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波
摘 要: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对基于建筑工程实际工作过程条件下的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运作方案进行了探讨,以求通过接近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环节,充分发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作用,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建筑工程测量;运作方案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是我校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监理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课。建筑工程测量技能也是施工员、监理员及其他施工技术员必须具备的一项专业技术能力,所以该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专业工作能力。如何有效组织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方法和标准规范、熟练使用相关的测量设备進行实际的测量组织和实施工作并能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工作是我们建筑工程测量教学的主要任务。
一、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先理论知识的讲解,在集中技能练习,讲练分离,并以此确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以及考核方法都无法满足现代高等职业教学的要求,其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为:
1. 教学内容与建筑工程专业实际工作内容不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1)教材内容陈旧。随着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发展,现代测量技术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测量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新型测量设备如电子水准仪、全站仪、GPS等在建筑测量生产中被广泛的使用,而现行的教材内容仍以大专教育模式为依据,先讲三大测量设备——光学水准仪、光学经纬仪和小平板仪等,再讲相关的测量方法;而对于新仪器、新技术的知识只是轻描淡写地介绍,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技术需要。
(2)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过程脱节。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源于工程测绘技术,为了实现学科体系的完整,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是完整的从工程测绘课程中搬过来的。但是建筑工程测量毕竟有着与工程测绘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教学过程中无法体现建筑工程实际工作过程的特点,造成学生对测量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学习主动性较差。而地形图测量、大比例尺地图等与建筑工程关系不大的内容不但增加了学生觉得测量课程无用的印象,而且占用了有限的教学课时。
2.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脱节,学生无法理论联系实际。
以往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过程为先进行三大基本测量的理论教学,即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然后再理论讲授后安排相关的仪器操练及测量联系,最后讲解控制测量及建筑工程相关的测量工作的理论知识,如放线、建控制网、变形监测等。学习理论的时候学生不知学为何用,学习兴趣不高;而到练的时候,学过的理论早已经忘的差不多了,面对仪器不知从何下手,动手兴趣不高;这种讲练分离的教学过程,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脱节,教学效率不高,最终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3.实训设备实施建设落后,无法满足实训教学的需求。
(1)实训设备陈旧,数量少。高职学校的测量设备多为光学测量仪器,设备使用时间较长,在加上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坏,设备陈旧、测量精度较低;另外,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的增加,测量设备数量明显偏少,尤其是新型测量设备的数量无法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教学中只能以大组实训或示范的方式完成实践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受打击。
(2)实训场地随意不固定。由于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教学工作一般开展的比较晚,一些学校不具备或者干脆没有实训场地,为了完成测量的实训任务,一般是教师在校园里随便指一个地方让学生做实训。学校里的地形一般比较简单,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更没有已知的控制点,这样在学生做完实训任务后,教师很难校核学生测量成果的正确性。
4.考核方式单一,无法检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效果。
传统的考核方式多以期末的理论考试为主,或辅以平时的出勤及课堂表现,学生在期末努力几天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建造工程测量是一门实际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这样的考核方式无法真实的检验教学成果以及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存在着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二、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运作方案的探讨
1. 结合实际工作过程编制教材,重新规划教学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我们重新梳理教材的内容编制。首先是根据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特定对原有课程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增工作。删除建筑工程中不用或用的较少的内容如地形图测量、小平板仪等内容;减少旧仪器、旧技术如光学水准仪、微倾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等的内容;增加建筑工程常用、重要的测量技术以及新仪器新技术等的知识内容如放线、定位、抄平、变形监测等建筑测量技术以及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及GPS等的理论及实际操作的内容。
其次是根据教学做一体化大纲对课程的内容重新组织,建立了适应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项目式的内容形式。在内容上打破传统教材体系的完整性和顺序性,贯穿知识体系的不再是学科体系,而是按照实际工程过程建立的教学项目。我们通过对建筑工程实际工作过程的分析,结合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技能对知识的需求,将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划分为测量工作准备、控制网建立、土方测量、基础测量、主体施工测量、装饰施工测量及监测测量等几个主要内容,使测量理论知识完全融入建筑工程实际工作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即能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在操练过程中即能知道需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主动学习的目的。
2. 重塑教学过程,教学做一体化。
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原有讲练分离的教学模式,代之以根据建筑工程测量的实际工作过程将每个项目分解成相应的工作任务,以学生为主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的“边教边学、边学边练、边练边想”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式。主要内容为:
首先在时间保证教学内容需要。原来上课时间安排比较散乱,每次课时间较短,讲了理论没时间实训,实训了没时间总结,学生无法一次性消化理解所学知识。根据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制定新的教学时间安排,采用四课时连排的方式,即上课时间由原来的90分钟延长至180分钟。学生在18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中的相关教学内容,从而实现知识的完整统一性;
其次在学生组织上保障任务的需要。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不仅体现个人的测量技能,而且需要团队的合作精神,在开课之初便将学生分成4~5人的小組,在以后的课程中都以此为单位完成教学和实训任务。
最后在教学情境设置上满足实际工作环节的真实。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实际的测量工作,我们采用了一套真实的施工图纸作为教学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图纸的实际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建立相关的授课任务让学生去完成。 除此之外,结合学校教学区的实际建筑、道路、绿化及其他建筑完成相关的验证性试验,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3. 加强实训设施建设。
实训设施不仅包括满足实训要求的测量仪器设备和实训场地,而且还应该有相应的实训指导规程和实训报告手册。
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对实训测量仪器进行了升级,增加了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测量仪器的数量及新型的测量仪器,包括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以及GIS等设备,从而满足测量实训的要求;
在测量实训场地上,通过在校园中精心选址,布设了与真实施工条件相似的测量实训场地,包括三四等水准测量路线、建筑测设及建筑变形监测等;
另外编写了实训指导规程,规定了实训进行的方式方法、教学要求达到的标准以及实训设备实训场地的运行维护等内容。为了解决过去实训内容随意记录不规范的问题,我们编制了测量实训报告手册,手册中实训数据采用标准的测量格式填写,即能体现实训真实性又规范了学生测量成果的处理,也为下一步的考核工作提供了标准。
4. 考核。
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技能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此,我们引入了过程考核办法和测量竞赛考核方式,以达到全面激发学生学习测量的兴趣、真实测试出学生测量技能水平、检验教学效果、达到“教、学、做、考”一体化的目的。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教、学、做、考”一体化进行,设置过程考核办法。学生通过180分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后,提交一份外业测量成果,并利用课后时间完成测量成果的内业处理,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最终的实训报告。在考核评分上,分别小组总分和成员表现得分,最后按照6:4的比例计算单次过程考核成绩,最终计入学期总成绩,从而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在学期末我们测量竞赛考核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给定的测量项目,在整个考核过程中不但考核完成的质量,而且对完成时间、过程中组员配合等也进行分值计算,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规范性及竞争意识。
高职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做一体化运行方案本着“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思”的原则,采用项目式教学组织,任务式教学运作,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明确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教学中的兴趣,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后期运行中将教学考核环节纳入教学中,最终形成了“教、学、做、考”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实现了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
参考资料:
[1]李平.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职业教育研究.2008.6
[2]马福荣等.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中国电力教育2012第7期
[3]王汉雄等.《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矿山测量.2012年3月第1期
[4]柳小燕.《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测绘技术装备.2005年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