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加斌 杨云敏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要求有所改变,各个职业院校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其中测量专业课程是能力锻炼的重要课程之一。为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需要课堂上老师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和改革,以此来推动学生的发展。本文就测量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测量专业课程;教学;研究分析
我国职业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测量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要锻炼学生的实践与技术能力。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工程专业职业技能,才能够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认真测量、记录与计算,以此来对工程中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解决工程问题。随着社会中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多,我国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课程亟需创新与改革,以应对社会需求。本文就测量这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
1测量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1教学内容与设备滞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测绘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发展十分迅速,但是我国在测量课程中却没有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教学设备也不够完善,这样随着测量设备技术的更新与发展,职业院校的测量教学内容和设备存在明显滞后的现象,这样就会限制测量专业课程的正常展开,无法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的专业人才。目前虽然学校测量课程教学内容有所改善和进步,但是还未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测量仪器设备上无法满足课程的要求,导致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社会的就业率明显有下降的趋势。
1.2测量专业课程教学方法落后
在职业院校中的测量专业课程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法明显落后。课堂上,老师一般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老师单方面的教为主,学生在上课期间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学习过程中陷于被动的状态,不能够灵活掌握专业知识和理论。老师如果不能改善上课的教学方式,无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将很难开展测量专业教学课程,学生掌握的知识也不能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1.4专业学生基础知识水平低下
在我国的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基本的知识水平相对比较弱,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的不足,这样就导致在测量这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基础知识的不足,导致课堂上对测量知识无法完全掌握,这样老师在课堂上很难将课程进行下去,尤其是在进行测绘理论与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无法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在实践过程中也无法进行创新学习,这样就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学校很难培养出更多实用性、创新性的技术人才。
1.3老师教学观念和水平有待提高
在测量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的问题就是老师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水平有待提高。老师应该根据社会中测量职业的发展,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品,充实知识,完善教学中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现代测量专业教学的需求,进而培养出更多实用性的人才。众所周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卫星定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求老师要更加注重自身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不断地改善教学观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测量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2.1 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
社会在发展,要求学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样在职业院校进行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术之外,还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发展。在测量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根据课程的专业要求和特点进行教学,同时还要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综合的知识和能力。
2.2 不断更新测量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我国的测量专业中的教学内容应该要顺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更新,这样才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斷调整传统的教学内容,使之能够根据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行内容更新,使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目前测量技术方面新仪器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要求测量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必须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调整。比如说,在工程测量中,GPS技术十分重要和基础,在专业的课程教学中,老师都需要对GPS技术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加上测绘中要用的CAD和GIS技术,老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技术,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将来工作中实际运用这些技术。目前,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老师应该努力提高测量专业课程内容上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价值,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测绘的专业能力和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
2.3改善教学方式
众所周知,老师上课的方式一直是延续着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上课期间比较被动,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能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体,能够主动积极进行学习,老师应该及时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内容的实践部分,进而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操作,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对实际中工程测量项目的接触时间,这样学生能够更加了解测量这门课程,在今后的就业方面也有个大概的了解。在实际的学习中,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讲座,通过一些专业人士进行讲座的方式讲解测量技术和测量这个行业的发展,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学习测量专业技术,对今后的就业更加有信心。
2.4提高老师的素质和水平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培养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十分重要,因此,老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顺应技术发展的要求而及时调整知识体系结构,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测量技能。社会发展要求学校要十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自身掌握更多的测量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努力提高对学生素质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多样教学模式,改善教学工作。比如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能够具体了解到测量工具的工作情况,并能够掌握相关的测量技术,同时使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实践操作,使之熟练掌握测绘技能。这样能够使学生不仅理解学到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3总结
职业院校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课程进行相关的调整和创新,同时还要加大院校专业的宣传力度,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专业知识。在测量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在设备仪器上及时进行更新,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基本的实用技术,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春玲.谈工程测量课程建设中资料的建设与积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2]卢士华.“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3]杨春艳,肖静.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