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思路研究

2014-10-21 20:09曹勇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31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城市建设文物保护

曹勇

摘要:当前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和文物古迹的保护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如何更好的协调好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的关系,如何使两者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广东地区城市发展和文物保护之间共同发展的研究,结合笔者从事的文物保护工作,透过实际案例,深入分析其中的利弊,总结其中存在的规律,为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理论道路。

关键词:文物保护;城市建设; 协调发展

1 引言

国内很多城市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都共同存在着这样的矛盾:要文物保护,还是要城市发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物保护和现代化城市建设之间的这样的冲突越来越多,甚至有开发商不惜去通过破坏文物的方式来进行土地开发和建设:

比如:2013年6月,广州民国建筑妙高台和金陵台一夜之间被开发商铲为平地;[1]

2013年6月中旬,广州地铁一夜挖掉5座先秦古墓;[2]

更奇怪的是2013年10月,东莞三大名园的道生园被拆,其理由竟然是要在其上建设艺术画廊、画家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3]

难道假古董里的所谓艺术就真的有那么高的价值吗?值得为了她去破坏真的历史建筑?

2 广东文物保护的现状分析

广东是经济建设的排头兵,是全国经济建设的试验田,这给广东的文物保护工作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土地价值增长,对文物破坏的惩罚措施力度不够,导致破坏文物处罚成本偏低。

民国建筑妙高台、金陵台所在地块的房地产土地价值,根据地产中介的贴在外面的数据,其二手房价格都已经超过每平方米2万元,如此巨大的经历利益,导致开发商蠢蠢欲动;但是妙高台和金陵台尚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范畴,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四十四条的相关规定,拆除历史建筑的,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造成嚴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此低的违法成本,违法成本最高额度50万元相对于2万多一平方的房价而言实在是太低,在这种情况下,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发商敢于铤而走险,明目张胆的拆除古建筑,这更增加了保护古建筑的难度。

2.2 文物保护意识薄弱,指导思想错误

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广州进行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大搞穿衣戴帽工程,使广州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总的来说使广大人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文物保护意识淡薄,缺乏相应的文物保护人才,也为文物保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比如广州广雅中学,作为广东地区的历史名校,早就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其具有历史沧桑感的围墙,更是给人幽幽学府的感觉,但是在广州市“穿衣戴帽迎亚运”工程中,该围墙外侧被现代化的瓷砖重新装修一番,破坏了文物原状,得不偿失。

2.3 相关保护规划尚未出台,造成文物保护工作滞后。

广州市从2003年开始编制《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直到2012年底才拿出初稿征求公众意见,历时10年才完成初稿。造成了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的历史街区在过去的10年内无法可依,使大量的高层建筑得以审批通过,建成后严重影响了广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市容市貌。

2.4 缺乏科学指导,好心办坏事:

汕尾妈祖庙建筑风格颇具地方特色,保存也较好,本来可以评定为省保,但是在评定省保单位之前,当地民众为了更好的显示自己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热爱,加大了维修力度,将地面大阶砖换成了大理石,把墙面的平面壁画改造成立体壁画,严重违反了文物保护“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使该建筑物失去了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资格。

3 国内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思路

3.1 深入调研,简化手续,协调发展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位于西安市韦曲东侧,凤栖原航天产业基地内的文物点共有87处,包括史前至明清时期的遗址、汉唐墓葬、石刻、古建筑以及近现代建筑和史迹。在这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华严寺、明秦王墓地等。自2008年开始,航天产业基地开始优化投资环境,大规模引进项目,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势在必行。

为了更好的保护好航天产业基地内的文物,陕西省和西安市的文物部门多次到基地内调研,最终达成共识,通过签订了文物保护合作协议书,成立“文物管理办公室”作为产业基地管委会的一个部门的形式,统一管理区域内基建中的文物勘探、考古发掘工作,使文物保护的行政工作深入基层,并简化了审批手续,使文物保护工作适应了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发展过程中得到文物部门的直接指导,形成了良性发展。[4]

3.2 合理引导,活化利用,良性发展

很多地方,城市建设和发展,是通过进行三旧改造完成的。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很多领导往往片面的认为老建筑都是破旧的房子,往往忽略了老建筑的文化、历史价值,使古建筑和历史建筑被推倒。

但是北京的798,却是通过合理引导,被成功改造的典型案例。

北京的798本是北京的一个老的国有电子元件厂,但是由于位置比较好,在旧有的城市 规划中,要进行改造,由于一部分艺术家的艺术实验和聚居,该地块最终被政府整合成为“北京的艺术聚居区”,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后,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下来的厂房,这里逐渐发展成为艺术中心、工作室、小型公司、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艺术部落” 和“LOFT生活方式”,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经由艺术、文化、历史建筑的环境整合,最终798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并成为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

3.3 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2014年春,广东河源发生建筑商故意损坏龙川县文物保护单位-洋溪桥的违法行为。案件发生后,广东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都高度重视,广东省文化厅特别派工作组到现场了解情况,经过当地公安机关的侦破,最终确认8名犯罪嫌疑人,并最终批捕两人,被拆毁的洋溪桥必须进行恢复,复原重建费用由肇事的房地产公司承担。

4 广东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协调发展的方向

综合广东省内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的现状,结合国内很多地区的优秀做法,广东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文物保护必须坚持“保护规划先行”

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单霁翔早在2005年就指出,文化遗产保护要树立保护规划先行的意识; 国家文物局专家陈同斌指出 “规划先行”是避免文物保护与旧城改造矛盾的有效措施,“一个项目在规划期,就要与文物部门协同商讨项目范围内文物保护的问题,进而避免后续问题的发生。”[5]

文物部门如果能尽快制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保护规划,公布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相关管理规定,那么我们在城市建设初期,文物保护部门就能够先行介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的管理,就能够避免很多破坏文物周边环境甚至是破坏文物本体的行为。

文物保护工作必须坚持保护规划先行,

4.2 文物部门必须深入基层,真正的参与到建设活动中

在文物保护的过程中,由于各级文物部门的行政经费有限,往往部分文物行政工作者不能深入基层,不能了解基层真正需要怎么样的工作指导,使政策和实际相脱节,使文物保护工作不能落实到实处。

只有将文物保护的相关意识带到广大基层,使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那么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他们才会首先意识到自己所有的建设行为必须和文物保护关联,那么文物保护才能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4.3 文物保护必须发挥群众力量,实行文物破坏案件举报机制

文物保护工作不光是政府的行为,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行为。文物工作者无论在人力还是在精力上毕竟是有限的,只有真正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发挥群众力量,加强鼓励机制,让更多地群众去揭发文物破坏行为,那么才能更好的去监督建设行为,将文物破坏行为降低到最低。

4.4 强化法律意识,对违法事件绝不迁就

文物保护过程中,如果发生违法的建设行为,应当严格执法,绝不姑息和迁就。

当前城市建设队伍良莠不齐,很多施工单位没有文物保护意识,认为文物就是几栋老房子,拆了以后顶多就是重新建设就是了。在这种情况下,文物部门必须对破坏文物建筑的个人进行重拳出击,严惩相关违法行为的实施主体和个人,并通过法律手段,对相关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以达到“懲一儆百”的目的。

4.5 充分引导,加强管理,真正做到对文物建筑的“合理利用”

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并不是老房子都一定就是需要拆除的对象,很多建筑通过二次修缮,能够改造后重新利用,并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文物部门必须加强引导,使整个三旧改造区域适当的保留部分历史建筑,并因为文物建筑的存在,提升文化气息,有利于整个城市的文化底蕴的保存。

5 结论:

一座城市中现存的文化遗产往往就是一部物化了的城市发展史,是城市灿烂文化的证物和重要载体[6]。因此我们认为文化遗产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从上面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这部分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建设虽然有很多现实的矛盾,但是是可以协调发展的。

通过合理的引导,加强管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入,城市会因为文物建筑的保留,城市文化底蕴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城市建设得效果也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宜居。

[1] 龙成柳 被誉为东莞三大名园之一 157年历史道生园被拆[J] 《广州日报》2013年10月10日

[2] 刘怀宇 政府要花5亿“压低”大楼19.5米J] 《南方日报》2012年11月9日

[3] 石忠情 道生园被拆可惜太可惜 [J] 《广州日报》2013年10月14日

[4] 李颖科 西安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和谐发展的新探索 [J] 《西安晚报》 2010年6月12日

[5] 徐海瑞 避免文物保护与旧城改造茅盾需规划先行 [J] 《萧湘晨报》

[6] 单霁翔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N]城市规划 2007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城市建设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