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伟
贵州新联爆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爆破排淤填石法处理水下地基和基础的一项新的施工技术,它利用炸药爆破释放的能量、排除淤泥质软土并换填块石置换,从而达到改良地基和基础的目的。
关键词:爆破排淤填石法;水下地基;施工控制技术
爆炸排淤填石法的使用已经有了诸多的成功案例,而且施工便捷、施工时间短、造价比较低,主要适用的条件是淤泥质软的土地基,能够用在抛石置换水下淤泥质软基的防护堤、护岸、围堰、驳岸、围堤等工程。本文主要探讨爆破排淤填石法处理水下地基的施工控制技术。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工程概况
某防波堤工程,结构为混合式斜坡石堤,第一期工程长为500m,堤顶标高为8m,堤顶宽度为8m,防浪墙顶部标高为9.5m,堤底宽度在78m左右。防波堤外侧边坡为1:1.5,采用人工预制块体吊安护面;内侧戗台上边坡为1:1.3,采用插砌条石护面,内戗台下边坡为1:1.5,采用抛、理大块石护面。上部结构为现浇砼胸墙护顶。主要工程量:抛填石方量约为50万m3,预制及吊安人工块体7088块,现浇砼1万m3左右。
2.工程特点
本防波堤工程所在水域水深线为-10m,表层淤泥厚度为4m~9.25m,该淤泥层不能作为持力层,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必须予以清除。由于本工程水下软基处理工程量大、工期紧,必须赶在台风季节来临之前,完成主体结构的施工任务。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来指导施工。按照常规施工工艺,所有淤泥土需水下开挖外运(挖至持力层),再抛
填块石,无法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经方案比选,择优选用爆破挤淤填石这一特殊的软基处理工艺,以达到淤泥清除与填石置换双重效果,并通过爆破形成平台及堤心断面。
二、爆破排淤填石法的基本原理及相关参数
1.爆破排淤填石法的基本原理
爆破排淤填石法为我国首创。该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堤头适当位置的淤泥内埋设群药包,爆炸将淤泥向四周挤出并向上抛掷形成爆坑,邻近爆坑的堤头堆石体,在爆炸负压与强烈压缩、振动作用下滑向爆坑,形成瞬时定向滑移与泥、石置换。塌落石方滑向爆坑后,形成“爆炸石舌”。“爆炸石舌”的长度与厚度决定了泥、石置换效果,其转换效果是由爆炸参数决定的。继而,在爆后堤头抛填,形成新的抛填堤头。新的抛填体将“石舌”上部浮淤挤走并压在“石舌”上,形成完整的抛石体。在新的抛填堤头前方继续埋药爆炸。这样“抛填一一爆炸”重复进行,直到完成海堤设计长度为止。如图1、图2所示:
1-超高填石;2-爆前剖面;3-爆后剖面;4-补填剖面;5-石舌;6-药包
图1 爆破排淤填石示意图
a端部推进排淤
b侧坡拓宽排淤
c爆破形成平台及堤心断面
1-爆前;2-爆后;3-药包
图2 爆破排淤填石典型断面过程
爆炸法处理水下软基的工程质量检验是本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经多年研究与实测,已形成了由体积平衡检验、长期沉降监测、钻孔检测、物探检测、探地雷达检测等方法组成的完整有效的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既能进行竣工检测又能对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监测。
2. 施工方案及有关参数的确定
以桩号0+000m为防波堤轴线长度起始点,0+000m分界线以东为堤根段,采用直抛块石成堤。0+000m分界线以西为防波堤主段,根据该区域的地质资料,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0+000m~0+024m段,淤泥厚为1~3米,采用直接抛石挤淤处理基础。0+024m~0+500m段,淤泥厚度4~9米,采用爆炸排淤填石置换的处理方法。
2.1 0+024m~0+500m段落施工步骤
第一步,堤头爆炸处理。药包布置在堤坝头单循环进尺6~7m,经堤头爆炸--抛填--爆炸循环进尺后,形成稳定的施工堤身。
第二步,侧向爆炸处理。当堤身进尺到一定长度后,在堤两侧布药,进行
侧向炸填处理。一次处理40~50m,经侧向处理后堤身达到设计要求的断面宽度。
第三步,两侧平台爆夯。
第四步,理坡及堤顶加高到设计高程。
2.2抛填参数
堤顶抛填高程 3.0m
堤顶抛填高度 26~28m
2.3爆炸参数
A.堤头推进爆炸
一次爆填进尺量 6~7m
布药宽度 30m
一次爆炸用药量 640kg
一次爆炸导爆索量 400m
堤头爆炸次数(含堤头加强爆) 82次
堤头爆炸合计用炸药量 52480kg
堤头爆炸合计导爆索量 32800
B.侧向爆炸填处理
一次侧向爆填处理长度 40m
一次爆炸药量(两侧同时处理) 960kg
一次爆炸导爆索量 800m
两侧爆炸次数 12次
堤头弧形侧爆用炸药量 900kg*2
堤头弧形侧爆导爆索量 700m*2
两次爆填合计药量 13320kg
两次爆填合计导爆索量 11000m
C.两侧平台爆夯
一次爆夯处理长度 60m
一次爆夯药量(两侧同时爆炸) 960kg
一次爆夯导爆索量 800m
两侧爆夯次数 8次
堤头弧形平台爆夯炸药量 720kg*2
堤頭弧形平台爆夯导爆索量 700m*2
平台爆夯总炸药量 9120kg
平台爆夯总导爆索量 78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