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014-10-21 20:07欧阳诚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32期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欧阳诚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建筑结构体系中,斜屋面混凝土工程长期以来一直是工程施工的难点,由于结构本身的因素,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为了保证斜屋面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组织施工。本文首先介绍两种建筑工程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斜屋面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并提出斜屋面混凝土振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斜屋面是一种特殊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不仅适用于高档别墅建筑工程,在多层建筑结构工程中同样适用。与普通的建筑结构形式相比,斜屋面在结构上更加复杂,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混凝土施工、防水施工等工作,保证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加强对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建筑工程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技术

1.1 单面模板法

单面模板法是斜屋面混凝土施工体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实际施工中也相对简单。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造成影响的因素太多,包括混凝土的塌落度、模板光滑程度、斜屋面的坡度等。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或者没有对混凝土进行严格的振捣处理,则需要在混凝土初凝期间进行二次振捣,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二次振捣的过程中,会降低混凝土自身的可塑性,容易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因此,如果采用单面模板法进行斜屋面混凝土施工,需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的控制混凝土自身的塌落度,将其塌落度需要控制在140~160毫米,同时利用焊接板筋的方式制作防滑带,,控制混凝土的自由流动,实施分段施工。另外,為了保证斜屋面本身的平整,需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边振捣,一般用一定比例的水泥砂浆实施抹平处理。斜屋面采用单面模板法施工过程中,重要依靠混凝土自身的凝结力、钢筋防止位移、模板表面的摩擦力防止斜屋面混凝土层移动,确保在混凝土硬化后不会出现移位现象。如果屋面坡度超出一定的坡度范围,在进行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模板摩擦力不能够满足混凝土自身重力与流动性,出现下滑现象,容易造成屋面渗漏等质量问题。建议设计合理的屋面坡度,坡度超过26度后就不再适合采用单面模板法施工。

1.2 双面夹板法

东西坡度达到75度时,需要采用双面夹板法,这样才能保证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短钢筋为支架,同时架设止水片,控制屋面的厚度,实现屋面防渗、止水的效果。在两侧模板的外侧中部设置浇注孔,浇注孔的规格一般为400×400毫米。

相对于单面模板法来说,双面夹板法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在局部形成多个蜂窝,不易振捣,但整体的混凝土密实度较高。经过淋水试验结果表明,双面夹板法施工的斜屋面加固铁丝位置容易发生渗漏;单面模板法施工后,混凝土表面没有明显的蜂窝,但是渗漏现象较为普遍,并且渗漏部位难以确定,不利于渗漏的修补。

斜屋面混凝土施工中,采用双面夹板法能够实现混凝土内部密实、表面光滑的效果,但是由于夹板厚度仅有100~130毫米,去除保护层与钢筋外,两层夹板之间的间隙小于50~70毫米,不利于振捣处理。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钢筋位移的控制,避免由于浇筑不到位而形成蜂窝现象。采用双面夹板法,无法直观的监测混凝土的饱和度,可以利用听声判断,在夹板外侧设置振捣器,保证混凝土密实程度。

2.斜屋面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建议

在斜屋面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以及处理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蜂窝。导致斜屋面混凝土蜂窝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次下料厚度过大,导致混凝土振捣处理不到位。钢筋本身的密度较大,但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小的水平,混凝土骨料直径过大或过小,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混凝土从木板中挤出。为了有效的预防这一问题,需要在具体的施工中,采取分层振捣的方式,保证振捣的密实程度,避免出现漏振等现象,处理措施:蜂窝较小,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蜂窝较大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并加强养护。

2)露筋。原因:出现露筋现象主要是由于钢筋垫块发生位移,导致钢筋垫块位移增大,引发漏放,钢筋自身位置与模板之间的距离过近,导致露筋现象的发生。另外,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没有达到要求的标准,这也是导致露筋的原因之一。预防措施:需要适当的加固钢筋垫块,避免其出现位移情况,同时对钢筋间距进行精确的计算,避免出现钢筋紧靠模板的情况。另外,还需要加强对混凝土的振捣处理与控制。处理措施: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5或1:2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全部凿掉,冲刷干净润湿,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并加强养护。

3)麻面。原因:出现麻面现象主要是由于拆模的时间太早,或者是模板表面不光滑,在施工前没有事先涂刷隔离剂,导致其自身的润性不足,在拆模过程中导致粘板现象的发生,形成麻面。不仅影响斜屋面施工的质量,还影响其美观。预防措施:混凝土浇捣前应检查模板缝隙严密性,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使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处理措施: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抹平。

3.斜屋面混凝土振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斜屋面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除了保证施工质量外,还必须保证施工的安全,特别是在振捣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是必须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不允许穿硬底鞋进场。(2)斜屋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屋面上应该具备一个稳定的立足点,并根据现场实际的情况,合理的架设安全防护网、设置安全护栏等安全措施;(3)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该设置下料台。严格检查施工的工具、设备。(4)从下而上的实施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在过梁、斜梁、小雨棚等浇筑过程汇总,需要设置浇筑操作平台,不能直接在支撑体系上进行操作。(5)对振捣器具进行严格的检查,安装漏电开关,保证电源线接触良好。

4.总结

总之,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难点,斜屋面也是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防水、防渗、排水等优势。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屋面坡度、结构形式等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施工技术,并针对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另外,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为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提供质量与安全双重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慧德.斜坡屋面混凝土施工法及改进建议[J].科学论坛.2012,26(4):124-125.

[2]周波,潘高武,越红.浅谈钢筋混凝土斜屋面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3,32(5):235-236.

[3]康建伟.斜坡屋面混凝土施工作法及改进建议[J].工程技术.2012,28(6):248-249.

[4]李亚军.斜坡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法及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8(1):99-100.

猜你喜欢
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