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梅
在数学课堂上善于抓住学生的“心”, 让学生喜欢数学这一科目,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一项教学技能。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开学初的第一节课我一般都不急于上课本的知识,而是跟大家聊天或是出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益智题或数学趣题,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一、课堂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一堂数学课要想让学生时刻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容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首先,我就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优等生,这些学生聪明很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一定的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我班有一位同学非常聪明,我经常在中午放学后出题留给他们做,由于他的不细心,很少全做得对。因此我就用这点来教育他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结果“打击”他一次上课就虚心多了,所以对于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一些,培养他们细心做题的习惯。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但常常会分心开小猜,有时你把他叫起来,提问他,他根本不知道你讲了什么,因为他们心不在焉。所以要经常提问、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就可以了。这样他们不仅自己觉得有希望,还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但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课堂上教师必须设计好探索数学知识的台阶,包括设计好课堂提问和动手操作的步骤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学都能拾级而上,特别是后进学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如画出线段图帮助他们理解应用题、让他们换句话说理解题意、举个例试试等,半扶半放地让他们自己去走向成功。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上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只有他们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二、课堂上还需及时给与学生正确的评价。
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美国电影《师生情》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白人教师到黑人社区任教小学一年级,在第一节数学课中老师伸出五个手指问其中一名黑人孩子,“这是几个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个。”老师没有指责他说错了,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历害,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教师一句赞赏的话,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还要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进步。例如有的学生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书上带*的习题或思考题,就及时在课堂上表扬鼓励,称赞他们爱学习,能自觉学习。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没有信心,没有动力,教师不要过多的指责他们不努力、不认真学,对他们既要晓之以理,更要注意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予以鼓励,如告诉他们“你并不笨,只要你能不断努力,一定会学得很出色。”只有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价,才能使学生从评价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勇于前进。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教师只是一味的传授知识,就会让学生感到数学课的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交流合作发,分组探讨法、EEPO教学法、趣味竞技法等。除了以上这些我觉得有一种方法对任何学生都适用那就是——竞赛。竞赛可以使参赛者加足马力,凭着劲儿去争、去夺,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我针对他们各自的优点对症下药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从而达到进步的目的。在教学中,我长期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优势”、义务教育的普及,他们一帆风顺进入初中。优越感使他们养成怕麻烦--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的心理。但初中学習处处有困难,在多次面对失败之后心中的天平失衡,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在学习上就不见进步。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总而言之,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去观察学生的变化。想更多的方法以及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通过趣味活动以及合作等方法教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得到动静结合,避免枯燥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得到自由发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懂得在课堂上善于抓住学生的“心”,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情感与自信心方面下功夫,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以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