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雨
漫漫人生路,就似一场万里长征。你知道起点就在脚下,却不知终点究竟在哪儿。人生,终须你一步步践行。独行还是众行,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独行,让人走得更快。
独行,需要一个定义。它指的是肉体上的孤独,而不应是心灵上的孤独。心灵上的孤独对人的要求太高。即便是绝五谷的得道高僧也需要有信仰之力作为支撑,更不必说普通人了。
独行,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只有自己。剔除了喧闹嘈杂、关怀温情,余下的就是一颗澄澈玲珑的赤子之心。内心澄澈的人心无旁骛,前方有目标,他就会去征服。听说过很多磕长头朝圣的传奇故事,朝圣者们独自一步一叩往拉萨去,肉体上是孤独,心内却满是强有力的甜蜜信仰。若是一帮人拉帮结对地去“朝圣”,拖沓缓慢不说,更显不够虔诚。
我就深得独行的好处:外出游玩,跟旅行团或者一大家子未免太累赘,于是告假独自一人晃悠晃悠,走得无所顾忌,思绪快速飞扬;安静学习时,有好友在身侧是绝对不成的,两人叽叽喳喳,效率极其低下,只余一人,便觉得灵台清明,逻辑清晰,事半功倍。
人生路上未尝不是如此。人要守得住孤独。独身远行,就是卸下镣铐的舞蹈,走得不一定远,却自由而舒心,就像甩开包袱的露宿者,补给不足却有以天地为榻的豪气。
然而独行未免孤独。亚里士多德曾说:“人是社会的动物。”因此,人也需要众行。
众行,让人走得更远。
众行,不仅有亲友的陪伴,更有精神上的慰藉。众人结伴而行,在合作欢笑中,人往往能走得更远。
《百年孤独》中探讨了一个南美小镇马孔多百年兴衰中的孤独,从而映射出南美百年的落后孤寂历史。其孤独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思想的保守落后与小镇(或是南美)的隔绝孤立。若是众行,绝不至于走到在孤独中灭亡的境地。回溯中国历史:汉唐宋思想开放,对外交流频繁,泱泱中华携周边小国共同发展,走得稳健扎实,绵延数百年,屹立不倒。众行带来思想的碰撞交融,相互的提携鼓励,从而走向共同繁荣。
曾经在疯狂英语担任过教学总监的龚海,脱离疯狂英语后成立了自己的英语学校:摩英。他有一句名言:“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朋友。”其中蕴含的合作众行思想与那句非洲古谚何其相似:“要想走得更快,请独行;想要走得更远,请结伴而行。”
筚路蓝缕的企业家大都是如此。任谁的事业初始都需要一群死心塌地的朋友。乔布斯难道能凭一己之力创立苹果公司?雷军难道是单枪匹马为小米打下天下?显然不可能。人们看到企业的光辉,往往将荣耀归于一人,但不要忘记,就像“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的女人”一样,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往往有一群默默的人。同甘共苦,这是众行的真谛。因此众行,能让人走得更远。
人生中也常是如此,人耐不住寂寞。结伴同行,就是戴上不同的眼镜看世界,走得不一定快,却精彩而稳健;就像带着家当的迁居者,举步维艰却安心蹒跚而行。
独行孤单,众行喧闹。两者需要一种有机的结合。与三五好友相携出游,恰似“浴乎沂,风乎舞雩”,自由而又欢畅;在繁华尘世中开辟一方空间,又像“武陵人自成洞天”,烦扰时独居静幽。在独行时拥有众行的伙伴,让孤寂冷清的心在众行的炽热的火中翻滚一遍;在众行时留下独行的空间,让众行中火热纷乱的心在独行的冰冷的水中浸润一下。
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走得又快又远。
独行还是众行,还得看自己。不管是哪种方式,人生都得靠自己一步步去完成。人生路,要走得精彩而长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