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3年本院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变迁分析

2014-10-21 09:21:53裴德翠熊传银毕爱芬胡汉斌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趋势

裴德翠 熊传银 毕爱芬 胡汉斌

作者简介:裴德翠(1972- ),湖北荆州,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抗感染研究及临床检验工作。【摘要】 目的 分析我院近4年来临床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耐药情况,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变迁。方法 采用梅里埃ATB细菌鉴定分析仪对分离菌株进行分析。WHONET 5.4软件及SPSS 16.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2010年~2013年总共检出病原菌5048株,其中SAU 387株,呈明显减少趋势(p<0.001),而MRSA 219株,呈明显上升趋势。SAU主要分离于脓液、痰及血液标本,在痰标本中分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1)。SAU对青霉素耐药率4年均高于80%,且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对红霉素、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利福平耐药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p≤0.001);4年来没有出现对多肽类抗菌药物耐受的SAU菌株。 结论 本院SAU的临床分离率有下降趋势,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分离率逐年上升,对一些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不断升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436-02

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项目(编号:20121029)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AU)是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常导致血液,下呼吸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1]。由于临床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在医院内,耐甲氧西林和其它抗生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流行,对万古霉素不敏感的菌株也有所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加强对SAU耐药性监测,及时了解我院SAU耐药情况及MRSA发展趋势,对有效控制其流行及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10-2013年本院细菌室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5048株病原菌,其中SAU 387株。

1.2 仪器与试剂 ATB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配套的细菌鉴定和药敏卡及相关的试剂均购自梅里埃公司。

1.3 细菌鉴定及药敏 细菌培养及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RSA检测,判断标准及结果解释参照CLSI 2012年标准。

1.4 统计分析 应用WHONET5.4软件进行药敏结果数据分析,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AU在主要临床标本中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 本院SAU主要来源于脓液及痰液,其中痰液中SAU检出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脓液及血液中分离率有所上升(表1)。

表1 2010~2013年主要临床标本中SAU分布及变化趋势(株,%)

标本 2010 2011 2012 2013 χ2值 P值痰 39(58.2) 41(33.9) 39(30.2) 19(27.1) 18.884 <0.001脓液 19(28.4) 50(41.3) 54(41.9) 33(47.1) 5.516 0.138血液 3(4.5) 11(9.1) 13(10.1) 11(15.7) 4.988 0.173尿液 1(1.5) 8(6.6) 8(6.2) 3(4.3) 2.784 0.426其他 5(7.5) 11(9.1) 15(11.6) 4(5.7) 2.754 0.431合计 67(100) 121(100) 129(100) 70(100) - -2.2 SAU和MRSA检出情况 2010~2013年临床共分离病原菌5 048株,其中SAU 387株,MRSA 219株。SAU分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MRSA的分离率则呈明显上升趋势(表2)。

表2 2010~2013年SAU与MRSA分离率变化趋势(株,%)

细菌 2010 2011 2012 2013 合计 χ2值 P值SAU﹡ 67(11.3) 121(10.4) 129(8.2) 70(4.1) 387(7.7) 55.817 <0.001MRSA﹟ 27(40.3) 54(44.6) 87(67.4) 51(72.9) 219(45.9) 28.011 <0.001细菌总数 591 1162 1573 1722 5048 - -﹡SAU列括号内数据为其占细菌总数的百分比;﹟MRSA列括号内数据为MRSA占SAU的百分比。

2.3 SAU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株,%)本院分离SAU对青霉素、庆大霉素、苯唑西林及四环素等耐药率较高,其中青霉素耐药率4年均高于80%,且呈明显上升趋势;对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利福平耐药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4年来没有出现对多肽类抗菌药物耐受的SAU菌株(表3)。

表3 2010~2013年临床分离的SAU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株,%)

抗菌药物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χ2值 P值青霉素 57(85.1) 101(83.5) 113(87.6) 68(92.3) 8.159 0.043复方新諾明 5(7.5) 12(9.9) 15(11.6) 9(12.9) 1.276 0.735庆大霉素 30(44.8) 67(55.4) 88(68.2) 58(82.9) 25.846 <0.001红霉素 37(55.2) 74(61.2) 95(73.6) 65(92.9) 29.716 <0.001克林霉素 21(31.3) 43(35.5) 49(38.0) 31(44.3) 2.665 0.446四环素 27(40.3) 46(38.0) 52(40.3) 34(51.4) 3.558 0.313米诺环素 9(13.4) 16(13.2) 25(19.4) 17(24.3) 4.881 0.181万古霉素 0(0.00) 0(0.00) 0(0.00) 0(0.00) - -替考拉宁 0(0.00) 0(0.00) 1(0.78) 0(0.00) - -诺氟沙星 22(32.8) 41(33.9) 65(50.4) 44(62.9) 20.578 <0.001左氧氟沙星 23(34.3) 38(31.4) 61(47.3) 42(60.0) 17.919 <0.001利福平 19(28.4) 33(27.3) 45(34.9) 39(55.7) 17.642 =0.001夫西地酸 1(1.49) 5(4.13) 7(5.43) 3(4.29) - -呋喃妥因 0(0.00) 0(0.00) 1(0.78) 1(1.43) - -喹奴普汀

/达福普汀 0(0.00) 0(0.00) 2(1.55) 1(1.43) - -苯唑西林 27(40.3) 54(44.6) 87(67.4) 51(72.9) 28.011 <0.001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我院SAU主要分离于痰、脓液及血液标本,说明本院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引起呼吸道、伤口及血流感染。痰液中SAU检出率从2010年58.2%下降到2013年27.1%,呈明显下降趋势,脓液及血液中分离率有所上升,可能与我院近几年临床重视高质量标本采集有关。

我院近几年SAU分离率呈下降趋势,由2010年的11.3%下降到2013年的4.1%,呈明显下降趋势, 这与以往报道[2]有所区别,但MRSA的分离率则由2010年的40.3%上升到2013年的72.9%,呈明显上升趋势,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近年我院院感科成立后非常重视医护人员物理屏障的使用及手卫生有关,但是MRSA分离率呈上升趋势,提示可能随着抗生素的常规使用,社区获得的MRSA菌株不断增多,该菌引起的感染日趋严峻。MRSA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由于其可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常显示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3],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加强MRSA传播的监测,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及人群自身免疫力的增强对预防MRSA感染具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16种抗菌药物中,SAU对青霉素的耐药率4年来一直居80%以上,且青霉素对β-内酰胺酶有诱导作用[4],目前临床很少用青霉素治疗SAU引起的感染。本院分离菌株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可能与这些药物临床大量应用有关,因此在治疗时尽量少选。随着MRSA菌株产生的逐渐增多,对于该类菌株引起的严重感染,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是最有效的抗菌药物,但随着万古霉素中介及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出现,加强耐万古霉素的的监测及用药的管理刻不容缓,临床不应将万古霉素作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首选药。

总而言之,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形式日益严峻,及时准确地掌握细菌耐药性变化,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示具有更高活性新药的开发也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Lindsay J.A. Evolu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MRSA during outbreaks[J]. Infection,Genetics and Evolution,2014,548-553.

[2]劉周,杨凯,姚杰,等.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流行趋势及耐药性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4):409-412.

[3]贺文强,陈宏斌,赵春江,等. 2010-2011年中国10个主要城市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3,33(4):247-251.

[4] 罗湘蓉,王和. 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活性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3):319-321

猜你喜欢
金黄色葡萄球菌趋势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趋势
第一财经(2021年6期)2021-06-10 13:19:08
如何防治兔葡萄球菌病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06
那一抹金黄色
那一抹金黄色
初秋唇妆趋势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1:23:49
金黄色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肉鸡葡萄球菌病诊疗
兽医导刊(2015年9期)2016-01-04 12:00:06
趋势
汽车科技(2015年1期)2015-02-28 12: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