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建筑作为城市的名片正向着多维化的方向发展。在城市建筑整体规划和建筑设计构思方面,一种趋于人性化的建筑设计尤为引人注目,人性化建筑设计将城市建筑从功能上和形式上冠以多维解析,使其更加灵活、生动、附有生命力,本文结合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从多维层面,包括:群众心理层面、建筑物理层面、社会发展层面进行分析,诠释人性化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性与城市建筑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人性化;建筑设计;多维解析
前 言
国家发展城市功能及形象的提升与房地产产业密不可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及建筑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建筑设计人性化的提出,在建筑风格设计、建筑功能设计、建筑与城市的整体协调设计、生态建筑设计等方面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仅能够凸显出城市的文化,更要使城市建筑多维化发展,让城市建筑充满活力,让居民生活丰富多彩。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维化要结合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全方位的引用先进的科技技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体验到由建筑所带来的快乐。
1 人性化建筑设计理念
人性化建筑设计理念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诠释:①要保证人们生活的舒适性,建筑设计首先要从功能上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突出设计的便捷性;②体现建筑設计对空间的利用率,建筑空间设计既要体现出空间的利用效率,又要弱化建筑的紧凑度,给人们以宽松的居住与生活环境;③强化环境的生态环保设计,生态环境的优化是城市建筑研究的重要课题,建筑设计的体现之一就是要突出居住于生活环境的健康化。人性化建筑设计就是要满足人们居住与生活的各项需求,让人们能够舒心、快乐、安全的在建筑中生活。
2 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维化解析
人性化建筑设计不仅体现在建筑功能、空间利用、生态环境方面,更加主要的是对建筑细节的刻画,设计者能够从细节上体现出建筑的特点,让用户在点滴间感受建筑所带来的便捷与快乐。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维化主要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解析:①从用户心理层面进行研究,在建筑设计上争取满足用户心理预期;②将人体工程学引入建筑设计中,人性化物理设计给予用户最大的便捷;③以人类生存环境优化为依托,按照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兴趣爱好以及思维方式对建筑进行设计。
2.1 用户心理维度解析
人性化建筑设计是将人与建筑形成统一,拉近人与建筑之间的距离,让用户在心理层面上能够感受到心理上的关怀。对于弱势群体,设计师更要给予更多的关照,让其能够更好地寻求到心理安慰,在心理层面上得到更多的满足感。弱势群体往往由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其从生理、心理等角度去考虑和关心比较少,如此以来弱势群体的行动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不是那么自由了。需要指出的是,设计师要对老年人、儿童、孕妇与残障者等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怀,切实关心和照顾他们的心理感受。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其实很多建筑设计对这些弱势人群根本不是很合适,而人性化建筑设计则是要尽可能地消除由于人们自身行动不方便所带来的各种障碍。
2.2 人性化物理维度解析
将人体工程学引入建筑设计中,人性化物理设计给予用户最大的便捷性。人体工程学是对人体进行研究,包括人体的各个部分尺寸、人群之间的差异性等方面的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空间尺寸的设计、环境适应性的设计、视觉设计、听觉设计等。按照环境生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以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为基础,将环境、人类的行为、心理建筑形态作为研究的对象,增强建筑环境对人类生理及心理影响。
2.3 社会化环境维度解析
社会化环境维度是基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自由享受空间,建筑设计应对的社会人群要具有全面性,在细节上突出建筑设计的人文关怀,将人类智慧与建筑风格相统一,合理利用资源打造生态建筑、人文建筑、绿色建筑、科技建筑,构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筑设计以社会环境为研究对象,满足建筑的社会化利益,同时也强调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建筑要具有个性鲜明的特色,而且要居住在此的人们可以享受来自大自然的关怀,健康、和谐、生态、智能将是建筑社会化环境维度发展的方向。
3 人性化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性与发展趋势
社会正向着科技时代在发展,建筑智能化、人性化已经成为了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将科技应用于建筑设计之中已经成为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人类最求便捷、美观、舒适的生活同时,人性化建筑设计成为了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在未来人性化建筑设计中,更加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以人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人文风俗、思维方式为研究对象,突出人与社会的和谐性,人与现代化生活的统一性。未来人性化建筑设计让人们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上都能够享受来自科技的便捷,享受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提升居住的安全感。
4 结束语
社会多元化发展给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必然是多维化的设计思想,以人性化建筑设计为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势必成为建筑设计的风向标,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维解析是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思想基础,其所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建筑的需求和期望,因此,建筑设计人性化关系到的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长期利益。
参考文献
[1]俞波,郑进.某中学建筑方案设计[J].中国科技博览,2010(24).
[2]何晓佑.人性化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3]周胜.设计人性化趋向的表达与思考[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9.
作者简介:熊兴玲(1975-),女,布依,江西南昌,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