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文强
前几日,某媒体的年度颁奖活动上有一个有趣的论坛,来自业界的多位名家大腕都登台畅谈。不过有意思的是,我们曾几何时不再讨论要不要数码印刷或者数字化(的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被这两个概念给搞晕了),这次论坛谈及更多的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服务于当今的印刷业。其实,经过多年的积淀,大家已经感觉到,互联网真正的含义并非电脑和电脑,而在于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的互联。当然,在这里我们不是要讨论何为互联网,更不是要说印刷业应该怎样应用互联网,还是谈谈“印后创新”吧。
印后现状:适应市场需求 谋求发展之机
印后即一切印刷品的成型或包装印刷之后的工序。那么,这些工序的环境现状是怎样的呢?①工序多变而复杂;②人工投入量巨大;③直接影响着产品最终质量;④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⑤市场竞争的激烈等。似乎这些都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因素,那么,要想生存下来,别无他法,只能一方面控制质量,另一方面控制成本。然而,这都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选择替代人工的自动化设备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适当减少人员的使用以降低人工成本。但也只是一时解决问题,那么怎样才能适应未来市场以谋求发展呢?
笔者认为,所谓市场无外乎人的需求,正因为有了人的需求,才有了可以为之服务的市场。前几日,有幸和行业里一位前辈同行聊天,他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人们对90后的个性越来越包容了。”其实,与其说是包容,不如说是接受或适应,因为每一代人都终将成为每一个时代的主人,而他们的想法得以实现的过程不正是需求产生的根源吗?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去分辨:60后和70后的需求是“要有”,80后的需求变成了“有而精”,而90后的需求又变成了“精而异”。
同样,再来看看我们印后企业的名称,是不是也这样有趣地变化着:先是“XX装订厂”,然后是“XX纸制品公司”,接着又成了“XX文化创意公司”。也许你已经感觉到了。所以,印后的发展之机离不开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也许,你会说,这大多是废话,谁都明白要适应市场需求,但有谁又不是在迷茫中寻找呢?是的,每个人都在谋求发展之机。
印后创新:晟图机械制壳机的技术创新
那么,对于正从事技术革新的设备制造企业来说,又该怎样诠释这些需求变化呢?接下来,笔者就和大家一起分享晟图机械的产品在技术上的创新,以及如何帮助客户“求生存 谋发展”。当然,这也是一个企业的“求生存 谋发展”之路。
首先介绍一下晟图机械的ST036系列制壳机。该系列产品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其制壳速度为每分钟36个,按这样的速度,根据不同产品材料和环境影响,生产效率为1500~1800个/时,这样的效率至少相当于15~20名技术熟练的工人手工完成的效率。而且就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而言,该机器可以控制在0.5mm误差范围之内,可以与多个手工生产出来的参差不齐的产品形成鲜明对比。相比之下,产品合格生产效率远胜于人工,这样一来,不就在当下“求生存”的大战中寻到了可生之机吗?同时,该系列制壳机覆盖的产品成品尺寸范围是从110mm×55mm到850mm×450mm,几乎覆盖了当今市场上的所有产品。
那么,ST036系列制壳机又是如何推动使用企业寻求发展的呢?
首先,对于皮壳而言,从文件夹到精装书,再到书型盒、台挂历,可谓跨越了不同领域的产品。晟图机械早早实现了从1块板到7块板乃至更多的技术扩展,且率先推向市场并投入使用。于是,1~2块板的文件夹、3块的精装书和笔记本、4~5块板的书型盒、6~7块板的台挂历等产品的皮壳制作,都被这样一款设备全部覆盖了。
其次,面对越来越多个性化突出的产品,晟图机械可谓赶超世界之先。比如,一些儿童读物可谓千形万状、五花八门,有带三角屋顶的、有圆弧堡垒的、有梯形等认知的、也有表现曲线柔美的等,无独有偶,这些个性差异的元素又被大量用于各式书型包装中。也正因为这些广泛应用,晟图机械出品的ST036系列制壳机也在市场需求不断演变下,率先将这些技术发明应用于全自动生产模式下。目前,在多项发明技术的支持下,晟图机械已经实现了自动完成三角、圆弧、梯形、S波纹曲线等元素的生产技术,还可以做到三边异形的同时制作。
在ST036系列制壳机中,诸如此类的功能还有很多,如可以实现圆角皮壳的生产,可以适应各种封面材料(纸质材料、装帧布料、PU皮料等)、各种撑板板子材料(灰纸板、密度板、木板等),可以适应9mm超大的皮壳厚度产品等。
对于未来印后技术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该是既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又要满足快速生产的自动化,简单来说就是“既要生产,又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