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燕
摘要:随着城市地铁线网密度的增加,线路的交叉变的日益频繁。本文以南京地铁机场线南京南站为例,分析了基坑开挖对正下方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期作为其他工程的参考。
关键词:地铁隧道;基坑开挖;有限元
1.工程概况
机场线南京南站通过通道与地铁1号线、3号线换乘,车站位于站北路北侧,沿站北路设置,为四柱五跨地下两层(局部三层)站。车站全长252.4m,标准段基坑宽度47.5m,标准段基坑深约14.3~15.6m,车站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车站南侧主要为地铁1号线、3号线地铁南京南站,1、3号线南京南站与机场线南京南站垂直,1号线地铁隧道位于机场线南京南站的正下方。要保护的1号线地铁隧道同机场线车站的空间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1 1号线区间和车站的位置关系图
2.地質条件
场地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1-1,杂填土层,松散,杂色、灰黄色,灰褐色,稍湿,结构松散,组要由粉质粘土混较多的砖、石等建筑垃圾组成,成份复杂,层厚约2.2米;
1-2,素填土层,松散,灰黄~灰色,稍湿~湿,软~可塑状粉质粘土组成,局部可见植物根茎,夹有少量碎石。层厚0.5~4.5米;
2-1b2-3,粉质粘土,可塑,灰黄色、灰绿色,饱和,可塑,局部软塑,中压缩性,无摇振反应,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偏低,局部粉粒含量较高。层厚0.5~4.5米;
3-1b1-2,粉质粘土,可塑~硬塑,黄褐色、灰黄色,饱和,可-硬塑,中压缩性,无摇振反应,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夹有少量铁锰结核,含次生粘土团块。层厚0.8~9.1米。
K1g-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砂土状,棕红色、紫红色,风化强烈,岩石结构完全破坏,岩芯呈砂土状,手捏易碎,水冲即散。层厚1.3~5.3米;
K1g-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完整块状,棕红色、紫红色,中等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短柱~中柱状,遇水易软化。未钻穿。
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如下表所示:
土层物理力学参数表
层号 重度 建议强度指标 泊松
比 基床系数 侧压力系数 渗透系数 单抽抗压强度
γ Cc Φc 水平 垂直 KO kh kV MPa
kN/m3 kPa 度 MPa/m MPa/m x10-6cm/s
①-2b2-3 18.5 10 12 200 150
②-1b2-3 19.4 30 14.0 0.32 21.0 19.0 0.44 5.0 3.0
③-1b1-2 19.9 50.0 15.0 0.29 47.6 44.3 0.40 1.58 0.98
K1g-2 21.0 40.0 35.0 0.20 75.0 80.0 0.3 10 5
K1g-3 24.0 500 46.0 0.15 400 0.25 2.97
3.地铁保护控制标准
目前国内可以参照的隧道结构变形控制标准有《上海市地铁沿线建筑施工保护地铁技术管理暂行规定》和深圳市地铁公司颁布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施工管理办法(暂行)》。根据上述规定,地铁隧道结构的变形控制标准如下:
1)地铁的区间隧道结构的竖向和水平最大位移均不得超过20mm;
2)隧道变形曲线的曲率半径不小于15000m;
3)相对曲率不大于1/2500;
4.车站基坑开挖对1号线隧道的影响分析
本文建立三维模型分析基坑开挖对1号线隧道的影响。土体采用库伦-摩尔模型,参数按照实际参数取值,围护桩按照刚度等效原则简化成连续墙;第一道支撑和第二道支撑为车站的顶板及中板,连续墙、板撑及隧道结构均采用弹性壳单元来模拟,土体采用实体单元。
计算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1)进行地应力平衡,使其在初始地应力下初始位移为零。
(2)模拟第一道支撑以上土体开挖。
(3)模拟第一道支撑与第二道支撑之间土体开挖。
(4)模拟第二道支撑与基底土体开挖。
计算模型及结果如下所示:
根据计算结果,围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为2.91mm,1号线区间的上浮量为1.35mm,区间纵向位移0.55mm。车站基坑的开挖对1号线区间
是有影响的,但是影响不大,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由于地下工程学科的不成熟性,在参考计算结果的同时尚应在施工方面采取适当的措施:
(1)加强对一号线区间的监测工作:监测是施工效果的直接反映,是地铁盾构施工中对重要建筑物进行保护的重要手段。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提供基础信息,指导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监测内容包括:①垂直沉降;②水平位移;③轨道左右两侧高。预警值各变形允许最大值的90%。
(2)采取合适的开挖方式:不得进行放炮开挖,要对称开挖,尽量采用小型开挖机械。及时排走基坑内的明水,防止地下水浸泡开挖面。
(3)尽快封闭底板:基坑开挖到坑底标高后尽快施工底板,做到早封闭,减小基坑坑底的暴露时间。
(4)分段开挖,分段封闭:车站的宽度将近50米,在开挖时严禁大锅底开挖,分段开挖,每段开挖完成后要及时施做底板,及时封闭。
现该车站已施工完成并投入使用,根据监测结构1号线区间的最大上移量约为2.2mm,自始至终正常运营。
5.结束语:
本文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基坑开挖对其正下方既有隧道的影响。同时结合车站的施工情况,得出了以下结论:
(1)在隧道正上方开挖基坑会对隧道产生影响,会引起隧道的上移,,需将隧道上移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2)考虑到地下工程的学科特性,在参考计算结果的同时,尚应在施工中采取合理的措施,这点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麦家儿 基坑施工对邻近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影响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J],2012(6)100~104;
[2]刘建航、侯学渊 基坑工程手册[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