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上空的中国重轰

2014-10-20 12:56祁颢
航空知识 2014年9期
关键词:广岛中国空军轰炸机

祁颢

“解放者”

沪上初夏的清晨,曦光微露。一位年轻的中国空军上尉驾驶着威利斯吉普风驰电掣般驶往江湾机场。机场内的路面因为货运卡车的昼夜碾压破损不堪,一阵沙尘扬起,上尉只能沿着由空汽油桶做成的路标疾行。

他叫刘善本。比起一个月后那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此刻的刘善本只是中国空军第8轰炸机大队一位普通飞行参谋。为了当天的飞行任务,他来到江湾美军基地领取天气预报表,并填签飞行许可表。

这一天是1946年5月27日。时隔著名的“纸片轰炸”8年后,中国空军重型轰炸机将再次飞临东京!

在作为第8大队驻地的上海大场机场,则是另一番忙碌景象:当天执行该任务的机长是第8大队33中队长钱祖伦少校。钱祖伦毕业于中央航校第5期,时年32岁。此刻,他正与气象官萧强交流着航线上的天气情况。停机坪上,地勤人员为即将出征的42461号B-24“解放者”重型轰炸机加满了油。军官餐厅里,回国汇报工作完毕,即将搭乘该机返日的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中国代表团团长朱世明中将,和拟派驻日本的陆军第67师师长戴坚少将一起接受了中央社记者采访。戴将军表示,他此次赴日主要是跟随朱团长查看部队防区与营房建设,安排妥当后,该师将乘坐美军运输舰集体赴日,行使占领军职责。

上午8时许,机组人员各自就位。随机赴日的朱世明、戴坚、中国代表团第一组组长李立柏、专门委员李秉汉、海军中校卢东阁、航空委员会空军少将王堃和、随团记者朱民威等人也登上飞机。朱记者挤在驾驶舱与弹舱之间6英尺(约合1.83米)见方的无线电室内,其余人坐在后舱。

铝制波纹形机门被哗哗地关上。8时半,机场下达了出发命令。机长随即向机械师发出为电瓶升压,启动引擎的指令。3号引擎率先发动起来,由它激活发电机,再协助其他3台引擎依次运转。当所有引擎都开始轰鸣时,钱祖伦机长将转速调到最高,随后大声念着黑底白字的飞行检查单,每念一条,刘善本就看一眼仪表。检查完毕,机械师汪积成打开天窗,探出身子指挥飞机滑行。

一颗信号弹腾空而起,钱祖伦向机舱外前来送行的航空委员会周至柔主任和第8大队大队长王世箨中校微微颌首,操纵巨象一般的银白色B-24缓缓驶往滑行道。朱记者注意到机长和副驾驶试着左右转动了一下驾驶盘,飞机机械传来“呜啦、呜啦”的怪声。

驶入跑道后,汪积成迅速关闭天窗。钱祖伦推动节流阀,将引擎的转速提到最高,襟翼设定在20度。飞机加速滑跑,旋即抬头、离地、收轮、怒吼着冲上蓝天!

重轰第8大队

由上海到日本本土是往东北方向飞行,飞机遇到由西南吹向东北的季候风,辅之20节的风速助力后,以168节的空速前进。机首领航员舱内,尹士悦在地图、时钟和罗盘中忙碌。尹士悦与钱祖伦同龄,曾是东北流亡学生的他,面对日寇侵略毅然投考黄埔,后转入空军官校学习领航技术。1942年5月2日,尹士悦随9架中国空军苏制SBⅢ轰炸机首次出征,成功轰炸了缅甸腊戍日军机场。

出海以后,飞行高度逐渐上升,直到9 000英尺时进入巡航模式。驾驶舱内,刘善本和钱祖伦每隔15分钟轮换驾驶。而在后舱的王堃和也不时会坐到飞行员座位上,替代下副驾驶,好让钱刘二人轮流去后舱喝点茶。

这是8年来难得的和平飞行,钱祖伦和刘善本一边驾驶,一边闲聊着战火中的峥嵘岁月。他们的部队1936年10月29日成立于南昌,最初装备意大利萨伏亚、卡普罗尼式轰炸机,后又使用过国际中队遗留下来的V-11攻击机。直到1942年3月,美国陆军航空兵第308轰炸机大队B-24D“解放者”重型轰炸机来华参战,中国空军抽调部分飞行员去担任该型机副驾驶,他们才看到了改善装备的希望。

一年后,第8大队派员赴美国接受B-24新机训练。学员队伍以徐康良为总领队,王世箨、洪养孚为副,钱祖伦即是其中一员。1944年,原第8大队裁撤,一年后又以原班底组建了新第8大队。此时受训人员还在美国,直到6月间才陆续驾驶新机飞抵印度,然而中美两国对谁指挥这批轰炸机争执不休,导致该大队迟迟无法返回国内,延至抗战胜利后才回国。

钱祖伦等人一直期盼驾驶新式轰炸机打击日寇的心愿落空了,只能心情郁闷地参与到抗战后的复员运输工作。此次他能担任首航任务,全副武装进入日本领空,也算是弥补一点心里的遗憾吧……

“机长,我接收到福冈美军电台信号!”钱祖伦对了一下表:此刻已是中午12点多,飞机在九州西北的五岛上空进入日本领空。破烂不堪的佐世保军港在翼下溜过。飞机随后进入四国岛的伊豫市上空。飞出四国的云海后,B-24在纪伊水道上空跨海,在和歌山南进入本州的纪伊山脉空域,此时本应依82度航向直飞东京湾外相模滩的大岛,再转北飞10度到达东京西南35千米处的厚木。但机组为了赶时间,在远江拐弯上了滨松上空,正好擦过左边的富士山麓。

告别富士山,B-24继续向目的地前进。穿云、下降,长8 000英尺的厚木机场跑道就在眼前。

中国飞行员在东京

中国空军B-24轰炸机在厚木机场的钢板跑道上落地后,美军和中方工作人员已经等候多时。钱祖伦一眼就认出前来迎接他的美军军官里,有一位曾是在美受训时的教官。

师徒叙旧后,钱祖伦上了一辆美军轿车,副驾驶刘善本等机组成员上了一辆吉普车。吉普车司机是日本人,名叫谷孝,会说一点中国话。道路两边的丘陵植满了梯田稻作,显得春意盎然。但是路过横滨市区,被美机轰炸后的残破街道,又在提醒人们战争的阴霾才刚刚散去。

机组人员在东京下榻三井俱乐部,俱乐部设施豪华,还有两个花园。第二天,钱祖伦一行赴东京市内观光。大家换上了崭新的军常服,又是以战胜国军人身份踏上日本土地,兴致自然高昂。东京街道已经修复一新,几乎看不到大轰炸的痕迹了。在日本的几天,钱祖伦一行参观了东京银座、上野公园,以及城郊的明治天皇和东乡大将陵墓,游览了热海温泉。此外,他们还跟随中国代表团旁听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战犯的审理工作。期间发生了一件小插曲:钱祖伦在饭店就餐时,把吃剩的一点鱿鱼给了邻桌的女宾客,对方竟然千恩万谢——此时的日本每人每天只能供应4两大米,鱿鱼简直就是无法想象的珍馐美味。

6月6日晨,机组奉命回国,乘客依然是朱世明与戴坚。8点5分,B-24起飞后俯瞰了皇宫,在横须贺军港上空转往静冈、名古屋。B-24在名古屋上空盘旋数圈,机舱内,朱世明和戴坚从空中查看了将来中国占领军的登陆码头和营盘位置。名古屋过琵琶湖就是京都,这座古都没遭到什么轰炸。大阪、神户之后,广岛湾遥遥在望了。于是飞机下降高度至6 000英尺,使用望远镜和机载照相机进行观测。

机组人员后来在接受朱民威专访时,回忆起那天在广岛和长崎上空看到的情况,刘善本说:“在广岛上空,我们看到有四条河流紧靠着流入广岛湾的大海中,广岛市区是不是在河流的入海处?我们不敢判定,正在寻找时,身后的朱团长指着一块很大的正方形红黄色广场说‘这里,就是人口十一万的广岛。我们的精神似被打了一针,赶忙定睛注视这块震动世界的百里广场!简直是被夷平!房屋被摧毁的时候,残存的断墙都是向一面倒斜的,可知这是震而不是炸。炸区的残渣不多,可能是被炸时,人和房屋都被震成灰尘上扬天空,四散飘落,故竟没有一点残骸遗留!奇怪的是,我们看见广场里残存着三栋白色小屋,难道白色对原子弹能抗震么?我们搞不清楚。在广场的三角尖上,还存留着一些房屋,这是原子弹威力不及的区域,起初一看,我还以为这儿是广岛……”

飞越长崎时,刘善本正忙着操纵飞机。钱祖伦目睹了下面的情景,向记者介绍前,钱机长先抽了一阵烟,平复了一下情绪后说:“长崎也被炸成了一个大火场,灰红色的。”一旁的领航员尹士悦进一步解释:“就像我们平时烧锅的炉灶那样的颜色。我看到长崎夹在山与海之间,山在市区的东南边,为原子弹的威力做了一点抵挡。山外的房屋基本是好的,长崎是人字形,伸入海中的一段堤岛上的房屋还算完整。原子弹威力不及的一些区域挺立着一些房屋,可谓劫后余生。”当然,他们后来才知道,长崎的房屋以钢筋水泥建筑为主,遭受破坏的程度比以木制建筑为主的广岛稍轻一些。

结束了对长崎的观测,B-24出海南飞,在飞行8小时8分钟后,于当天下午4点12分在南京郊外的空军大校场机场降落。

内战之殇

6月20日,中国空军第8大队大队长王世箨中校担任机长,率副驾驶34中队中队长王国南上尉、34中队机务长徐书林、领航员黄尔毅、通信员陈功懋,驾驶B-24再度远征日本。该机于当天早晨9时15分冒雨从大场起飞,一路遭遇恶劣天气,于下午2点50分安抵厚木。随后,第8大队还成功试航菲律宾马尼拉。

1946年6月26日,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在上海整装待发的驻日占领军第67师被急令过江,进攻苏鲁豫解放区,结果在苏中战场被华中野战军重创,驻日一事终成泡影。

1947年3月,第8大队进驻陕西鄂县,派出B-24轰炸机配合胡宗南向延安的进攻。之后又陆续参加太原战役、淮海战役、轰炸起义的“重庆”号巡洋舰、轰炸北平南苑机场等行动。败退台湾后,1953年第8大队全部换装由B-24D改装而成的PB4Y反潜机。不久后该大队即被裁撤。

在历史转折的关头,一些第8大队成员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其中最著名者即是刘善本,他于1946年6月26日驾驶编号530的B-24飞抵延安起义。该机成为解放军得到的第一架重型轰炸机,可惜后被国军P-47战机追来击毁。领航员尹士悦也于1948年底脱离国军,后加入解放军空军。尹士悦老人1955年起一直在西北某高校教学,现已离休,安度晚年。

在刘善本影响下,1948年12月16日、1949年2月3日,第8大队又有中共地下党员俞勃机组、张雨农机组驾驶B-24起义。两机后被编入解放军空军,直至1952年退役。

责任编辑:彦铭

猜你喜欢
广岛中国空军轰炸机
歼-20:中国空军的王牌战机
第十一页 知识点 轰-6K轰炸机
载入史册的中国空军英雄
B-1B轰炸机
图-95轰炸机
中国空军首次对日大空战
日纪念广岛核爆64周年
中国空军抗战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