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俊
“石壕哪年不过兵,过兵百姓不安宁,唯独当年红军过,一来一去很清净。不拿东西不拿钱,走时地下扫干净”。在当年綦江县石壕镇百姓中传唱的这首民谣,就是对当年红军良好纪律的真实写照。
1935年,为保卫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红军第一军团派一师二团于1月15日进驻綦江县羊角乡,扼守川黔交界的酒店垭关隘,监视川军和贵州盐防军的行动。
红军进入綦江县境之前,当地乡保曾四处造谣“共产党来了要杀人放火”“共产党要共产共妻”,妄图引起群众对红军的恐惧,煽动群众与红军对立的情绪。红军到达綦江羊角后,在街上买东西公平交易,老百姓不收钱,红军就不要物。红军还把乡保和地主们的粮仓打开,把他们的谷子、腊肉、衣物等分给缺吃少穿的贫苦农民。红军不仅自带炊具、盐、米,在农民家借灶煮饭时,还自己挑水、劈柴。宿营在石壕街上和李汉坝时,红军把帐篷架设在街道和农家小院,却并不随意进老百姓的屋。农民们看到红军的确像传说中的那样“杀富济贫”,保护穷人,于是纷纷放下戒备,主动接触红军,并力所能及地帮助红军。“红军洞”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军民互助的故事。
“红军洞”位于石壕镇梨园村白果树的一处斜坡上。1935年1月21日,红军长征经过石壕,红一军团一师卫生队十多个人抬着几个伤员到村民李树清家求宿。李树清见红军说话客气、态度和蔼,便把红军引进家门。
李树清和弟弟李春林抱来稻草,铺在地上让伤员休息。安顿好伤员后,红军战士主动帮李家挑水和打扫院子。饭后,红军干部拿出银元给李树清,说明是饭钱,可李家人坚决不收。红军干部便给他们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讲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劝李树清把钱收下,可他仍然坚持不收。
红军的行为,赢得了李树清一家的好感,他们连夜碾米、煮腊肉,准备第二天送给继续赶路的红军。碾米的时候,红军干部走来帮忙,与李家人拉家常。这一举动更让李树清觉得红军如自己的亲人一般亲切。后来,红军干部请求李树清帮忙照顾4个重伤员。李树清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一早,红军离开了李家。为了安全,李树清一家于当日上午把4个伤员背到油岗咀岩洞隐藏。
他们上午把伤员安顿好,下午敌人就来到他家搜查。庆幸的是,敌人在李家只找到一双红军的胶鞋带走了,没有再追究。因为害怕敌人再来,李树清不敢把接伤员接回家。一家人便轮流给伤员送饭,送饭也必须小心谨慎,每次把饭菜放在背兜里,再盖上草作掩护。
由于岩洞潮湿,天气寒冷,加之缺少医药,伤员病情愈加严重。其中两名伤员因伤口严重感染,不久就先后去世了。李树清把他们掩埋在油港嘴岩洞前面。两三个月后,李树林和弟弟把剩下的两名伤员偷偷背回了家,为他们请了医生前来救治。两个伤员渐渐好起来了,先后离开了。
几十年过去,曾经冒着生命危险照料红军伤员的李树清早已离开了人世。“油岗嘴岩洞”后来得到了乡民们的悉心保护,为纪念为革命牺牲的红军战士和那一段战争岁月里的军民情谊,这个岩洞被取名为“红军洞”,由石壕镇的乡民们代代守护。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邓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