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木
美国五角大楼宣布,成功研制出全球第一种具有“自我制导能力”的子弹。换句话说,这是一种“长眼睛”的智能子弹,可用来消灭隐藏在远处的敌方狙击手。近年来,一批新颖的智能武器接连浮出水面。业界人士认为,各种智能武器相继问世开启了智能战争的时代。
“长眼睛”会拐弯的子弹
2008年,好莱坞商业片《通缉令》上映,乏善可陈,唯一可圈可点之处是片中频频出现的“会拐弯子弹”——主角的子弹射出后可以转向、后退,还可以绕过障碍物精准地击中其背后的目标,甚至能达到以己之身挡住其他子弹的射击,犹如长了眼睛。在当时,这一桥段尚属“艺术效果”。而今,艺术效果已成为现实。
美国五角大楼宣布,成功研制出全球第一种具有“自我制导能力”的子弹。换句话说,这是一种“长眼睛”的智能子弹,可用来消灭隐藏在远处的敌方狙击手。从美方发布的测试录像看,枪手朝着远离目标的位置开枪,智能子弹出膛后先是沿着曲线运行一大圈,然后重新击中目标。子弹内配备的引导系统能克服天气、风向和目标自身移动带来的偏差,指引子弹成功命中敌人。
据介绍,这种代号“EXACTO”的子弹射程更远,除消灭敌方狙击手外,还能提高本方士兵战场生存率。现有装备可以让美军狙击手消灭600米外的目标。今后,智能子弹将可以准确击中2000米外的对手。不过,这种子弹成本将远远高于普通弹药。
无独有偶,2012年初,美国桑迪亚实验室在测试中演示过一颗约10厘米长的制导子弹原型。实验证明,这颗制导子弹可在行进中改变原始方向,并能准确击中超过1600米外的一个目标。要达到这种效果,子弹借助的是它的“鼻子”——光学传感器,以及“鳍”——尾翼指引。传感器发射激光定位远处目标,子弹的核心将处理数据,及时调整尾翼的角度,从而实现改变方向。据悉,该制导子弹在发射后,能自动调整导航路径30次。实验显示,其对约800米外的目标打击精准度可控制在20.3厘米范围内——与此相对,在现实环境中,普通子弹可能会偏离差不多9.1米。
手枪装“门卡”防走火
2000年至2009年,美国共有1217名未成年人死于枪支事故。在全世界,警察丧命失窃警枪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为防止类似射杀发生,制造商们试图为每把枪“上锁”,只有所有者才能扣动扳机。其中的原理竟然与人们日常使用的门禁卡一样。
德国枪支制造商Armatix新近推出的iP1正是这样一款智能手枪。只有佩戴一块特制腕表时,持枪者才能扣动这款22毫米口径手枪的扳机。一旦距离腕表超过40厘米,这款手枪的扳机就会自动锁住,以任何其他方式尝试解锁扳机会对枪支造成“无法挽回”的损毁。这款手枪被称为“世上最不可能走火的手枪”,目前售价约1.05万元。
iP1的奥妙在于装配腕表之中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芯片。这种芯片广泛应用于公交卡或门禁卡,自身不装电池,但每当经过读卡装置时,会吸收足够的无线电能量激活并传输一系列识别数据。佩戴腕表的人拿起一杆iP1手枪时,枪身中感应装置觉察到腕表中芯片,自动解锁扳机。运用同一技术,美国佛罗里达州iGun技术公司推出型号M-2000的智能散弹猎枪,配备装有RFID的手环。当手环足够接近枪身时,扳机上的电磁开关自动开启,准备射击。这款猎枪枪身中装配的读卡器自带电池,寿命长达8年,使用6年之后就会自动发出警报音,提示枪支所有者更换电池。此外,只要花费200美元,就能对现有猎枪进行类似改造。
由于方便安装和操作,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还运用于武器存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SkyRFID公司专门制作这种“武器标签”,能够轻松录取进出武器库的每一件武器信息,防止落入黑市。
步枪菜鸟速变神枪手
一般来说,培养一名神枪手,需要耗费成千上万发子弹进行长期训练。不过,美国应用科技企业“跟踪点公司”今年初宣布,美国军方已经开始测试其所制造的“智能步枪”。这种先进武器配备有内置电脑系统及传感器,可以让初学者的命中率媲美甚至超越专业狙击手。
“智能步枪”具备先进瞄准技术,使用者只需标记屏幕上的可视目标,内置电脑系统就会告诉枪手究竟如何握住枪以及何时扣动扳机。据悉,美国陆军已购买6支“智能步枪”进行测试,每支售价在1万美元至2.7万美元之间。尽管价格远比单价数百美元的M16步枪或M4卡宾枪昂贵,不过“跟踪点公司”宣称“物有所值”。
有媒体称,这种“智能步枪”可以使任何人成为神枪手。然而,美国越战老兵克里斯·弗兰德森警告说,这家公司应该禁止让“智能步枪”流向民间,因为罪犯可能会利用这种枪作案。
智能火炮专攻坦克“脑门”
现今,重型武器火炮的智能化程度也令人侧目。2011年,美国驻阿富汗部队开始使用一种“XM395”型号的智能迫击炮。该迫击炮由美国一家公司设计制造,炮弹前端装有GPS接收机及控制模块,可以通过方向舵不断调整引导炮弹击中目标。该炮弹采用电子控制引信,能够针对不同目标采取不同引爆方式。
在智能火炮中,末敏弹一直颇为亮眼。炮弹不是导弹,射程一远,落点就很难保持绝对的精准。朝目标发射出去之后,如果受到风向等的影响导致偏差,或者目标移动了位置,更难直接命中。末敏弹全称是“末端敏感弹药”,又叫“敏感器引爆弹药”。与一般炮弹不同,末敏弹发射出去后,经过一长段时间的飞行,在弹道的末端,就是接近攻击目标的时候,会开动自带的“敏感器系统”,从半空中搜索和定位目标。在确认目标并锁定方位后,再针对性地用战斗部(相当于弹头)攻击目标。这样一来,原本在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的瞄准发射,就等于先在十几公里外由大炮瞄准一次,等发射到敌人头顶上,再用炮弹自带的敏感器瞄准校正一次,然后从天而降,给敌人来个“泰山压顶”。如此,命中率自然大大提升。
末敏弹主要用来对付装甲部队,如坦克、自行火炮和各种战斗车辆。居高临下的二次瞄准,不但可以克制战车快速移动给远程攻击带来的困难,而且,末敏弹从上方攻击的顶盖,恰好是装甲车辆的薄弱环节之一,比起前部和侧部的装甲更容易被击破。比起反坦克导弹而言,末敏弹的成本要低廉得多(只有导弹的五分之一左右),而其对装甲部队的杀伤效能又比普通炮弹强得多,可称是效费比很高的一款武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面对在沙漠中逃逸或反扑的伊拉克坦克小集群,美军多次发射末敏弹加以攻击,取得颇为有效的战果。目前,能制造末敏弹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瑞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