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路名对城市文化认知浅析

2014-10-21 22:18:31董明晋苗志坚王卓男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10期

董明晋 苗志坚 王卓男

摘 要:路名既反映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又承载城市的发展与变迁。本文从呼和浩特市历史路名入手,归纳它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发展脉络,总结其变迁的规律与特征。同时也试图探索在现代城市发展背景下,城市路名规划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归化城;历史路名;文化认知

1 研究背景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旧城历史路名现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一个个新地名横空出世,老地名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对地名的研究和保护,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暨第二十四次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已确定地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呼和浩特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路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呼和浩特市区已有超过72条街巷消失,伴随街巷的消失,大量历史路名消失殆尽。比如剪子巷、东仓等路名已不复存在,只有一些旧城老居民记得。历史路名处于城市建设、新潮文化等力量的围攻之中,处境堪忧。因此,路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

1.2 概念界定

历史路名:历史路名是指一定年限以前形成的路名,在中国大陆主要是指1949年以前形成的路名。从时间视角看,历史路名沉淀了城市演变的历史信息;从空间的视角看,很多历史路名是城市认知地图的节点。

1.3 研究范围

时间范围:二十世纪初至今

区域范围:调研区域选定呼和浩特玉泉区旧城,北至西顺城街和东顺城街,东至公园西路,南至石羊桥西路,西至扎达盖河。范围涵盖明隆庆六年(1572)建设的归化城,即呼和浩特“旧城”。(图1)

2 历史路名的分类与命名因素

2.1 历史路名的分类统计

实地调研,旧城区域历史街道共147条,以历史路名的通名作为统计对象,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及专家,并根据历史路名命名原则,将调研区域的历史路名划分为三大类,八小类(表1)。

其中,以地理环境因素命名的有87条,占59.2%,以人文环境因素命名的有54条,占36.7%,其他类型共6条,占4.1%。八小类中以方位命名最多,占30.6%(图2)。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地理环境因素命名的比例过半,主要是因为该因素不但符合北方城市地理环境特点,且留存时间长,稳定性强;人文因素命名的比例较低,可以看出,人文因素的影响作用是一定的,也影射出其在路名文化中是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2.2 命名因素与来源对比分析

上述分类可以形象的说明历史路名的不同由来,同时说明历史路名具有反应历史和时代真实性的特征,是城市文化记录的良好载体。下面对使用较多的命名因素历史背景做简要说明:

2.2.1 方位命名街巷

方位命名街巷与城市建置命名街巷比较相对简单,通过方位命名街巷能使市民清晰的把握城市的方位。古都西安在建国以来,原“东门大街”、“西门大街”、“南门大街”、“北门大街”则简称为:“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

而在归化古城中体现方位的街名主要有:“大北街”、“大南街”、“大西街”、“大东街”、“小北街”、“小西街”。

2.2.2 按宗教命名街巷

归化古城内以宗教机构命名的街巷主要集中在清朝,在清朝归化城古城的宗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可以称之为宗教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归化城内宗教机构以“藏传佛教”的召庙为主;同时也大量存在着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喇嘛教的五塔寺;及汉族所建的财神庙、孔子庙、城皇庙、吕祖庙。归化古城自古就有召城的美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正是形容都城中的召庙众多。本文研究范围内现存宗教机构有:大召、席力图召、乃莫齐召、洪庆召、五塔寺、清真东寺、清真南寺、财神庙。

现存以宗教建筑群命名的街道有:“大召前街”、(如图3)“大召西夹道”、“五塔寺前街”、“五塔寺西街”、“五塔寺后街”、“小召西夹道”、“巧尔齐召巷”、“吕祖庙街”、“文庙街”、“东寺巷”。

2.2.3 按商业因素命名街巷

明隆庆五年(1571年),明蒙双方自通贡互市以来,土默特部的经济迅猛发展,不仅畜牧经济比较发达,生活所需的粮食、布匹、铁器、茶叶等日用品都得到了满足。

清初,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秩序的安定,各民族之间的联系逐渐增强,更重要的是各族人民能在较为安宁的环境中休养生息,这对于蒙古地区人口的增加、农牧业的发展、商业城镇的兴起,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前提条件。从而归化城在北方少数民族中的经济地位更加稳固,清朝康熙年间有大批的汉族进驻经商,旅蒙商号得到了大量的发展,从而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清朝时期,归化城主要的旅蒙商号有大盛魁、元盛德、天义德、一善堂、三合永、庆中长、天裕德、大庆昌、永德魁、元升永等商号。但这些商号中又以大盛魁、元盛德和天义德三家规模最大,被称为是旅蒙商三大号,它们的兴衰都经历了两百余年。

曾经的商业繁荣已经不复存在,留给我们的是不同时代的经商之道,现阶段我们只能看到大盛魁、元盛德、建筑群遗留下来的残砖断瓦,及以商业命名的大街小巷。现存以商业命名的街巷并不多,本论文研究的范围内包括:“公义店街”、“长胜街”、“兴隆街”、“兴胜街”、“石头巷”。

2.2.4 按姓氏、方言命名街巷

以姓氏命名街巷名称在我国到处可见,归化城也不例外。由于清朝期间大量的汉族移民,大量的聚居在一起便形成了较为集中的特点,街名便由此得名。归化城内曾经以姓氏命名的有:“王家巷”、“杨家巷”、“史家巷”。(图4)

以方言命名街巷的现象并不常见,多集中在街区中。方言命名街巷的前提是此街巷一定要有较为突出的特点,或是狭长、或是宽阔、或是曲折等。大召西侧的历史街区内原本有大量的民居街區,街区内有一个颇具特色的狭长街区——“长和廊巷”,该街巷便是因地方方言而得名的街巷。但是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街区内大搞建设,长和廊巷已被拆除。

3 历史路名对城市文化的认知

3.1 历史路名对城市文脉的传承

归化城历经不同朝代的发展,留给现代城市的不仅是可见的古建筑和历史路名,无形之中对城市文脉的传承也从未停止过。传承的基本含义可分解为“传述”和“承受”,从字面上理解与“传递”近意,“传”与“承”是完成传承的两个基本动作,而“传”与“承”又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历史路名成为在现代城市中寻找历史文脉的主要途径,也是建筑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继承载体。

历史路名对城市文脉的传承表面上只有街巷的名称与形制,实际上也传承了历史、文化、民俗等人文内涵。历史路名对城市文脉的传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包括历史、文化、民间艺术、文明、宗教信仰等等。基于现代人对城市地域性的模糊、地域文化的弱视、民间艺术的淡薄,历史路名对城市传承的作用不言而喻。

3.2 对历史的传承

可以说,历史路名对历史的传承是最直觀可见的。历史路名内沉淀了不同时期的历史事实,并将这些历史史实传述与承接至今。历史路名是城市不同时期历史遗存的积累,是在某一时期城市风貌的真实体现,同时也是城市生活的实体记载。

在不同时期历史路名对历史的传承是有所区别的,在封闭的发展缓慢的社会,对历史的传承较全面具体;而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对历史的传承却显得片面,相比之下要宽泛的多。这就导致了城市中街巷对历史的传承更加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性,方向性。如何去传承历史已经成为一道难题摆在了我们每个人的面前。

3.3 对文化的传承

传统的街巷空间是城市空间的精华所在,也是古城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街巷的地域文化更是街巷的灵魂所在。挖掘街巷的地域文化是对街巷更深层的认识,从而使街巷能更好的传播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归化城地区民间留下了许多历史传统的积淀,但是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文化发展提升虽然得到了注重,但对城市的文化塑造还不够,和其他大中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现代呼和浩特市的建设除了钢筋水泥建筑物的增加,还应有相应的文化发展来满足市民的需要。

4 归化古城街巷的现存与消失

街巷作为城市建设中有机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发展演变受历史时期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影响,受到城市的制度、结构、功能、人口变化的影响;同时也深受朝代更替、政局变革等政治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文化心理、社会意识的影响。而街巷又作为城市中的交通空间,它的发展和变迁始终服务于整座城市的变化。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街巷的变化又是各不相同的。城市中的主要交通干道往往会被保留并且拓宽,例如,归化城中的大北街、大南街;相对次要的交通干道通常会被改建,调整位置,例如:大东街、大西街、通道街、东西五十家街;另外居住区内的一些巷道经常会出现消失现象,例如:宁武巷、杨家巷、三贤庙街、长和廊巷等。

5 新街巷名如何传承城市文脉

新街巷名称与历史路名同样存在对历史、文化、民间习俗与艺术等方面的传承。与历史路名相比,新街巷名称对城市文脉的传承显得更加重要,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新街巷是未来历史路名的前身,而历史路名也可称之为新街巷名称的延续。

我们只有把握住了新街巷名称对城市文脉的传承,这样街巷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城市的文脉才能得以延续。现代城市中新街巷名称对城市文脉的传承没有得道足够的重视,这将势必导致城市文脉的断层现象。新街巷名称中将如何传承城市文脉是历史路名传承城市文脉的根本所在,并且决定城市文脉能否可持续传承。

参考文献

[1]却金扎布,孙秀川.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呼和浩特市分志[M].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委员会,1985.

[2]杨莉莉.内蒙古地名解译及其由来[J].人文地理,2011(5):45-50.

[3]褚亚平.城市规划发展不能离开地名规划.北京规划建设[J],2011(9):112~115.

[4]闫志杰.历史地名作用浅析[J].中国地名,1998(1):9~12.

内蒙古工业大学基金项目:呼和浩特市优秀建筑遗产保护研究(zs201105)

作者简介:董明晋,讲师。

苗志坚,讲师。

王卓男,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