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文佳
启示
优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在针织企业的破产名单中,有一个名字始终历历在目,它就是始建于1950年的重庆针织总厂。
曾被重庆纺织行业评为花园式工厂的重庆针织总厂,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一家国有针织企业。因连续6年亏损,资不抵债,上世纪末正式宣告破产。
翻开当年的报道,那时的辉煌还依稀可以看到。
“西南针织王”没落
始建于1950年的重庆针织总厂,具有1600万件针织产品和800吨化纤加工能力,其产品质量曾荣获全国针织行业评比榜首,在“五五”、“六五”期间,工厂累计创利税10532万元,人均创利10万元。
1981年至1990年,重庆针织总厂技术改造项目15项,耗资3896万元人民币,199万美元,从英国、瑞士、西德、东德购进具有80年代先进水平的针织、印花、绣花、染整生产线,厂名也由此改成“总厂”,咄咄逼人的气势,显露出“西南针织王”的雄风,但就是这次引进的种种失误就像一根绞索,把针织总厂推上了绞刑架。
一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大型企业倒闭了,管理不善成为致命伤。
破产根源直指管理缺失
针织总厂倒闭了,锈蚀的设备悄无声息地躺在那里,可工厂周围的个体作坊却机声隆隆,日夜加班加点。据说,重庆针织总厂周围散布着一百多家个体作坊,其产量可与该厂相比,有的干部工人早晨进厂报到,然后就到个体厂上班;重针厂研制的新产品还未出厂,个体作坊已把产品抢先推出,占领市场;个体户的机器零件坏了,自有人到厂里从正在运转的机器上换个好的;个体户缺原料,也自有人从厂内运来。
当时《重庆日报》的记者曾到总厂一职工家造访,映入眼帘的针织品犹如工厂的陈列室,好客的主人将厂里的产品分赠客人,客人惊诧不已:“你太破费了!”主人却淡淡一笑:“工厂就是我的家!”客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一位工人说:“厂里两年没发奖金了,欠那么多债,干到退休也还不清,一天到晚脚杆都跑肿了,还是那点钱,我们当然要偷,逮到了是你的,逮不到是我的!”一段时间里,厂里破获的治安案件,作案者均是本厂人员。
一笔4000万的“阎王债”
让我们看看工厂的管理层情况。连续5年间,重庆针织总厂换了五任厂长、四位党委书记,其中有三位厂长的任期为一年和一年半,每任厂长上台,都要重新对厂级副职、总工程师、总会计师以及中层干部大换血,有一科室一年内三易其主,换成了“自己人”,但相当多的人仍然只想自己。
5任厂长,只有一个对针织纬编工艺比较熟悉,其余的都不熟悉业务。有的厂长,职工讥讽为“打牌不睡,跳舞不累,喝酒不醉,工作不会”。说功劳人人都有,责任呢,似乎谁都没有。即便是最后一任厂长也还有重振雄风的抱负。他亲率人马去成都参加服装节,结果出了车祸,脑部受伤,但他仍坚持为企业孜孜不倦地工作,据说他还为企业减亏上百万元。
官方的说法认为,重针厂破产的直接导火线,是一笔4000多万元的贷款,演变成滚雪球般的“阎王债”。按照重针厂原总工程师吴某雄的说法,当时的厂领导也是本着贷款引进先进设备的考虑,从日本购买了一套定型设备。引进的双针床经编机,用于生产拉舍尔生产线,只引进了织造部分,没有引进印花染色后整理部分,以为能用国产机器代替,可引进设备一投产,产出的只能是毛坯,怎么也无法形成最终产品。更何况,当时引进化纤生产线也正是全国化纤市场疲软之时,即使引进细节不失误,能生产出最终产品,也难逃滞销的厄运。更要命的是,设备空置在那里还不说,购买设备的款项是以日元来计算的,随着日元的升值,本息变得越来越高,不堪重负之下,只好申请破产。
破产成为定数
1993年3月2日,重庆海外实业开发总公司出资3060万元和1000万元,分别从重庆针织总厂清算组、重庆市国土局买下该厂的财产和土地使用权,同时,海外实业公司宣布:重庆海外针织总厂即将成立。海外公司朱家琪经理激动地说:当前,主要是注入生产运转资金,寻找产品销路,解决职工就业,特别是尽快招收职工,避免技术力量继续流失,然后是“输血、造血、健血”三个步骤,转换内部机制,注入新的活力。
但这一在今天看来能够起死回生的招数,对于管理混乱的重庆针织总厂来说,并无回天之力。破产依旧成为定数。
正如现在的很多企业一样,大多是靠银行输血来维持,企业破产,最大的债主——银行往往最倒霉。当时,重庆市一些银行在放贷时,就将企业最值钱的固定不动产办抵押,一旦企业倒闭,便可优先受偿。重针厂被法院裁定破产的当日,重庆交通银行25万元抵押贷款同时被法院裁定享有优先受偿权,其债权不纳入破产清偿。由此看来,防范贷款风险,增强其安全性,已成为当时银行经营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当然,现在的银行体系要健全得多。
在一个重庆针织总厂的过去中,每一个企业都或多或少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能够看到需要及时改正的那一点。现阶段,在成本压力和经济环境不稳的背景下,自主品牌、精细化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等仍然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缺失。相比于产业的发展速度,行业的基础研究能力薄弱,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规模和速度仍然过小、过缓,限制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科技进步。在正常的经济秩序中,破产是企业生存发展最主要的激励措施,其实也是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