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菊华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从《论语》到《〈论语〉今读》
袁菊华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李泽厚的《〈论语〉今读》立足现实生活,认为《论语》中蕴含重塑伦理道德的基石。本文从原典、实用、情本这三个《〈论语〉今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入手,以孔子的言行举止为切入口,具体阐述《论语》和《〈论语〉今读》之间互为关联的内容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原典 实用 情本
李泽厚先生在《论语今读》中反复提及“儒学原典”一词,意思是要穿越历朝历代儒学大师对《论语》的解读,直指孔子及其弟子生活的年代,还原其生活场景,以孔子之“情”之“性”诠释《论语》,而非出于政治、统治之需,并试图在当今社会现实状态下重塑伦理道德,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导引社会私德的恢复,从而促进社会公德的建立。也许李先生正是有着对时代对社会对国家深厚的感情,方才有如此深切的悲悯。他从源头上解释了中国社会千百年以来因袭相承的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等固有特点——宗教、伦理、政治混为一体,根深蒂固,致使中国社会势必走一条只属于自己的道路,“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代代相承,并且正因如此,中华民族才具有强大的融合力量和绵延不息的传承。由此,说孔子及其思想在中国文化甚至文明的形成中起着基石的作用,也不为过。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孔子始终从人的需要出发,尊重人本,“仁者,人也”,若非如此,谈何能产生千年的影响力而绵延不衰?不强求,不勉强,顺势而行,因势利导,正是顺应了万物四时变化而生的学说,仿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般自然,融入中国历史发展的血脉,为人所本有,那么唤醒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为人,而不仅成为社会之理性存在,遵循社会公德的约束,更是“情”之所在,“人有七情六欲”,孔子堪透人性之本,从生活中领悟生活真谛,《论语》势必是一场实用的盛典。本文以李泽厚先生在《〈论语〉今读》中提出的“原典”“实用”“情本”三个词语为关键词,解读《论语》和《〈论语〉今读》。
《论语》作为儒学原典,内容涵盖博大精深,在此仅从孔子对学生的教诲及孔子自身的求学两方面谈谈。
1.孔子的教育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呈现,语录体多以对话形式出现,对话意味着有生活情境,那么从生活到生活,即使千百年之后的我们,理解起来也不会很难。口语化的表达,语言简单质朴,甚至像大白话一样,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回答,很生活化。孔子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接受朝拜的圣者,我们不必要把孔子看得遥不可及,可以把他拉到我们身边。孔子经常和同学们坐在一起谈话,问这个同学你的理想志向是什么,同学回答后也会问,老师你追求什么?孔子说,我追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一对,一答,平平常常,虽然是很质朴的话语,但很多思想火花就在不经意当中爆发了,无论是子贡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抑或子夏的“礼后乎”,都让孔子自己幡然心动,“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启予者,商也”,于教学相长中,学术累进。再如,孔子对孔文子的评价,并不以其公德之瑕而废其私德之玉,而是一分为二地加以看待,因人,因时,因地,这就是《论语》作为儒学原典的体现之一。
2.孔子的好学
孔子自认好学,“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李泽厚先生认为这里的“学”不仅包括“学习文献、历史、知识以及各种技能,同时更指积极实践的人生态度和韧性精神”(《论语今读》P158)。关于孔子的好学,不乏“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的经典细节和孔子学鼓琴的坚韧持恒。放眼天下,有多少人能够如此般严苛地对待自己的求学?又有多少人在求学中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知道与不知道?“十有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孔子对人生的规划是如此清晰而具体,所以,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过程中,哪怕就是“累累如丧家之犬”也可大方自嘲,即使为人诟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也胸怀敬意地道一声“隐者也”,并执著地“复往”。孔子对于学习,身体力行,孔子到庙,“必问礼”,非不知礼,是为“礼”。求学成为一种内需,又将这种内需演化为一种“私德”,人人而“私德”,则“公德”岂不指日可待?
教育和学习伴随人一生的成长,每个人都可以如孔子这般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不遗余力地追求,这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体制下都可以进行。这也是李泽厚先生一再强调的《论语》现实实用的原因所在。
孔子的很多言论并不玄虚空谈,都是顺从生活本真的道理,从生活中来,可以直接指导生活的具体行为,朴实而生动。这贯穿于整个《论语》中,并非只言片语,而是其本质,如同“仁”之于“礼”。
1.孔子的“孝”
关于“孝”,这是“仁”的具体实施,孔子自然看重,并在不同场合不同对象的回答中呈现不同的理解和对待,因人而异已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而是真真切切的细节存在。孟懿子问孝,孟武伯问孝,子游问孝,子夏问孝,孔子回答各异,“无违”,顺应自然万物的规律,“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还有比这个更实用的指导吗?我们现实中“生”,不“事之以礼”,“死”,不“祭之以礼”的颠倒错乱事情还少吗?伦常废弃的时代,尤其有必要顺势而为,重塑道德。“父母唯其疾之忧”,本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有丝毫损伤”,让父母担心你的身体,试问当下又有多少家庭能够做到呢?学习要操心,交朋友要操心,婚姻要操心,带孩子要操心。“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一言以蔽之,“色难”。经典之至。现实中能做到“有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的有多少?更遑论“敬”,从这个角度说,自然伦常的建立,恐非儒学原典一力可为,社会其他机制的完善尚需时日,这是他话,在此不述。单从“私德”的建立而言,要从内心深处意识到有“仁”方能“孝”,从情感上体贴父母,孝敬长辈,方为“孝”之根本。
2.孔子的“习”
孔子第一次提出“习”,在《学而》第一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关于这个习,各家解释不一:①时习: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有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开始做反省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南怀瑾②习者,如鸟学飞,数数反复。人之为学,当日复日,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无倦。——钱穆
不难看出,诸种解释都有反复、实践之意,所以曾参“日有三省”,其一为“传不习乎?”可见其重要性所在。综观孔子一生,周游列国14载,不正是一个“习”的过程吗?他的政论,他的见解,不是凌空蹈虚,而是脚踏实地。《史记·孔子世家》曾经记载孔子“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如此政绩让他国震惊的同时十分忌惮。孔子似乎缔造了一种太平盛世的奇迹,如果这一切都源于情感“本性”,那么也不难理解。
儒学原典以情为本,强调多元化、个体人格和心理积淀,重宽容,不构建体系。(李泽厚语)
1.孔子的不讳
孔子不讳言财,他曾开玩笑地对颜回说,如果你有钱,我就去帮你做管家。“我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既然是一个现实存在的人,作为肉身的存在,就不可能脱离物质而存在,孔子也要吃饭,孔子也要睡觉,孔子对饮食的要求还不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孔子不讳言享乐,菜的季节不对,不吃,用的作料不对,不吃,席位不正,还不肯就座,对于衣裳的式样、颜色的搭配,孔子都有独特的见解和眼光。孔子的日子充实而快乐,完全合乎人性,合乎感情,合乎生活之需,合乎艺术的高雅。这种高雅成为他的至情至性,乃至困于陈蔡的尴尬情况下,仍能弦歌不已。
孔子不讳言升官,秉持积极用世的态度。“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曰:‘盖周文武起丰、镐而王,今费虽小,傥庶几乎!’欲往。”
正因为不忸怩,不虚伪,孔子真实地可爱,“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真像一个迫不及待地想要举手发言的小孩子,而且是在和学生一起交流的时候说出来,怎不让人展颜?这样的师生关系又是如何宽容自在,这样的人生又是怎样潇洒阳光。这份潇洒即使是在被人追杀的情况下,也仍然存在,他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这份自信,何等不讳。
2.孔子的通达
孔子善和学生玩笑,有时候说错了,学生指出来,只是玩笑而过,无所谓“师道尊严”,如此,学生自然敢于向老师陈述自己的观点,自然会有学术争鸣。孔子被人拒绝,也不会执拗。“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孔子困于陈蔡而弦歌不止的故事本文一再提及,以下是原文:(孔子)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情势危急方见真性情,就在学生有质问的情况下,孔子依然不急不缓,一问三答,从容不迫,大有佛祖拈花微笑的气度,并对颜回的“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表示充分的赞赏。不是我不对,而是时代不对。
李泽厚先生看到的孔子不是墨守成规的,他看到孔子身上与道家相通的一面。“孔子固然有‘知其不可而为’的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一面,同时又屡有洁身自好,保身全生一面,如‘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自古仁人志士遵循儒家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原则,李泽厚先生本着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态度,还原《论语》本原,以积极、开放、现实、实用、灵动的态度建构《论语》,这在之前的《论语》注家中可谓“前无古人”,他在当今国情背景下自觉地参与了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功德无量。当然,孔子周游列国14载而未能为当世所用,那是一个离乱的时代;当今国家一统,儒学原典能否顺势而行,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