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英
【摘要】目的 探讨本地区腹泻婴幼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的年龄组、性别及季节性特点。方法 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12月1059例门诊腹泻患儿的粪便,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来检测样本中A群轮状病毒的抗原。 结果 1059例腹泻婴幼儿粪便中检出250例A群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总阳性率为23.6%。.各个年龄段的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个月组为16.9%,6个月到2周岁的婴幼儿为25.6%,2~5岁组为14.9%,其中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阳性217例,占总阳性例数86.8%。男性患儿的感染率为24.1%,女性患儿感染率为22.9%,男女患儿的感染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一年中11月、12月、1月为感染的高峰期。结论 A群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6个月至2岁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段和每年的秋冬季为感染高峰期,临床医生应重视腹泻病原体的检测,以明确诊断。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A群轮状病毒
【中图分类号】R446.13 【文獻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574-02
A群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非细菌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主要在秋冬季流行,一般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侵犯小肠细胞绒毛,潜伏期2-4天,患婴最主要的症状是腹泻,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抗生素治疗无效,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为了解本地区腹泻患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本文就我院2013年门诊就诊的1059例腹泻患儿粪便进行A群轮状病毒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门诊就诊腹泻患儿1059例,其中男性患儿652例,女性患儿407例,年龄在1个月至5岁之间,其中6个月以下的有71例,6个月至2岁有847例,2~5岁有141例。
1.2检测试剂与方法试剂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公司提供,采用单克隆抗体即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样本中A群轮状病毒的抗原,具体检测按说明书。
2结果
2.1男女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阳性分布情况
从表1可知男性患儿阳性率为24.1%,女性患儿阳性率为22.9%。男女患儿的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年龄段A群轮状病毒阳性分布情况
由表2得知,6个月至2岁阳性率最高为25.6%,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 阳性标本为217例,占总阳性例数86.8%(217/250),因此表明6个月至2岁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段。
表1 男女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阳性分布情况
性别检测例数(n)阳性例数(n)阳性率(%)男65215724.1女 40793 22.9合计1059250 23.6表2 不同年龄段A群轮状病毒阳性分布情况
年龄组检测例数(n) 阳性例数(n)阳性率(%)<6个月711216.96月~2岁847 21725.62~5岁141 2114.9合计 1059 250 23.62.3 不同月份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
由表3得知,A群轮状病毒全年都有感染发生,其中11月(48.1%),12月(31.5%),1月(41.3%)阳性率较高,此三个月总感染数179例,占全年感染数71.6%(179/250),该三月平均阳性率为41.7%(179/429),从2月份开始,阳性率明显降低,2~10月份月平均阳性率为11.3%(71/630)。经X2检验,P<0.05。
表3 不同月份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
月份检测例数(n) 阳性例数(n) 阳性率(%)1月 92 38 41.32月48 10 20.83月 54 916.74月 40717.55月 5410 18.56月68 68.87月 86 910.58月 10454.89月98 33.110月 78 12 15.411月21010148.112月12740 31.5合计1059 250 23.6.3 讨论
轮状病毒分类上属呼肠科,1973年Bishop等首先报道在急性胃肠炎儿童的十二指肠粘膜的细胞中发现。完整的病毒颗粒为球形,直径60~80nm,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双层衣壳,无包膜,负染后在电镜下观察,病毒颗粒形似车轮而得名。一般人群感染的轮状病毒可分为A、B、C3组病毒,其中A群最常见,是婴幼儿重型腹泻的首要病原体[1]。因此,对婴幼儿腹泻者进行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以明确诊断,防止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本文1059例腹泻患儿检出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为23.6%,与高庆双等报道的25.2%相近[2]但比赵锦铭等报道的阳性率40%~50%为低[3]。可能与本地区提倡母乳喂养,勤洗手等生活习惯有关。本文显示,A群轮状病毒感染与性别无关,但与季节有关,好发于深秋及冬季,11月份,12月份, 1月份是高峰期,此三个月检出数217例,占总阳性率为71.6%,从2月份开始,阳性例数及阳性率明显降低。由此可知,A群轮状病毒感染全年都会发生,以11月,12月和1月为高发期应引起家长和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隐形感染者及带病毒者。一般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患儿最主要的症状是腹泻,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样[4],如不及时治疗危及生命。A群轮状病毒的发病机理是A群轮状病毒不能被胃酸灭活而进入肠道,侵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乳糖酶是A群轮状病毒受体,能吸附病毒,使病毒脱衣壳,进入细胞内不断转录和复制,使柱状上皮细胞受破坏,绒毛变短,坏死,脱离。腹泻是由于乳糖酶和其他双糖不能被吸收而大量贮积,造成肠粘膜外渗透压的改变,使体液进入肠道,引起腹泻[5]。
本文显示,<6个月及2~5岁的婴幼儿检出阳性率相对较低,6个月至2岁阳性率较高为86.8%(217/250)。分析得出<6个月的婴幼儿处在母乳喂养期,充分的从母体获得特异的IgG抗体和SIgA抗体,保护其在接触到轮状病毒时不易受侵袭感染。而6个月至2岁的婴儿大多停止母乳喂养,来自母体的获得性抗体逐渐消失,而婴儿的自身免疫系统又尚未完善,且乳糖酶含量很高,易于A群轮状病毒结合,从而易发生感染。2周岁以上的幼儿感染率较低可能接触过抗原使体内产生了一定量相应抗体,且乳糖酶量的减少,与A群轮状病毒结合率降低,致发病率下降。
预防该病发生要注意婴幼儿饮食卫生,提倡母乳喂养,乳汁中的抗体可使新生儿获得局部免疫功能,使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率下降,还有对幼儿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也是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卓然主编.临床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15-416.
[2]高庆双,高春燕,胡佳伟.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检测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4):669-670.
[3]赵锦铭,陈红,严岚,等.小儿急性感染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1,15(1):55-60.
[4]徐晓玲.快速检测腹泻患儿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分析及临床意义[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6(12):1404-1405.
[5]方鹤松. 小儿腹泻病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8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