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如何高产的栽培技术

2014-10-21 20:08吴丽丽王白石佟贺
中外食品工业 2014年8期
关键词:大豆高产技术

吴丽丽 王白石 佟贺

摘要:大豆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经济性作物,大豆的栽培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产量和质量,所以要提升大豆栽培技术。文章从种子的选用、整地技术、播种方法以及合理密植几个方面对大豆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对于提高大豆的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豆 高产 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6-0093-02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我国也十分重视农村的农业发展,并且给予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大豆是农业生产中主要的经济性作物,对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转变种植观念,从科学的角度种植大豆。大豆产量的提升涉及到多个方面,种子的选择、整地技术、播种方法以及后期的管理等都会影响到大豆产量,所以要根据农业生产的现状,实现科学种植,提高大豆产量,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1 种子的选用

1.1 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

种子的选择是大豆栽培过程中的基础条件,也是影响产量的直接因素。所以要根据土壤以及气候条件,科学合理的选择种子的类型,种子类型要能够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在选择种子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和客观性,严禁盲目的引进外地高产或者媒介宣传的种子,一定要经过科学的实验后,才能够投入使用。

1.2 种子精选

种子的质量是决定大豆高产的内在因素,也是根本性因素,所以在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严格的挑选。通过人工或者选种器的方式,挑选粒大而均匀的种子,对于增产具有良好的效果,只有经过精挑细选的种子,才能够保证苗齐、苗壮、苗全,为提高产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整地技术

因为大豆是真根系作物,而根系在土壤中的结构是上虚下实,所以对于土壤的容量以及含水量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够为根系的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了促进土壤熟化,蓄水保墒,应该对耕地进行合理的翻整,一方面能够提高土壤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根除杂草、减轻虫害,尤其是对于重迎茬的地块,更要提高耕地翻整水平,促进耕层构造的合理化。

其方法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特点、生产条件及茬口等灵活运用。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采用伏秋翻同时深松或旋耕同时深松,或耙茬深松。耕翻深度18~20cm、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耙茬深度12~15cm,深松深度25cm以上;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拣净茬子,耙深12~15cm。对于垄作大豆在伏秋整地的同时要起好垄,达到待播状态。春整地的玉米茬要顶浆扣垄并镇压;有深翻深松基础的玉米茬、高粱茬,早春拿净茬子并耢平茬坑,也可以采取秋季灭茬起垄镇压一次完成作业,灭茬深度10~15cm,粉碎根茬长度5~6cm。实施秸秆粉碎还田地块,采取秸秆覆盖或耙地处理,秸秆粉碎率98%以上,秸秆长度为5~10cm。有条件的采用全方位深松机,进行全方位深松,深松深度40~50cm。

3 播种方法

3.1 窄行密植播种法

缩垄增行、窄行密植,是国内外都在积极采用的栽培方法。改60~70厘米宽行距为40~50厘米窄行密植,一般可增产10%~20%。从播种、中耕到收获,均采用化作业。机械耕翻地,土壤墒情较好,出苗整齐、均匀。窄行密植后,合理布置了群体,充分利用了光能和地力,并能够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

3.2 等距穴播法

机械等距穴播提高了播种工效和质量。出苗后,株距适宜,植株分布合理,个体生长均衡。群体均衡发展,结荚密,一般产量较条播增产10%左右。

3.3 60厘米双条播

在深翻细整地或耙茬细整地基础上,采用机械平播,播后结合中耕起垄。优点是,能抢时间播种,种子直接落在湿土里,播深一致,种子分布均匀,出苗整齐,缺苗断垄少机播后起垄,土壤疏松,加上精细管理,故杂草也少。

3.4 精量点播法

在秋翻耙地或秋翻起垄的基础上刨净茬子,在原垄上用精量点播机或改良耙单粒、双粒平播或垄上点播。能做到下籽均匀,播深适宜,保墒、保苗,還可集中施肥,不需间苗。

3.5 原垄播种

为防止土壤跑墒,采取原垄茬上播种。这种播法具有抗旱、保墒、保苗的重要作用,还有提高地温、消灭杂草,利用前茬肥和降低作业的好处。多在干旱情况下应用。

4 合理密植

单产是大豆种植产量提升的基础单位,单产是单位面积的产出量,主要取决于单位上大豆的株数、每株大豆上的荚数以及单株的粒数。所以为了提高单产,要在保证单株发育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增加单位面积的株数,以能够充分的利用土壤的肥力和光照条件,这种方式称为合理密植。合理密植应该根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以及播种方式的不同,而有针对性的调整。

5 肥料的施用

农肥是所有肥料中营养元素最全的有机肥,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的结构,为大豆的后期生长提供长效肥力,增施农肥是提高单产的主要方式。由于种植面积大,农肥数量不足,就需要化肥的施用,在施用化肥时,应该掌握好氮磷钾的合理搭配,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对土壤条件进行测试,然后配备相应的化肥。对于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区,实施根际追肥,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根据农业生产区不同,可以选择适宜的施肥方式,以提高大豆的产量。

6 结语

大豆高产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话题,在提高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影响大豆产量的因素较多,土壤条件、气候因素、播种方式等都会影响大豆产量,所以应该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状况,采用适宜的栽培方式,科学种植,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大豆的产量,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元,李志玉,涂学文.大豆高产优质施肥研究与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3-06-30.

[2]边秀芝,郭金瑞,阎孝贡,刘剑钊,任军.吉林中部大豆高产氮磷钾肥适宜用量研究[J].大豆科学,2009-12-25.

[3]崔淑艳.东北地区大豆高产栽培模式的构建[J].吉林农业,2011-10-20.

猜你喜欢
大豆高产技术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大豆农场
给小嘴安个开关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