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
摘要:不同的排水系统对减少建筑的排水噪声有着不同的效果。文章找到了在建筑内部排水系统产生噪声的原因,通过比较不同的排水系统排水噪声,在进行了实时测量的情况下,结合数据对比了同层排水系统与隔层排水系统的缺点和优点,分析结果说明同层排水系统在排水对噪声的控制更胜一筹,值得推广发展。
关键词:同层排水;隔层排水;噪声
0 引言:
排水系统是在建筑内部系统里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其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得到了不少的进步。但是在减少排水噪声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因为减少噪声能给工作人员更好的工作环境,所以这是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排水噪声的是如何的产生开始讨论。
1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噪声分类
(1)排水横管中的噪声
(2)排水立管中的噪声
(3)卫生器具排水时的噪声。
1.1排水横管中产生的噪声
在排水横管中的噪声主要是排水冲击横管的噪声。
排水是由竖直下落进入横管后的水流状态。由于污水在急流段水流速度大,水深浅,对横管壁的冲刷力强,因此会产生噪声。(见图1)
1.2 排水立管中产生的噪声
排水立管产生噪声的主要包括:(1)水流与立管壁的噪声(2)水流和气流撞击发出的噪声。
当立管的排水量较小的时候,水沿着管道内壁向下做螺旋流动(见图2a)),此时的管道中的水相与气相界面非常清晰,所以污水的挟气作用不明显,立管内气压稳定,因而不会产生较大的噪声。
当排水量逐渐增加时,水流会形成一定厚度的带有横向隔膜的附壁环状水流膜(见图2b))。在排水量继续增大时,水膜的厚度也不断增加。当管中气体无法冲破横向隔膜时,便形成了较稳定的水塞(见图2c))。水塞向下运动时,管道中的气压剧烈变化,可能引起存水弯中的水位变化从而使水封中冒出气泡产生噪声,破坏水封。
图2 排水立管水流状态
1.3 卫生器具排水时产生的噪声
卫生器具排水时产生的噪声通常是指室内卫生器具排水时气塞流引起的,主要是坐便器排水噪声。
虹吸式坐便器借助冲洗水头和虹吸作用,依靠负压将粪便等污物完全吸出。在虹吸作用的后期,当水位降至水封界面以下,空气迅速侵入存水弯,虹吸现象停止。空气的进入会形成气塞流,从而引发噪声。
表1是室内卫生器具在不同排水时段时的噪声值,在排水结束时,负压抽吸最为剧烈,因此噪声值最大,也即气塞流是卫生洁具产噪的主要因素。
2 不同排水方式对排水噪声的影响
目前,国内建筑排水普遍采用的内部排水方式可分为两大类:隔层排水和同层排水。
2.1 隔层排水与同层排水的分析
1)隔层排水(见图3)。隔层排水是指上层的排水支管穿越楼板,在下一层楼板顶部连接至排水立管的管道排水方式,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住宅建筑采用的排水方式。
2)同层排水(见图4)。同层排水是指卫生间内卫生器具排水管在本层内敷设,不穿越楼板进入下层住户,以一个共用的水封管配件代替诸多的P弯、S弯。整体结构合理,不易发生堵塞,且容易清理、疏通。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个性化的布置卫生间洁具的位置。在同楼层平面内施工敷设,既保证污水及废弃物顺利进入排水总管,又使得疏通清理工作在本层内就能完成。
表2 为隔层排水和同层排水系统的简要对比。
2.2 不同排水系统的排水噪声比较
采用标准U-PVC管和配套顺水三通实测同层排水与隔层排水噪声,管径均选用de110,管厚度为3.7mm,密度为1.66×103kg/m,噪声检测室设在相邻楼下一层。在噪声检测室中,将测量背景噪声设置为22.3dB,流量的变化范围在1.0L/s~5.5L/s,流量增加梯度为0.5L/s,对两种不同排水方式的噪声声压级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并绘制声压级对比图(见图5)。
不同的排水方式对管道噪声影响相对较大,流量在1.0L/s~4.0L/s范围变化时,采用同层排水方式相对于隔层排水方式可以降低噪声3.1dB~5.4dB,这主要是由于排水流量较小时,立管中主要是附壁螺旋流,还未形成隔膜流和水塞流,排水横管噪声及卫生器具噪聲是室内排水噪声的主要来源。隔层排水利用建筑本体及家装填充物,对排水噪声形成有效的吸收和阻隔,极大的减弱了对下一楼层的影响。随着流量的增大,同层排水和隔层排水两者排水噪声渐趋于一致。这时,排水立管噪声成为室内排水噪声的主要来源,对此可采用苏维脱,旋流管等措施降低立管噪声。考虑到一般建筑排水立管流量在1.0L/s~4.0L/s的事实,因此,在室内排水噪声控制方面,同层排水系统要明显优越于传统的隔层排水系统。
3 结语
综上所述,分析数据可知同层排水系统更易管理和检修,在减少室内排水噪声方面更好等优点,是目前我国建筑排水系统值得研究优化的。我们要从了解噪声的产生原因入手,通过测量数据,综合地对比不同排水系统的优劣,从而选择最好的排水系统,使建筑整体质量得到切实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贾冠科.同层排水系统优化建筑内部排水噪声分析[J].山西建筑,2013年02期.
[2] 周志军.浅谈同层排水[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