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实训中心平台下职教知识超循环孵化研究

2014-10-21 12:49尹琦
科技视界 2014年34期
关键词:职教

尹琦

【摘 要】以开放实训中心为平台,政府、企业、职校、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社会及科研机构等主体,通过教学、实训、培训、职业鉴定、科研等活动,构成一个包含职教知识生产、传播、转化、应用的完整系统,该系统具有开放、整体涌现、超循环等特征。本文依据超循环理论,研究分析开放实训中心平台下职教知识孵化系统,探讨促进该系统知识孵化的策略。

【关键词】开放实训中心;超循环理论;职教;知识孵化

0 引言

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要求高,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是衡量职业型人才的重要标准。随着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推进,各类型协同创新实训中心和开放实训中心在逐步建设并投入使用。

开放实训中心作为职业教育及培训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有效利用实训资源、构建区域职教体系和终生学习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者们对于开放实训中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功能,强调其在培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技术交流及资源共享方面的功能;二是运行机制,包括其开放形式、共享机制、管理模式、评价方案等。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等各类主体,在开放实训中心进行教学、实训、培训、职业鉴定、科研等活动,使得不同的主体不断在开放实训中心这个平台上,进行着知识的生产、传播、转化与应用,开放实训中心事实上是一个有效的知识孵化平台,本文利用超循环理论,探究开放实训中心平台下职教知识孵化系统。

1 开放实训中心及超循环理论介绍

1.1 开放实训中心

开放实训中心即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又称公共实训基地,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职业学校和主管单位等共同投资,依托职业学校建设和管理的面向社会开放的公益性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目前开放实训中心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践场所,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职业技能教学、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

开放实训中心的开放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面向其它职业学校开放,包括其它学校的实训课程、相关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包含的人员则是教师、实训指导老师及学生等;二是面向企业开放,企业职工技能培训、企业工程师技术升级等,包含的人员有企业工人、工程师等;三是面向社会开放,对社会上想要掌握技能、升级技能的人员进行培训或再培训,包含的人员多种多样。

1.2 超循环理论

超循环理论是德国科学家艾根于1970年提出来的,阐述了生命系统的自组织进化机理。超循环理论认为生命系统有新陈代谢、自我复制、突变性三种基本特征,这三个基本特征与反应循环、催化循环、超循环三个不同层次的循环密切相关。循环并不总是周而复始的在原地运动,而是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三种循环中,最简单的是反应循环,反应循环相互连接而形成催化循环,催化循环之间耦合形成超循环。反应循环在整体上是一个自我再生过程;催化循环在整体上是一个自我复制过程;超循环则呈现出了生命系统的突变性。

超循环理论认为,系统的循环演化主要基于以下特性:开放性,系统必须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克服增熵,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序走向高序,实现系统进化;稳定性,也就是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现实系统总是受到来自外界及其自身的各种扰动,使得系统的结构、状态、行为等出现偏离,稳定性使得系统在小的偏移后恢复原样,稳定性是系统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突现性,若干组分按照某种方式整合成为一个系统,就会产生出整体具有而部分或部分总和没有的东西,这种组分之间的相干效应使系统呈现出新的结构和功能。

2 开放实训中心平台下职教知识孵化的超循环特征

开放实训中心平台下,来自政府、企业、职校、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社会及科研机构的人员在相应的开放实训中心,进行教学、实训、资格鉴定、培训、科研,是一个知识传播、生产、融合、创新的系统,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自组织和非线性的系统。开放实训中心平台下的职教知识孵化系统具有超循环特征。

2.1 开放实训中心平台下的职教知识孵化系统具有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

2.1.1 新陈代谢

开放实训中心平台下的职教知识孵化系统,不断从学校、企业、政府、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社会及科研机构吸纳人员,人员带来知识、并在开放实训中心平台上进行教学、实训、培训、资格鉴定、科研等活从而传播知识,学生及受训人员获得知识,知识在传播与应用得到转化和创新。系统从外界获得人才,人才在系统中获得提升,系统又向社会输送人才;系统从外界获得知识,知识在系统中传播、转化,又创造出新的知识;从而构成了系统的新陈代谢循环。

2.1.2 自我复制

开放实训中心平台下的职教知识孵化系统,不断吸纳人员、吸收知识,使系统中的人员规模扩大、知识积累越来越丰富、知识应用更广阔,实现自我的不断复制。

2.1.3 整体涌现

教师教学、企业培训、学生实训、资格鉴定、科学研究等各个部分在传统模式下是单独进行的,各自完成自身的功能,实现相应的知识传播、知识扩散、知识转化、知识应用和知识生产,但知识的生产、传播、扩散、转化、应用等过程缺少融合与联系;整合学校、企业、政府、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社会及科研机构等主体,通过教学、实训、培训、资格鉴定、科研等形式,实现知识从生产、传播、扩散到转化、应用的连接,形成一种彼此促进、循环发展的知识孵化效应,是该系统整体涌现出来的性质。

2.2 開放实训中心平台下的职教知识孵化系统具有超循环特征

2.2.1 反应循环

开放实训中心平台下的职教知识孵化系统由知识生产子系统C、知识传播子系统D、知识转化子系统T、知识应用子系统A构成,其中每一个子系统都是一个反应循环。如知识生产子系统中:底物S是现存的知识;人员和实训场所、设备等相当于酶E,生产出来的新知识就是产物P。又如知识传播子系统中:底物S是学生及社会人员,实训场所和知识拥有者作为酶E,获得知识后的学生及社会人员就是产物P。

2.2.2 催化循环

开放实训中心平台下的职教知识孵化系统中,每个子系统都是一个反应循环,完成各自的功能,各个反应循环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二级循环网络,每个子系统的工作都为其它子系统的工作起到催化作用。知识生产子系统对应的反应循环C,是在现存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人员和实训场所、设备等酶的作用,产生新知识,产生新知识以后,知识生产机构及知识生产者与企业及社会的知识势差势必进一步加大,从而加快知识的扩散与传播,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催生了利于知识传播的酶E1,从而促进知识传播子系统对应的反应循环。知识的传播子系统对应的反应循环D,在酶E1的作用下加速知识的传播,将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接受到知识的人越多,知识转化的形式和方向、可能性就越多,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催生了利于知识转化的酶E2,从而促进知识转化子系统对应的反应循环。知识转化子系统对应的反应循环T,负责把知识转化得更具条理性、更具操作性,具有条理性和操作性的知识更有利于知识的应用,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催生了利于知识应用的酶E3,从而促进知识应用子系统对应的反应循环A。开放实训中心平台下职教知识孵化系统中的催化循环如图1所示。

图1 开放实训中心平台下职教知识孵化系统中的催化循环

2.2.3 超循环

开放实训中心平台下的职教知识孵化系统中,一个子系统对另一個子系统的功能起到催化作用,形成催化循环,各个催化循环在功能上藕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而形成超循环。知识生产子系统C和知识传播子系统D,两者既相互争夺人才、场地、设备,又相互提供催化支持,知识生产加大知识势差、促进知识传播,知识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创新;知识传播子系统D和知识转化子系统T,两者既相互争夺时间、设备、场地等资源,又相互支持促进,知识传播使得更多人获得知识,是知识多元转化的前提,知识转化后,经过转化者的笔记、谈论、讲演等形式得到进一步的传播;知识转化子系统T,与知识应用子系统A,两者之间既相互争夺人才与场地、设备等资源,又彼此促进,知识经过转化后更具条理性、操作性,利于知识的应用,同时,在知识的应用中,知识得到补充、完善、明晰。开放实训中心平台下的职教知识孵化系统中的各个催化循环这样耦合在一起,彼此催化,促进各个子系统在更高的层次上加速发展,形成一个既竞争又协同的超循环,从而推动整个系统不断发展,功能不断完善。该系统的超循环如图2所示。

图2 开放实训中心平台下职教知识孵化系统中的超循环

3 开放实训中心平台下的职教知识孵化策略

开放实训中心是职教知识孵化的有利平台,在此平台上,政府、企业、学校、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社会及科研机构等,通过教学、实训、培训、职业鉴定、科研等活动,构成了一个包含知识生产、传播、转化、应用的完整系统,该系统呈现出开放性、复杂性、层次性、非线性、超循环等特征。依据超循环理论的系统演化原理,为开放实训中心平台下的职教知识孵化系统从低序走向高序,实现其知识孵化、协同创新的功能,本文提出如下策略:

3.1 加大开放力度

开放是开放实训中心的重要特性,是其完成自身职能的前提。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开放实训中心要维持自身运行,需要来自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及科研机构的资金及设备资源;从运行角度来看,开放实训中心需要教师、培训师、实训指导老师、学生、及其他受训人员、以及后勤管理人员;从知识的孵化角度来看,职教知识的孵化,需要来自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学校的教师、企业的技术人员、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鉴定人员、获取知识的学生、参与培训的社会人员、及需要资格鉴定的其它人员;加大开放力度,使开放实训中心真正成为知识生产、传播、转化与应用的平台,是实现职教知识协同创新与循环孵化的前提。

3.2 构建连接机制

知识的生产、传播、转化、应用,在传统模式下存在一定的孤立性,构建知识生产、传播、转化与应用过程中的连接,方能形成知识超循环孵化网络,使得知识在生产、传播、转化及应用的循环中向前发展。建立连接机制,关键在于建立知识的载体既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在开放实训中心平台上,建立来自政府、企业、社会、学校、鉴定中心及科研机构等不同主体的人员之间的连接,不断的交流与互动,是实现知识孵化的关键所在。

3.3 形成区域职教体系

开放实训中心,由于地域的限制,大多只为一个区域内的学校、企业和大众服务,我国一般每个市都有一所以上职业学校,为该区域的企业、社会输送人才。区域内的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职前培训、职业鉴定、职后深造等,都可依托该区域内的开放实训中心进行。因此,依据区域内的产业发展情况,建立相应开放实训中心,形成区域职教体系是实现职教知识孵化的最好形态。

【参考文献】

[1]艾根,舒斯特尔.超循环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2]贝塔郎菲.一般系统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3]王继业.基于超循环理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管理,2005(14).

[4]鱼东彪.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运行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职教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浅谈职教教师深入一线的必要性
就业联盟:“永川”职教模式新探索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本”转为职教需慎重
现代职教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