激自己的营官,营官势必感激自己的统领,而统领势必感激自己的大帅。如此,从大帅到士兵,湘军就像一棵大树,“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组织内部全部打通了。“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于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平日既有恩谊相孚,临阵自能患难相顾。”由此,在湘军内部,人和人的关系也就跟绿营不一样了,不再是散沙一盘,而成为一个由感情纽带凝聚起来的整体。
招募制只是曾国藩制度设计的第一个层面,更厉害的是在第二个层面。曾国藩规定,在作战过程中,任何一级军官一旦战死,那么他手下的军队便就地解散。比如,营官战死,那么整个营就解散,全部赶回家去;以此类推,哨长、什长都是如此。这样一来,所有人都会做一件事情,就是一定要保住自己的长官。因为只有保住长官,你才有继续升官发财的机会。保卫长官本来是一种道德要求,但湘军通过制度使其变成了最符合下属自己利益的行为。由此,道德的要求和利益的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便形成了曾国藩所说的“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行。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的“死党”。这是湘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来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绿营士兵打起仗来首先想到自己逃命,而湘军士兵首先想保卫自己的长官。
除合理的制度设计外,曾国藩还十分注重培养全体官兵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不论白天战斗多么艰苦惨烈,晚上组织官兵学习四书五经,用仁、义、礼、智、信、忠、孝等中国传统文化武装思想,鼓舞斗志。据有关资料介绍,湘军无论处境如何恶劣,战争如何艰险,基本上没有叛变投敌者。湘军抱定不胜则死的信念,比日本军人的“武士道”还要“武士道”,这是中国文化和团队精神使然。
(摘自《哈佛商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