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孩子们的“心苗”

2014-10-21 19:44王斌
素质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议论文方向

王斌

时光荏苒,年华老去,又有一批孩子入了我的语文课。入了语文,尤其是入了语文中的中国古典诗文,就如同潜进了无边壮阔浩瀚的历史和文学大洋洋底,自由飞翔,假以时日,一定能磨出韵味,使孩子们个个身上“古色古香”,文化的传承与积淀自然不在话下,无需太过担心。如何培育孩子们的写作?从咿呀学语开始、从字、词、句到片段、再到文章,大多数孩子们都已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如何写作——如何“写作”文章。但恕我直言,写作,在小学可称之为“入门”,初中称为“起步”,高中才是至关重要的“系统”。至于大学之后,有了诸般基础,大学生们就可以两条腿走路,开步走自己的路,走上“创作”的路。

高考对作文要求非常重视、异常严格,在语文学科中占分比重很大。于是乎,为了得高分和保持高分,很多孩子开始研究高考作文技巧,“迎合”高考作文得分规律,总结高考作文中受“青睐”的亮点。且试以高考中最受青睐的议论文为证,来谈谈强行“分类”、“肢解”文章等新八股文风对孩子们的残害,对那朵“心苗”的残害。

一篇议论文是这样规定的:在800字的文章中,完成对某一些热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论证,并能彰显出个人鲜明的特色来。文章里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论点要求正确、深刻、鲜明、新颖、有针对性等;论据要求真实、典型、充分、新鲜;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即正反论证;论证分类又分为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过程分为三步走:概念、判断、推理,翻译过来就是①提出问题——引论,②分析问题——本论,③解决问题——结论;议论文的语言讲究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性;而議论文的类型大致可分为纵、横两种,即逐层深入式和并列展开式,而我现在所罗列的议论文的要求,我相信才只不过是九牛一毛。

但上述才是第一步,是积年形成的要求,是议论文的规定“语法”,除此之外还有第二步,即当今社会对热点问题的态度,就要体现在你的文章中,老师们要仔细细心第引导你,就像穿过雷区一样,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如何才能巧妙而凑巧地表达出你“蓄谋已久”的观点、态度、立场等特色——个人特色来。其实这更像是一个游戏,整个社会包括你已经规定好了情境,早就知道,或者说早就要求好了你要去表达出什么内容,剩下的,就只剩下老师去引导,直到把你引导成一个提线木偶。

天哪!让你读完上述两段,有什么感想?这不就是在肢解文章么!就好比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硬要分成骨骼算一堆、血液算一堆、神经算一堆、肥肉算一堆,把这些等等等等加在一块才算是一个人(只是,那还是一个鲜活的人吗?)。我们把文章这样肢解,不就是以前老祖宗的八股文么?分成八股,每个部分怎么写,怎么写,然后往一块整合,成了,一篇新八股文成了。

但,这真不是我们真心想要的文章,我们这样的培养,不就是在给祖国输出一代又一代的机器人、八股秀才吗?那,我们罪莫大焉!“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文章本天成,佳句偶得之”这些话都是说给谁听的?啊?此路断绝。我们要去向往光明大道!

下面是我认为:一个人的基础来自两点——阅读积累和练习积累。这两者可以是任何方向,最好是任何方向都沾边,但任何方向都不靠拢。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可以举个例子,我上大学时,班里有一个老师,全国著名诗人,我估计整个班除了我以外其余同学都向他的文风靠拢,我为什么不去,太用一个俗语:我不会为了一棵大树,二放弃整片森林。积累的目的是什么,最高目的是什么?是培育自己的心苗,那一朵微小的自由火苗,至到期能开出自由奔放的心火之花,走上自己自由创作的崭新大道、无穷无尽的新世界!

我最近,给孩子们筹划了一些哲学方面的母题写作,比如说,时间、命运、人生、成功等等,200字左右,任意畅谈。有孩子对我说他对于命运这个母题一无所知,不知道从哪写起。我说,一无所知才好,你为什么要知道,你强迫自己知道那就一定是别人的东西、别人的方向、别人的标签,你一无所知最好,那你就从零开始积累,不受别人影响,积累下来的全是你的东西、你的方向、你的标签,你的心苗会茁壮成长,这样最好了!

诸公,注意一点,请不要吧问题搞得绝对化了,我无意钻牛角尖。人生下来,怎么可能不受别人影响,时时刻刻都在受别人影响。列位,我讲的重点不在这里,我是说,一个人,在积累的时候,不要急着贴上什么标签,不要急着向别人靠拢(那岂不可悲),而要细心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心苗,发现自己的方向。

上述也只是我个人认为的第一步,培育心苗,找到方向。第二步我等就该论论形式和内容的问题了。文风形成,有了自己的情绪和见解,不受别人影响,写文章时,孕育文章时,心中有一条明亮的路,那么,接下来,一切形式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了。

我讲一个笑话,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我所教育的都是九零后了,他们有些人的作文里举的例,还是雷锋、居里夫人、高尔基等,不要说他们,可能他们的父母当年上学时也举的是这些例子。一个原因是孩子的积累不够,甚至没有,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的体系环境就是这样,孩子写文章只知道在这样的框架里套来套去,套来套去,应酬成一篇文章(那还叫文章吗),始终走不出去,甚至从未想过尝试过要走出去。而我们要这样的文章,这样的制式产品有什么用呢?大文豪从哪里产生呢?个人向哪里发展呢?整个社会要往哪里推进呢?看看,我们是不是在培育科举人才?这才为深层次的可怕!

一篇文章救不了国。空谈只会误国,实干才能兴邦。开学不久,我给孩子们规划了一篇作文:描述自己的语文老师,也就是我——他们每天都能见到的人,又亲切有陌生,还有不小的代购和距离感,不敢使劲赞美,但也不敢下死手。分三段进行描写,每段200多字,相互独立,描述对象是同一个人,但要三次描写,就是要用三不同的方法,尝试转换写作角度,增加并抓住写作灵感。我的目的很简单,让孩子们通过描绘我,来寻找和增加写作的新鲜、鲜活和快感!没错,就是快感,有了快感,我们才愿去追寻心中向往的方向,从此才大道可期!

注:

1.文中关于议论文不分段介绍选自百度百科中关于“议论文”词条的某些注解。

2.“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3.“文章本天成,佳句偶得之”,出自南宋词人陆游《剑南诗稿.文章》。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议论文方向
议论文阅读专练
2022年组稿方向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简谈“议论文”写作
高考作文两关注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