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雯 樊春萍
【摘要】术后疼痛是一种主观体验,有个体差异,由于各种状态和条件既复杂又相关,客观地判断疼痛的程度较难,重要的是具有早期发现疼痛,收集信息的能力,只有对其作出客观定量评价,才能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术后疼痛是临床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征症状,患者往往伴随着消极、低沉的情绪;疼痛还是诊断疾病的重要特征及评定疗效的一个标准,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1]。因此,术后对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良好的心理护理是缓解疼痛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措施。
【关键词】疼痛;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364-01
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腹腔镜手术患者1203例,全宫+双附件切除310例,盆腔清扫125例;开腹手术135例,子宫全切+双附件切除82例,盆腔淋巴清扫33例,年龄28岁~82岁。
2 方法
2.1疼痛时体征的观察术后的患者通常在麻醉药对机体作用逐渐消失时,感觉开始恢复,疼痛逐渐加剧,多出现痛苦面容,脸色苍白,血压上升,脉搏加快,呼吸急促等种种体征。表现为出汗、呻吟,辗转不安,不敢移动身体,不敢用力咳嗽。全麻患者在术后2~6h疼痛最剧烈,而神经阻滞麻醉在术后6~12h最明显,24~72h逐渐减轻,如继续加剧,必须考虑到体内有缝合不全、出血、感染、梗阻等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变化的观察不容忽视。
2.2心理护理方法由于疼痛,术后伤口疼痛,原因比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必须在配合其他治疗的措施下,采用心理护理治疗方能获得更理想的疗效,常用的心理护理治疗方法如下。
2.2.1对患者进行心理减压焦虑情绪为手术后患者最常见和最突出的心理反应,这与患者术前心理准备不充分、术后躯体不适、对预后缺乏信心,容易产生疑虑有关。疼痛可因焦虑加剧,焦虑与疼痛反应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术后疼痛程度有随焦虑情绪增加而增强的趋势。护士对患者术后仍然存在焦虑倾向应有足够认识,要主动关心患者,从稳定情绪入手,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心理护理。
2.2.2分散疼痛知识教育,改变患者的疼痛反应首先向患者讲解有关疼痛的知识,使病人明白术后疼痛产生的主要原因,从而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更能遵从医嘱,积极配合;依据不同的患者,用恰当的语言交待诊治过程中必须承受的痛苦。
2.2.3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的知觉多陪伴病人,经常与之交谈,尽量满足病人需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信任与合作,分散其注意力,使病人在精神和肉体上从应激中解放出来,消除或缓解紧张性疼痛。
2.2.4暗示疗法可试用非传统的护理方法,将意象、音乐、松弛、体位保护等与常规的镇痛方法联合使用,增强常规方法的镇痛效果。对疼痛患者进行催眠状态下的暗示,可使患者全身心放松,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对疼痛的耐受力,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
3 讨论
手术后伤口疼痛是所有手术后的共有症状,疼痛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研究证实,心理性成分对疼痛性质、程度、分辨率和反应程度以及镇痛效果都会产生影响[2]。术后疼痛不同于一般的生理性疼痛,除了伤口对神经末梢的机械性损伤引起伤害性感受外,组织损伤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改变也是引起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同时,术后疼痛还会引起内脏的反应,这是对生理功能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主要与疼痛导致自主神经活动异常,血中儿茶酚胺升高有關。表现为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呼吸浅快,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出汗等。同时由于致痛和炎性介质的异常释放,既可加重原发病灶的缺血、缺氧和水肿,又可引起机体内激素和酶系统代谢异常,蛋白质合成缓慢,分解加速,不利于切口愈合,同时,疼痛还可使人体免疫球蛋白下降,影响术后康复。 因此,对术后疼痛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消除手术病人的紧张和恐惧,是心理护理的关键,良好的沟通可增进护患关系,可以解除患者生理和心理的恐惧,稳定情绪。通过心理护理,提高了病人的认知能力,使病人感到被尊重和关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并能积极配合手术后护理,从而控制患者的应激情绪,克服患者的消极心理反应,增强了战胜病魔的心理,从而达到术后顺利康复的目的。要取得缓解术后疼痛的良好效果,我们要不断地提高护理技术,运用整体护理,掌握患者疼痛的信息,正确评估疼痛程度,有效地缓解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宋桂霞.疼痛护理的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08,5(3)下半月版:7-8.
[2]汪岩.浅谈对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6,1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