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比较优势

2014-10-21 20:07陈明
探索与争鸣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话语制度国家

陈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探讨、阐释和剖析该现象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张维为教授把思考中国崛起、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的心路历程谱写成《中国触动》、《中国震撼》和《中国超越》“三部曲”。他的新作《中国超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作为收官之作,探讨了中国模式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和西方模式的超越,包括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安排等领域的超越,以及作为“文明型国家”,中国话语对西方话语的超越,主张平视西方,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话语评述西方政治模式,解释了中国模式背后的理念,论证了中国国家治理的合理性。作者提醒我们,面对一些质疑之声,不应被动辩护,而应该以平等讨论来深化认识;对于赞誉之词也不应消极迎合,而是力图以升华之后的中国智慧以贡献人类。

但是,笔者以为张维为《中国超越》一书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对转型期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建构的思考。在当下的世界与中国,国家治理问题都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命题之一。美国学者福山指出,“软弱无能的国家或失败国家已成为当今世界许多问题(从贫困、艾滋病、毒品到恐怖主义)的根源。”因此,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尤为重要。

首先,中国政治力量的相对强势和中立。国家治理能力的核心就是要稳妥地兼顾各方权力的平衡,行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避免任何一方权力过于强大,以确保制度性腐败得到根除。“文明型国家”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意味着治理这样的大国需要考虑诸多的复杂因素,需要一个比较强势、有为和中立的政府。中国崛起比较顺利的关键原因是中国政治力量相对强势和中立,在受到社会力量和资本力量必要制约的同时,大致维持了自己规范和引领资本力量与社会力量的能力,使它可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反观西方制度,张维为认为,西方制度深层次的“基因缺陷”是西方民主制度运作中存在的三个预设:(1)人是理性的;(2)权利是绝对的;(3)程序是万能的。造成的后果是“理性的胡闹”、政治的“极化”和“游戏民主”,使得美国成为一个治理成本異常昂贵和既得利益严重固化的国家。

其次,中国制度安排的全面和灵活。一是政党制度的整体性。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整体利益的政党,它代表一个文明、代表一个“百国之和”的国家、代表一个在内忧外患下跌入低谷后又重新崛起的伟大文明,它不仅要对国家的发展和百姓的福祉负责,而且要对自己的文明的延续负责。二是民主制度的广泛性。中国民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协商民主,它不仅是政治层面的制度安排,也是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制度安排,通过广泛协商,达成人民内部的最大共识。三是组织制度的科学性。我们今天的选贤任能模式已经是一种“选拔+(某种形式的)选举”模式,其中,选举是从西方借鉴的。中国人把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一种制度创新和超越。四是经济制度的灵活性。中国今天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混合经济”,它力求通过市场经济取得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通过社会主义来保证宏观稳定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这种制度安排是对西方模式,特别是美国模式的超越,为中国的迅速崛起,为中国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提供了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再次,中国话语的独特和自信。作者直言,一个只会使用别人话语的民族在世界上是没有分量的,中国人要用自己的话语来解读中国和世界,中国崛起的过程也必然是一个中国话语崛起的过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用自己的话语清晰地向国人、向世界说明我们从哪里来、走什么路、往哪里去,自信地回应海内外对中国的成绩、问题和未来的一切质疑。我们必须加强中国话语建设,构建全面的、透彻的、强势的话语体系。

总之,中国的崛起一定要伴随着中国话语的崛起,这种话语要有定力,要有精气神,要能解构西方话语;中国话语要有较好的表述形式,要以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成功实践,以整个世界的发展经验和教训,来重新审视西方话语,要吸收国际社会合理的东西,剔除不合理的东西,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强大话语体系。

纵览全书,张维为抓住中国问题的关键,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于贪污腐败、两极分化、道德滑坡和法治缺失等问题,作者坦言,中国社会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果我们能像抓酒驾和“计划生育”那样认真地去处理这些问题,那我们的各种社会问题都会逐步得到解决。笔者以为,虽然作者对中国治理问题的解决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值得称赞,但对如此重要的治理难题的解决路径,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未免过于草率和主观,显然缺乏说服力,切实可行的路径应当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第一,加强国家的制度建构能力。国家治理能力首先是指国家的制度能力,包括国家制定、实施及推动制度变迁的能力,以及相互联系的规则、体制与机制。从法律角度来看,制度建构能力实际上是指立法者能否制定出良法。我国的制度构建能力短缺,许多法律都是舶来品,常会出现法律与社会脱节的现象,给执法、司法和守法带来一定困难。制度建构能力的提升,一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升制度的科学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扬民主,就是要通过人大代表、政治协商、基层民主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意见主张进行协调和综合,使政策的内容和制定、实施与监督程序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制度的合法性和认同度。二要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保障制度的权威性。在新时期,以法治保障制度运行,必须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确保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同时,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促进社会治理走向善治。三要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提升治理绩效。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核心的文化制度等。每一项具体制度代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方面,只有实现各项制度之间的配合协调,才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整体推进。

第二,提升国家的共识凝聚能力。主体多元化是治理的内在要求,多中心治理所指向的是一种现代的社会格局,一方面,它要求政府行为必须权责对应,既不能有权无责也不能权责不对等;另一方面,它也以保障个人权利和社会自治的制度约束严格限定政府的权力,使之不能无边界地任意扩张。国家治理的有效程度,往往取决于社会共识的凝聚程度,现代国家的民主实践表明,以法治方式凝聚社会共识是现实选择,它要求用法治方式来保持改革的渐进性,防止激进的改革方案出台,保持国家的基本体制格局不发生大的变化;尊重法律制度的权威,发挥国家治理者的能力,避免因对制度的机械运用而使制度崩溃;用法治的妥协精神与理性权衡推行渐进改良,在建构公平正义社会的大目标下达成共识。共识凝聚力是衡量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一要凝聚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二要凝聚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认同,从而发挥制度优势,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設事业。三要凝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共识,提升公民的文化自觉,增强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第三,协调国家的改革发展与创新能力。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不断突破原有的制度框架,必须充分发掘、汇聚改革动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阻力。一要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勇气和魄力,深入挖掘和汇聚改革动力,超越群体或局部利益,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寻找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整体推进的战略,特别是要在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取得突破,进而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形成相互支撑、协同推进的改革局面。二要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我国改革开放中达成的广泛共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科学发展,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为改革开放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和动力机制,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和求真务实的发展。三要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最重要的是制度创新,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枢纽地位,持续不断的制度创新则有助于强化改革思维并推动新一轮制度创新,促进科学发展。

诚然,张维为已清醒地认识到,“福山强调的‘正式的制度和真正的法治,这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西方国家的某些成功确实与这个因素有关。”只不过东西方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治国理念和演进路径等有所差异,形成了对治理方式的不同认知和各自侧重。不争的事实是,现代社会融合的趋势要求我们秉持开放的态度,相互借鉴吸收其中的有益养分,而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这也是笔者从张维为先生的《中国超越》一书中获得的重要启迪。同时,我觉得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是世界大潮,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

编辑  阮凯

猜你喜欢
话语制度国家
画与理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某些单位的制度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