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生死间

2014-10-20 22:15李文炳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王羲之学生

李文炳

【教材简况】

《兰亭集序》全文仅324字,却成为千古绝唱,奥秘何在?本堂课的教学完成之后,必须要使一般学生能感觉得这个问题不再成为问题。那么教师自己就必须首先对此有一番研究体会,在此基础上方能找准教学的目标落点,确立文本教学的价值核心。

此文是书文俱佳的典范。首先,从书法上说,是“书圣”的平生绝唱,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其书风及其确立的书法美学范式几乎笼罩往后的整个中国书法史。让学生由此略微感知一下中国书法之美非常必要,这是语文教师的道义和职责所在。在整套教材中,必修第一册已有 “梳理探究”部分的《美丽的汉字》作为前期铺垫,温故知新,可以考虑整合这个书体资源,将书法审美适当渗透在教学中。

其次,从文章语言形式上说,骈散结合。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语言的形式的对称性美学,可考虑整合高中新教材第一册“梳理探究”部分《奇妙的对联》的相关资源,适当挖掘本文语言的形式美。如果时间有限,可采取课堂激趣,课下探究的方式灵活进行。

再次,从内容本身来说,此文也是中国传统散文的艺术审美典范。思维上艺术的感性与哲学的知性水乳交融,内涵上横跨越生死两界,追问存在根源,拷问人生意义。为后世中国大多数文人的终极信仰提供了“美学代宗教”的世界观参照。个人以为本文的最难处不在于理解一般人所谓的“生死观”,而在于理解王羲之面对生死大事所采取的美学实践应对方式。

另外,从教材编排上看,本单元突出山水游记散文,此文与下篇《赤壁赋》都属于中国散文中的上上品,其深远的内涵理解或许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尤其是一般高中学生包括教师的人生体验和思维精神都不可能达到作者的高度,所以一切分析都只是暂时的辅助,最终都只能转化为一种美感一份敬意,转化为对本文的熟读成诵上。只有熟练背诵,才能谈得上未来的透彻理解,掌握属于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密码。

基于以上认识,本人将此文的核心创意定位在“美”字上,将本课主题定为《美在生死间》,以“美” 字和“悲” 字统帅两大主体段落教学,同时以“美”与“悲”之间的交融互动凸显生死两岸的矛盾张力,最终烘托出作者独特的从瞬间叩问终极永恒的“美”的核心价值。最终以背诵落实本课的具体目标。

【目标定位】

1.培养语感,积累基本的文化常识、文言常识。

2.能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感知全文多层次的美。

3.理解作者的生死观及其美学实践应对。

【重点难点】

背诵全文是重点。美感及生死之间的美学信仰为难点。

【导学过程】

一、导入书法之美

以《春城晚报》的报头集字激趣,引出“书圣”的书法威名,以欣赏王羲之平生书法绝唱《兰亭序》帖之美导入,简单介绍王羲之与兰亭集会的情况。在预习基础上观帖试读全文。

二、整体感知声韵之美

1.细听,发一份无标点断句的简体字白文给学生,听课文朗读,简单断句,标注难字读音。

2.密咏,学生自读,读准字音;多遍快读,熟悉词句

3.静习,参看课文注解,在白文上简单作注,熟悉内容,疏通大义。教师适时简单点拨关键字句。

4.齐读,恬吟,把握情感。教师请学生找出并板书“乐”“痛”两字作情绪提示。

5.直观法帖,回帖赛读。先分段落,一人一段,实在生疏,可参看白文。其他人看课文评判。鼓励学生多背多试。

三、细寻文本深处的内涵之美

(一)一次永恒的郊游之美

汤显祖《牡丹亭》里的唱词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说“四美具,二难并”,认为这是极为难得的美事。“二难”就是贤主、嘉宾;“四美”就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文中作者也为此感到“信可乐也”,请同学们从这几个美的角度梳理一下使作者极为快乐的这次具体的郊游事件。

“二难”: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才德盛美

“四美”

1.良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2.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3.乐事:(修禊事也)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4.赏心: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教师提醒分析“暮春之初”的时节之美(“暮春之初”大约有生命象征意义。既是青春的绚烂之极,又是春意凋零的开端。)“禊”“幽”隐藏的悲情之美,伏笔之美。

郊游是生命的闲适、青春的挥洒,在天宽地阔的大自然中,人的感官得到自由的解放。在对万物的仰观俯察中,人的视野开始扩展并寻求自我超越。而超越的视野使人有了对比,有了对自我生命的进一步反思。在生之乐的自然审美中又有对生的疑惑,对神秘天命不可把握的敬畏。乐极欢极,而短暂的欢乐更容易对比显出人生长久的寂寞,让人在瞬间洞见存在的虚无。这一切就乞灵于山水自然的宗教式祈祷仪式。《兰亭序》中的“修禊事”就是这种暗示。

请学生分析“曲水流觞”这个中心游乐事件的野性与雅趣之美。“满腹诗书吟胆壮,一襟风月酒肠宽。”曲水添野趣,诗酒助吟胆,游乐的兴致愈发高昂。重点字词在分析文意中带过,如:曲、觞等等)

(二)汉语的形式与描写之美

这本是一次具体的郊游,尽管很美,毕竟短暂,但因为有了美丽的汉字,有了作者的生花妙笔,这次具体的郊游之美才得以永恒,作者的古雅简洁的描写功不可没。文辞之美已在我们的反复诵读中感受到,那么,我们来看一看他的语言形式。

[课堂活动]在骈文兴盛文体自觉的魏晋,文章一般很讲究外表的华美,此文虽然骈散结合,一扫当时的雕琢之气,但作者还是特别注意适当用一些对称式的句子来增添文章美感,请你在文中找一找这样的例子?

(示例)

乐 悲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趣舍万殊 静躁不同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在分析对称之美时顺便解决难字难句的理解和翻译。如“咸”“趣”“一”“齐”“彭殇”“虚诞”等)

除此之外,由于本文选字精准,几乎将可以表现中国文人情趣的重要山水意象都囊括其中,后人可从中集字成佳对,看几个示例后下去尝试写作或收集。

[课堂活动]

除了这种语言形式上的对称之美,本文还有很多内容上也具有类似的思维对称之美,从表现方法上我们把它叫做对比或对照,试从课文第三段找一找具有这种思维对称之美的语句。根据这些语句提示背诵段落。

两类人的对称——地位高低(俯仰);处世方式(内外);性格趋向(趣舍万殊,静躁不同);欲望得失(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两种情态的逆转对照(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学生找谈,老师点拨)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生短暂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 欲望之痛苦

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世事变化之快(无常)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生命终归于毁灭。(虚无)

痛——生命短暂 世事无常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背诵这部分时,请同学们结合文句表达的具体内容想一想,作者在内容的思维上借鉴骈文的对称美学形式,如仪仗队一般两两列队而出,简洁而又齐整,为什么不在句子组合上也使用对偶长句,相反却大量使用散句和短句?这里有没有美的考虑?

用散句能显语流的流畅自然之美,与内容上的齐整构成相反相成的和谐之美;短句语气急促,流转自如,刚好可以模拟出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急”与“促”之意。

注意此段大处着眼,直透人类人情本心的洞察和议论,让学生贴心细思,世间万事人情,是否如是。注意“暂得于己”的“暂”字力量:美之乐的短暂与不可靠以及人心欲望的无穷无尽。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言人生就是一个悲剧,人因欲望而苦,追逐欲望不得更苦,欲望暂时满足复转为无聊亦苦。此处可以“倦”字和“情随事迁”等语互证欲望此消彼长之善变特点。又须注意提请学生品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中“随”“终”字语气之无奈与悲凉。最终落在“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中的“死生”二字上作结。

(三)命运的悲剧与哲思之美

有一种美学观点认为,美都是不幸的。世上真正的美很少清浅单纯的,它的明丽的外表,或许浸透了另一种隐伏的哀痛。日本文学家川端康成也认为,动人的美必定要与悲相连,愈悲愈美,愈美愈悲。在此文前面的美的乐章中,我们分明已经听到了不祥之音。人在天地间纵横驰骋,生命可以欢乐,可以创造,但是有另一种我们无法把握的力量在掌控着我们。无论何人都无法避免,当它到来时,我们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这种力量可以让意义完全取消,可以将一切化作虚无。这种毁灭一切美的力量就是死。

正是认识到死的存在,乐极生悲, “生”之美突然之间变得忧伤变得不可靠了,作为睿智而又极富艺术才情和敏感的王羲之,这种对人生悲剧的直觉洞察引起了他的疼痛,引发了他的思考。心底一直无法抗拒的 “死”的幽灵威胁,令人耿耿。这种“幽”情让作者在这次郊游之后有了一次淋漓尽致的“畅叙”的机会。悲情议论与美感水乳交融,升华出一种更深刻更普遍的美。

讨论一: 作者由兰亭盛会的乐转入到人生的短暂,世事的无常之“痛”中来。是不是只有王羲之一人有“死生亦大矣”的痛惜呢?看看第三段找出相关的语句思考这一问题。找出上段提到的使作者“兴怀”“痛”以及昔人兴感,后人有感于斯文而“若合一契”的共同原因。

昔人

时人 同痛“生命短暂 世事无常”

后人

“佛为一大因缘降生于世”,此因缘,即是生死。人问孔子生死大事,孔子亦觉纠结,乃以“未知生焉知死”的搁置态度,劝人将对神秘彼岸的死的恐惧与悲情转化为现实理性的积极行动创造,去置换之。老庄道家则以生死为气之聚散说泯灭生死界限,以智慧消解痛苦,达到自我逍遥的解脱;基督教则在上帝的终极信仰中完成生死的精神拯救。当世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几乎都以死亡为思考起点,或乐观或悲观,古今中外的哲人无一例外都对这个重大问题产生纠结疼痛,都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解释和解决方案。正是“若合一契”的今昔人兴感之由。这是不能彻底消除的永恒之痛。“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讨论二:“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王羲之怎样的生死观,王羲之是怎样解决这个令人痛苦的永恒的生死问题呢?

在学生翻译后,教师须在此作一铺垫。先介绍庄子《齐物论》中的生死观。学生基本理解了庄子的说法后,再请学生回到本句分析王羲之的观点态度,那就是对当时处于上升阶段的时代思潮——以易老庄为思想主体的魏晋玄学的鲜明批判,或者说反叛。不盲从,独立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否定之否定,王羲之采取的是一种最无哲学意味的普通人的态度,也是艺术家的感性态度:生死不可齐一,生就是生,死就是死;生就是美好,死本就凄凉;寿夭者堪悲,寿长者喜悦,这才是无可回避的真实,也才是正常人生应有的反映。相反,许多看似高深的处理死亡的理论,都是虚无怪诞而不可相信的胡说八道。

王羲之并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从文中看,似乎只有承受而已。但是,王羲之认为古往今来的人都不可能解决这个短暂与永恒的矛盾问题,这是存在的最大秘密。王羲之在悲痛中只是感到,这种疼痛代代相传,前人写过它,今人读了引起共鸣,痛仍在,但是读的人知道为这事痛苦的人是很多很多的,自己并不孤独,融入了古今哲人觉悟的长河, 就不是一个人在拒斥死亡,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样也许就有了更好地生活下去的勇气,那么后来的人,一定也会从我这里受到启发,获取力量。因此,有必要把自己的生命感受真真实实地表达并流传下去。这就回到了这次郊游的快乐和悲伤本身,回到了这次聚会的成果《兰亭诗》,而这篇文字,正是解说这一切因缘的,放在集子的开头,我们叫它《兰亭集序》!

至此,王羲之用自己的行动,而不是理论,告诉了我们怎样解决生死大事,那既是艺术家的解决方式,也可以说是普通人的方式,说起来就像废话,还是一句:好好活。在没有意义的虚无主义的绝望废墟上,我们用自己的主体力量给生命以意义和希望,活得充实、自在,活得美丽光彩。那一天,艺术家趁着酒性,一气呵成,挥笔写下这篇千古文字,其光辉灿烂的美震古烁今。从此,王羲之超越了短暂个体生命局限,超越了具体时空,凭借《兰亭集序》之大美,他微笑着跨越了生死,得以永恒。人称“书圣”,书就叫做 “天下第一行书”,文则让人叹为“观止”矣。

(此部分分析完成,全班同学看《兰亭序》法帖提示试背。)

四、结尾

全班同学带着自身的美感体验再观书帖,诵全文,以虔敬之心向王羲之致敬。

五、作业

(一)基础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本文的重点实词和虚词

3.课外继续欣赏并临习《兰亭序》帖,可以用钢笔,最好用毛笔,体会书法之美。

4.复习对联知识,根据课堂上的对联示例,试就本文写作或收集一些集字联。

(二)探究性阅读

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片段)

请分析比较《兰亭集序》第一部分与上面《论语》片段的异同。

2.“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王羲之《兰亭诗》(其三)

张玉谷读了上面的《兰亭诗》(其三)后这样与《兰亭集序》作比较:

即序中“仰观宇宙”数句意。“寓目理陈”,贴视说,“群籁”、“适我”贴听说。只渌水滨,略带兰亭,绝不粘滞,诗境清越。

对照课文,请你把上面这句话的意思具体阐述一下。然后,如果你有自己新的理解,不妨继续说说。

3.下面是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请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①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②。况阳春召我以烟景③,大块④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⑤俊秀,皆为惠连⑥;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⑦。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⑧。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注]①旅舍。②古人(白天还玩不够),夜间持着烛灯游玩,是很有原由的。③烟景,水气朦胧的春景。④大块,大地。⑤季:弟。⑥惠连,人名,谢灵运的族弟,很有才华。作者借用谢惠连赞誉其诸弟的才华。⑦康乐即谢灵运。此句言外之意是自己才华比不上诸弟。⑧在花丛中间摆开华贵的筵宴,飞快地传递着雀鸟状的酒杯,醉于月下。

(1)从标题看,本文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都属于什么文体?

(2)本文所叙之事及一些细节与《兰亭集序》颇有相似之处,请一一罗列出来(引用两文中的原句)。

(3)两文在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上各有何异同?请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分析。

【预期效果】

此设计的学生基础应该假定为中上。否则讨论部分可能无法深入。难点突破带有一定偶然性,可能比较难于在一般学生和常规课堂中实现。

【反思改进】

我的设计可能更突出人文性,要求学生基础要好,后半部分的讨论活动尤其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如果在课堂现场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师生互动不佳的话就有可能出现冷场或者教师包讲到底的现象。另外从内容上看,尽管大量探究性的东西已经放到课外,若只用一节课完成,信息量仍然较大,时间把握上会估计不足;而如果延展为2课时以上的话,又会割裂破坏此设计的整体感……这些都有待继续思考。

[作者通联:昆明市新迎中学]

猜你喜欢
王羲之学生
王羲之送字
快把我哥带走
大书法家王羲之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书兰亭序
《王羲之 丧乱贴》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书圣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