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娇娇
教育好幼儿既是幼儿园的任务,也是家庭的责任。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取决于家庭能否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要充分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使家长主动关心、参与、配合幼儿园教育。
与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体现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实现高质量的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们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至关重要现。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谈谈如何进行与家长有效地沟通。
一、首先要明确家长工作的任务和职责。
对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理解,不管老师和家长都存在这一切误区,尤其是家长,他们认为家长与教师应该“各司其职”,孩子在家归家长管,孩子在幼儿园归老师管,经常听到一切家长说:“孩子上了幼儿园就轻松多了。”家长缺乏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
也有一些老师认为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是“添乱”。在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中,双方地位不对等,表现为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教师指挥并要求家长配合,教师很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长处于被动的地位。
二、有效沟通的前提是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1、笑脸相迎,礼貌问候
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家长烦躁的心情得到感染。在我带班的这些年里,每一届都有类似的家长,记得有一个小朋友的爸爸,每天来园接孩子时从不与我们打招呼,说心里话,开始我真的有些害怕,不知所措,据小班老师说,此人特别挑剔,喜欢到园长哪里告状,我试着与他交流:每天入园时,我都笑脸相迎,主动说:“你好”!然后接着对孩子说:“xx小朋友早”,开始他只是略带微笑,渐渐地他也回敬一声,“你好!”有一次亲子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到操场上学跳集体舞,爸爸们都不好意思跳,在我的鼓动下,这位爸爸带头跳了起来,由于他的带动,那次亲子游戏效果非常好,此后的家园沟通也非常的通畅。
2、主动承担过错,争取家长理解
对顽皮的孩子要耐心的教育,在与他们父母沟通时,也要承担责任,不能一味的指责,与家长共同分析原因,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
三、不同类型的家长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沟通的目的就是为了达成共识。当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是很不容易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家长的自身素质与教育能力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优质幼儿教育的需求更为强烈。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对教师做好家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家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各有不同,个性化更加突出。实践工作中,我把新时期的家长分成几种类型,面对不同类型的家长我采取了不同的沟通方式。
刁难型
这类型的家长多是经济条件较好、有知识、性格较古怪的。对待这类家长要热情、真诚、主動,就好比“山不动,我来动”,家长对老师冷漠、我们更要主动与他们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望子成龙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特别关心幼儿的教育,经常与老师交流,甚至将自己的一些教育方法给老师宣传并期望老师采用;希望老师特别重视他的孩子;关心教学效果而不重视教学过程;他们还将孩子的业余时间安排的特别满,学语言、学舞蹈、学绘画,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家长们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这种望子成龙心急,错误的一些教育观念,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对这种家长要经常与他沟通交流,采取打电话、家访等方式向家长宣传介绍幼儿园的教学目标、现代教育思想。帮助家长转变教育思想,切忌拔苗助长。
隔代亲型
现在许多家长工作忙,带孩子,教育孩子和孩子的生活护理多由外公外婆、婆婆爷爷、保姆包揽,这类家长每天的时间充分,我们如果利用好这种类型的家长把他们作为我们教育资源的利用,那么家长工作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对待这种类型的家长要经常介绍书籍、幼教杂志、育儿节目等给他们,让他们利用充裕的时间去学习育儿知识,以便运用于对幼儿的教育之中。
要求型
这种家长要求很多,包括对幼儿园的保教、保健、卫生、软硬件等方面的要求,家长掌握了许多幼教知识,但他们的理论知识不成系统,不够规范,而他们自己却认为比教师更了解幼儿教育,甚至会对幼儿园的保教工作持怀疑态度。对待这种家长,我们除了扎扎实实地进行教育教学以外,可以请他们来园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幼儿一日生活作半日跟踪,让他们充分了解幼儿园的各方面工作,达到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目的。尽量满足家长一些合理、科学的要求,对家长一些不切实际和片面的要求耐心解释,争取家长的支持。
支持型
这类家长占的比例较大,他们支持、理解幼儿园的工作,关心幼儿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比较有方法,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有主人翁意识。要充分发动这类家长发挥好宣传幼儿园、家园信息反馈的作用,请其中有责任心、热心家园工作、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家长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参与幼儿园的管理,组织家庭交流会、专题讲座等家园活动。
四、多元化信息促进家园沟通更加和谐。
家园沟通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完成,但教师更应主动些,要努力探索多种沟通渠道,为家园之间的沟通创设条件。如家园桥、家园联系手册、电子信箱、留言版、班级博客、QQ群等形式进行交流沟通。当然任何一种方式都不是万能的,因为家庭教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个性”突出。而家长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其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某种方法在这个家庭有效,但到另外一家则可能不灵。所以我每次接新班时,首先对孩子的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家教思想、家庭关系等做到心中有数。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孩子放任不管和不常接孩子的家长,每隔1-2周我就把孩子在园的表现和需要配合的地方记录在家园联系手册上,让孩子带回家交到父母手上,并要求有反馈;对注重孩子教育但工作又繁忙的家长,我通过班级博客与家长交流;对那些气势汹汹的家长,当面沟通感到困难的家长,我就通过电话手机信息与他们交流沟通。每次沟通效果都非常好。
总之,要实现高质量的家园共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沟通的策略,有了良好的沟通氛围和沟通方式,就能引起家长的共鸣,形成教育的共识,使家长工作更有成效。
赢得了一个家长就是赢得了的一百个家长,放弃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一百个家长,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社区化的今天,家长工作更加重要,只有充分利用好家长这个有效的教育资源,才能促进幼儿园开展优质的幼儿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