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清 戎怡洁 周王洁
【摘要】目的:探讨实习生带教中的一些不足及解决方法。方法:将“5S”引入传统教学,通过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5个步骤,提高护生无菌意识,提升带教老师及实习生双向满意度,提高护生无菌操作水平。结果:提高了护生的无菌意识及无菌操作水平,使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结论:“5S”可提高护生的无菌意识。
【关键词】 “5S”; 提高; 护生; 无菌意识
【中圖分类号】R-0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481-01
5S 是用来改善和维持良好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 它源于5个日本字, 因全部以“S”开头, 故称为“5S” [1]。包括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5个步骤,旨在通过规范现场、现物, 营造对错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最终提升全员品质。我科将5S 运用于提高护生无菌意识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共接收护生144人,随机分为实验组72人,对照组72人。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则于传统教学中结合5S教育管理,由护士长指定科内业务骨干参与带教工作。
1.2 教学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每周进行理论授课,出科时进行带教老师及护生双向满意度测评,由两名带教老师对每名护生进行无菌操作考试并取平均分。
1.2.2 实验组将“5S”引入传统教学中。
在传统教学的同时,采用“5S”,每日由护生主动参与,下班前由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工作进行审核。出科时同样进行带教老师及护生双向满意度测评,由两名带教老师对每名护生进行无菌操作考试并取平均分。
1.2.3“5S”教学内容即:
①整理: 将病区内主要场所,如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床旁护理车内的物品区分有用与无用、无菌与非无菌,并将无用的物品及时清除掉。②整顿: 在日常工作及护理操作中,合理安排物品放置的位置, 并进行必要的标识,严格将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③清扫: 彻底病区内主要场所,如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床旁护理车内的垃圾, 灰尘和污迹,保持无菌物品的清洁无污染。④清洁: 持续推行整理, 整顿, 清扫工作, 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保持病区内主要场所,如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床旁护理车内的干净整洁, 保持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⑤素养: 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提高无菌意识,保持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在护理操作中不违反无菌原则。
这五部分不是孤立的, 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理、整顿、清扫是进行“5S”日常活动的具体内容; 清洁则是指对整理, 整顿, 清扫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 以便使之得以持续开展, 保持好的水平; 素养则是要求学生建立自律精神, 养成自觉进行“5S”活动的良好习惯。[2]
2. 结果
表1 双向满意度及护生无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组别 带教老师对护生
平均满意度 护生对带教老师
平均满意度 护生无菌
操作成绩实验组 98.5% 97.7% 95分对照组 95,7% 94.3% 90分3. 讨论
“5S”也即现场管理, 许多医院已经开始执行并重视这个问题,我院做为三级甲等医院,也不例外。尽管很多医院并没有将其护理活动冠以“5S”之名,但就其管理模式已经接近“5S”的实质。如何让护生能够以最快、最高效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培养护理队伍未来的接班人, 这正是临床科室在“5S”教学中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护生自开始临床实习起,每天都在接触与病人息息相关的无菌操作,我科将“5S”引入临床教学,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护生在出科时进行的双向满意度测评及无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由此可见,在提高护生无菌意识的带教过程中,引入“5S”活动的开展,不但能改善医患环境,更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增强责任感,使他们到临床后为病人进行优质的服务,能够适应现代医院的需要。“5S”教育在护生的带教过程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何广明. 现代管理五常法[M] . 香港: 明报出版社, 2001: 1- 27.
[2] 易霞.张月娟.彭晓玲.方辉. “5S”教育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8(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