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承载式车架组焊工艺

2014-10-21 14:47尹凯汪洪潘建荣姚国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31期

尹凯 汪洪 潘建荣 姚国平

摘 要:机车车架是机车重要的组成部分。车架承载式的车体,所有载荷均由车架承担。在机车运行时,车架承受机车牵引力和列车运行中所引起的各种冲击力及其他外力,所以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才能坚固耐用。

关键词:承载式车架;组装间隙;结晶裂纹;药芯焊丝气体保护焊;Q460E

前言

承载式车架可采用模块化设计,它由整体承载式燃油箱(见图2)和两个端部(见图1)拼接而成,三段组焊是车底架组装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组装、焊接和变形控制都有着极高的要求。组焊工艺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车底架的刚度、强度、外观质量和生产效率等。文章就以机车车架三段组焊为例,从组装工艺和焊接工艺两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和介绍。

1 组装工艺

1.1 油箱定位

采用反装的方法,将燃油箱反面朝上置于台位四个支撑上,燃油箱的横向、纵向中心与台位一致。检查油箱两头箱型梁与端部箱型梁连接处的上下盖板开档尺寸,保证油箱的四个角在同一平面上,防止扭曲变形。

1.2 端部定位

调整端部箱型梁末端高度,使其基本与油箱箱型梁高度一致。然后用两边的顶紧装置调整纵向中心,测量牵引销是否垂直并且在中心线。

1.3 调整端部位置

调整端部位置,保证油箱中心到两端部牵引销梁中心的开档尺寸在±3mm误差范围内。检查两个端部四个箱型梁与油箱箱型梁拼接处平面,平面度不超过3mm。在保证车架长度的同时,将拼接处的坡口间隙控制在5±1mm左右,保证后续焊接质量。坡口切割采用气割方式,下盖板采用半自动轨道切割机切割,上盖板采用手工方式切割,切割余量视车架长度而定,不尽相同。切割完之后,将坡口打磨平直,表面光亮整洁,然后重新测量尺寸,防止尺寸超差。

2 焊接工艺

2.1 材料焊接性分析

机车车架箱型梁上下盖板的材料均为Q460E(其化学成分见表1、力学性能见表2),计算材料的碳当量CE在0.4~0.6%之间,焊接性相对较差,需要控制好焊接工艺,否则焊接质量无法保证。

2.2 焊接材料及焊接方法的选择

焊接方法选用药芯焊丝气体保护电弧焊;根据等强匹配的原则,结合焊接工艺的要求,选用的熔敷金属为直径1.2mm的TWE811-Ni药芯焊丝,符合GB/T 17493 E551T1-Ni1,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见表3;保护气体选用CO2,气体纯度部低于99.8%。

2.3 接头形式

2.5 焊前准备

2.5.1 为了防止出现焊接缺陷,焊前应清除氧化渣、油锈等杂质,坡口及周围20mm范围内打磨至金属光泽,表面平整,牵引销梁与箱型梁上下盖板拼接齐,高低错边不大于1mm。

2.5.2 在焊缝两端加引弧板和收弧板,引弧板和收弧板的接头形式与焊缝相同,坡口角度与焊缝一致。

2.5.3 坡口装配间隙控制在5±1mm左右。装配间隙小,导致焊接速度快,熔池变得狭长,冷却速度快,杂质和气体不易逸出,焊缝金属的可变形量减少,导致裂纹敏感性提高;装配间隙大,焊接热输入量就大,焊接效率降低,焊后变形较大,所以必须严格控制。调整到位后用U形加强板,以控制上下盖板拼接焊缝产生的焊接变形,防止盖板下垂引起端部头部翘起,造成车架挠度超差。

2.5.4 焊缝反面增加陶瓷衬垫,衬垫要与板材密贴,保证焊缝根部成形良好。

2.5.5 焊前预热,保证施焊部位两侧100mm区域内温度高于50℃為止。预热可以降低焊缝的冷却速度,也即减小了热应变的速率,防止生成淬硬组织。

2.6 焊接过程

为了控制焊接变形,尽量采用对称焊接,四个人在4个焊接位置同时焊接,按照表3经过WPS验证过的焊接参数焊接下盖板对接焊缝。平焊时,二氧化碳单面焊道打底焊比较容易出现结晶裂纹,为此要控制打底焊时的焊接线能量,控制线能量即控制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焊接控制在200A以下,焊接速度控制150mm/min左右。如果线能量很大,其结果是焊缝晶粒粗大,焊接内应力增大,从而增大了结晶裂纹的倾向。焊接第一层时,在引弧板上引弧,起弧后作锯齿形横向摆动,电弧在坡口两侧稍作停留,以达到焊缝与母材熔合良好并采用短弧焊接。收弧时必须在收弧板上熄弧,避免弧坑裂纹。打底焊时的焊缝厚度不宜过薄,否则容易出现裂纹,因此打底层的厚度最好控制在4-5mm。第一层焊完后,清除焊缝中的焊渣,清理干净后,进行填充层和盖面层的焊接,每道层间温度最好控制在50~200℃之间,盖面焊时焊缝要与母材圆滑过渡。待焊缝冷却至室温后,打磨焊缝及两侧80mm范围内表面,将焊缝打磨到与母材齐平。

3 结束语

经过实践验证,运用以上车架组焊工艺,车底架尺寸、挠度与变形可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它提高了焊缝探伤检测通过率和组装效率,保证车底架能够满足机车在各种恶劣工况下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文钺.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周振丰.焊接冶金学(金属焊接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方洪渊.焊接结构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尹凯(1987-),男,汉族,江苏常州人,本科学历,从事机车车体架组焊工艺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