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丹
摘 要:宋代文人晁补之评价苏轼:“眉山公之词短于情。”本文通过他的名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来看眉山公之词是否短于情,兼与晁补之商榷。
关键词:苏轼 《江城子》 艺术风格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旷世奇才,豪放派的代表。宋人笔记中的有一则小故事,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东坡在玉堂(翰林院),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岁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苏学士词,须关西大汉,着铁绰板、铜琵琶,■掌顿足,唱‘大江东去。”一语点出苏词的豪放。
正因为苏轼的豪放词深入人心,因此宋代晁补之就给出了这样一个评价:“眉山公之词短于情。”说四川眉山人苏轼的词不善于写幽微细腻的感情,此语一出影响颇大。事实上这个评价非常片面,苏轼不仅仅只会写大江东去一类的豪放词,他的婉约词写得更好。“花退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的《蝶恋花》清新秀美;“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的《水龙吟》深婉缠绵。《东坡词》大约有三百五十首,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在豪放之外别有洞天。名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悼亡词。
一、悼亡含义的演变
“悼亡”一词始于西晋诗人潘岳,也就是才貌双全的潘安。潘岳不但人长得漂亮,诗写得也好。他中年丧妻,曾以《悼亡》为题目创作诗歌三首,悼念亡妻,影响深远。从潘岳之后,“悼亡”成了悼妻的专用词,特指男子对亡妻的悼念。例如元稹的《遣悲怀》之“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离思五首》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经历过沧海之水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陶醉过巫山之云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能叫做云雨了。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美丽的花朵,一半是因为已经信佛了,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表达自己对爱情的专一。从潘岳到元稹,悼亡诗不胜枚举。而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首悼亡词却出自苏轼之手。他的《江城子》首开先例,成为中国悼亡词的开山之作。
二、苏轼悼亡词创作缘起
康震在《评说苏东坡》一书中交代了这首词的创作缘起,苏轼在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刚结婚的时候,王弗没说自己读过书。苏轼读书的时候,她有时就在旁边,静静地做针线活儿。有那么几次,正当苏轼背诵背到卡壳的时候,王弗就在旁边轻轻地给他提个词儿,提完词儿之后,继续做针线活儿。苏轼觉得奇怪,于是指着满屋子的书,挑几本书就问她。结果王弗全都对答如流,苏轼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娶了一个这么有知识、有智慧,但是却不张扬的好妻子。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对王弗的评价极高:说她“敏而静”,就是非常的聪敏,同时性格沉静且不张扬。苏轼回忆,在十一年的夫妻生活中,王弗陪伴苏轼红袖添香,熬过了寒窗苦读的寂寞,也曾经历了苏轼春风得意、感受他金榜题名的风光。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不幸于公元1065年去世,年仅二十七岁。死后葬于家乡眉山祖坟。乙卯年是公元1075年,是王弗的十年忌辰。这一年苏轼外放到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任太守,已经四十岁了,历经宦海风波。在正月二十的晚上在梦里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妻子,醒来后心情非常感伤,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三、如梦似幻的《江城子》
全词的中心都在写“梦”。“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点明夫妻离别的时间之久。“茫茫”状双方生死隔绝,音容渺茫之态。这种感觉恰似黛玉葬花时抛出的那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葬花吟》)黛玉感伤的是,人与花生命同时毁灭,彼此无法得知对方的消息,传达出内心的空虚和怅惘。“不思量,自难忘。”短短的六个字,感人至深。这里的玄机在于作家设计了一个转折顿挫——“不思量,自难忘”从反面落笔,恰似拉弓射箭一般,使语言充满张力。“不思量”的弓拉得满,“自难忘”射出去才有了催人泪下的艺术力量。黄庭坚也写思念“一日思亲十二时”(《思亲汝州作》),虽然直接表达了思念,但是读来却并不令人感动,就在于缺乏苏轼转折顿挫的张力。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状空间之遥。王弗死后葬于四川眉山,而这时苏轼身在山东密州任职。即使阴阳两隔不能相见,但是如果能去妻子的坟前跟她聊聊,诉说一下这十年来的凄凉,也是一种安慰。但是空间的遥远,将这样一个可怜的希望也打碎了。对于相爱的人来说,如果仅仅是时间的久远与空间的隔绝那算不上真正的隔绝。真正的隔绝是无法逾越的生死,这是一种绝望的阴阳之隔。“无处话凄凉”一句含义深沉,在十年和千里的基础上将哀伤又推进一层。词写到这里,哀伤之情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顶峰,很难再向前推进了。所以下面词人又从反面落笔,向反面拉弓。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纵使”两字极妙。首先,这种设想本身就说明了词人对王弗思念之深;其次,即使见了面也不一定认识了,现在自己尘土满面,两鬓如霜了,再也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苏轼了。曾经琴瑟相和的夫妻相见不相识,何其心酸。在这十年中苏轼仕途屡遭坎坷。他与变法派政见不合,不断的遭受排挤,从开封府推官到杭州,再转到密州,宦海沉浮,身心疲惫。这种设想在语言上又形成一种转折顿挫。上片一层深似一层地写梦前对亡妻的种种思念,为下片梦境的出现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心理依据。有了上片的“日有所思”,才有下片的“夜有所梦”。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整首词沉痛悲凉,唯独这一句却悲中寓喜。幽梦这个词常见,琼瑶小说有“一帘幽梦”,秦观《八六子》云:“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幽”言梦之轻柔、缥缈朦胧的特点;“忽”言梦之快捷特点。正所谓“枕上片时,可行千里”,自己不是身在密州吗?怎么一下子就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传达出内心的惊喜、激动。忽和幽,写出了梦的迷离恍惚。“小轩窗,正梳妆”,很美很温馨的一个画面。梦里见到妻子正坐在带着窗格的小窗下,对着镜子梳妆打扮。梦境是虚幻的,但是夫人在梦里又是那么亲切可感,那么真实。把虚幻的梦境写得却如在目前,这是更高层次的虚实结合,带来了亦真亦幻的艺术效果。
分别多年的夫妻在梦中见面,按说应该非常激动,非常喜悦,而他们却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两相凝望,心中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剩下热泪纵横。此句与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颇为相似。但是柳永写的是与歌妓的生离,苏轼写的是与爱妻的死别,境界不同,感情的程度也不同。“相顾无言”取得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情感既深沉又复杂。千行热泪,既是久别重逢的惊喜之泪,也是满腹哀愁的悲伤之泪,悲喜交加。
梦中相逢后,结尾又折回现实,写梦醒后的感慨。“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学界对此大致有三种看法。第一,认为词里的断肠人是词人苏轼。这是最浅显的理解;第二种解释,断肠人是王弗。从对方的角度写,在情感上多了一层转折,感情表达更加深挚,是苏轼设想妻子的痛苦,表达自己的悼念之情。通过写对方思念自己实际上是写自己的思念。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从对面着笔,与苏轼的设想一般无二;还有第三种看法:“断肠人”一笔双写。第三种看法似乎具有更大的包容量,断肠的人不止是死者也是生者。更能表现苏轼对亡妻的悼念,感情更加深挚并且与开篇“十年生死两茫茫”遥相呼应。明月是团圆与祝福的象征,正所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作者却不用残月反用圆月来表达悼亡之情,别开生面。月残人残同病相怜,而月圆则人更残,反衬得极凄美动人。
四、深情哀婉的词风
一曲《江城子》,催人泪下否?无论如何也不应得出“眉山公之词短于情”的结论。苏轼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将词作写得如此深情动人,是值得读者关注的。首先是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小轩窗,正梳妆”。梦境与当年的现实交错,虚实结合。词题为“记梦”,写梦前,梦后情景均为实写,写梦中情境,显然是从虚处着墨。这也是苏轼《江城子》高于前人悼亡题材的地方。前人写悼亡大多脱离不开睹物思人与表决心的俗套中,而苏轼却能另辟蹊径,将梦境与现实结合,使整个词笼罩在一种迷离恍惚、亦真亦幻的意境中,充满极强的艺术魅力;其次,赋法描写细节。比如:“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尘满面,鬓如霜”等。白描一般的笔触,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再次,平易质朴的语言。不用一个典故,不出一句高深艰涩之语,就是这样一首洗尽铅华,如出天籁的小词,曾拨动了历代无数读者的心弦,赚尽了无数读者的眼泪。《江城子》为何令人泫然?究其原因,就是此词以深挚的真情取胜。一个“情”字贯穿作品的字里行间。眉山公之词非“短于情”,而是“长于情”焉。
参考文献:
[1] 苏轼研究学会.东坡词论丛第一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2] 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笺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 康震.康震评说苏东坡[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5]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 郑临川记录,徐希平整理.笳吹弦诵传薪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 夏承燾.唐宋词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1962.
作 者:潘 丹,黑龙江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黑龙江财经学院人文科学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