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
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火石,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含蓄的导语,在每堂新课的导语设计上下功夫,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在语文教学中,设计导语的方法、途径、角度多种多样,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运用以下几种方式导入新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借助歌曲、诗词导入
一般来说,歌曲、诗词等文艺作品,大多语言精辟生动,富有感染力,适当引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其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在进入新课之前,可以播放一首歌曲或吟诵一首诗词,以创设情境,激发、感染学生的情绪,增强讲课的感染力,提高听课效果,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
例如,在教学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时,我放了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曲子《枉凝眉》《秋窗风雨夕》等,那凄婉缠绵的乐曲深深揪住了学生的心。接下来我又朗诵《红楼梦》中的几首词,吸引学生,使其投入学习新课。
2借助对联导入
导语设计的目的有二:一是营造良好的心理状态;二是将学生指向特定的学习内容。恰如其分地运用导语,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妙用,使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运用对联导入课文,不失为一种适用的方法。
例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我运用了这样一副对联导入课文:“一生与宰相无缘,始进时魏公误抑之,中岁时荆公力扼之,即论免役,温公亦深恶其言,贤奸虽殊,同怅君门违万里;到处有西湖做伴,通判日杭州得诗名,出守颍州以政名,垂老投荒,惠州更寄情于佛,江山何幸,但经宦迹辄千秋。”我先将这副对联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后问学生这副对联说的是谁。当学生回答出说的是苏轼时,我又结合解释这副对联丰富的内涵,简介苏轼的生平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这样的导入,既自然生动,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借助新闻热点导入
新闻热点是某一时期大众关注的焦点,在校学生也不例外。利用新闻热点作“引子”,巧妙地引出要讲的内容,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时,我就将中国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代表团访问大陆时的相关事件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受台湾民众思念家乡的情怀,体会余光中在文章中抒写的浓浓的乡思、淡淡的乡愁以及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
4借助实物、图片演示导入
实物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新课之前,出示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实物、图片导入,利于学生的理解。
例如,在教《安妮日记》一文时,我搜集了一些伊拉克战争、巴以战争中无辜的儿童受伤痛哭的图片,让学生知道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样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每册语文课本前都有几页插图,这些插图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素材,活用这些素材可一举多得。通过网络资料可查询到更多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此导入新课,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故事导入
每当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兴趣特别高。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时,我首先满怀深情地给同学们讲述了海伦·凯勒19个月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身残志坚,与命运抗争,取得远胜过健康人成绩的不平凡的一生。这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不少同学流下感动的泪水,并用心去学习这篇课文。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一堂课的导入环节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会像一股伴随美妙音律的涓涓甘泉,流进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一句精辟独到的导语,蕴含丰富深刻的哲理,定能扣人心弦,发人深省,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含蓄的导语,要舍得在每堂新课的导语设计上下功夫。但不管如何设计导语,都要结合文章实际和学生实际,遵循教学规律,具有启发性、知识性、灵活性和原则性,力避落入俗套,要给学生以新鲜感,造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不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给学生以实实在在的收获。开宗明义,单刀直入,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最终,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小琴.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J〗.文学教育(上),2012(11).
〖=2〗庄龙腾.漫谈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J〗.中学语文,2013(24).
〖=3〗彭新飞.语文课导语设计的原则和要求〖=J〗.湖南教育(中),201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