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探讨

2014-10-16 12:16单卿
科技资讯 2014年17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探讨

单卿

摘 要:《核工程原理》是核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总结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关键词:核工程原理 课程教学 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b)-0158-01

我国的能源和资源绝对储量较为丰富,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相较于旺盛的需求,我国资源供给明显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3年,我国新投入运营核电机组2台,在运核电总装机达到1461万千瓦,发电量1120亿千瓦时,比上一年增长达14%。

我国核电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合格的核电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和获得又必须依靠教育。高校作为向国家培养输送高级专门人才的机构,为适应新形势下核电发展的规划,必须保证核电人才的培养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不脱离实际而存在,才能真正为核电的发展服务。

《核工程原理》是一门针对反应堆的概述性课程,是核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重点介绍反应堆物理基础、反应堆物理分析、反应堆材料、反应堆控制及反应堆安全等内容,同时也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反应堆,如:轻水堆、重水堆、快堆等。因此,让学生掌握《核工程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无论是对今后专业课的学习,还是对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核工程原理涉及面宽,内容涵盖了核反应堆主要相关领域的知识,这不仅给学生学习该课程带来了困难,同样给该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作为授课教师,如何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二者之间找准平衡,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都是课任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并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核工程原理》课程教学中自身的体会进行积极的探讨,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课程内容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教学中树立学生核安全意识

安全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至今愈来愈受到重视,影响事故发生的社会环境被排在导致安全事故序列的五个骨牌中的第一位,然后是人的失误、不安全行为等,自此以后,人们在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最终发展成了安全文化。

核安全文化的概念是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灾难之后被明确提出来的。美国三里岛、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促使国际原子能机构高度重视核安全问题。而纵观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核事故,很大部分都是由于人员的失误所引起的,这些事故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同时也给全世界的核电事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世界核电事业的发展因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几乎陷入停滞状态,直到进入21世纪后,世界核电事业才开始缓慢复苏。然而2011年日本的福岛核电站事故又一次给核电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冲击。

由于核电的特殊性,安全是核电的重中之重,所有的核电相关活动都应该建立在保障核电安全之上,而作为为核电产业培养人才的高校,也应该在本科教学的过程中就初步树立学生的核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当学生毕业进入核电相关单位工作时,就能尽快的融入企业的核安全文化中,促进学生个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2 注重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核工程原理作为一门核专业课程,随着核能、核技术的发展,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日益紧密。反之,各个领域发展中的众多新课题又促进了核能、核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果割裂了这种联系,将核工程原理孤立开来,那么它就会失去生命力和创造性,无法产生有意义的问题和方法,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也无法全面了解核工程各领域的相关知识。

同时,由于核能事业的不断发展,核能中新的技术不断出现,比如第四代核能技术的最新发展、核聚变国际合作项目ITER的最新进展情况,这些新的知识在课本中是无法及时体现的,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关注核工程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并能够及时的在课程教学内容中予以体现,如此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核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一方面课本之外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针对这些新知识授课教师还可以做适当的引导,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相关资料,相应的也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由教师给出一定的最新的研究文献,由学生课后研读并就这些内容展开讨论,寻找这些内容与课程内容的联系,如此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调研问题、分析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以此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丰富课程的考核方式。

3 教学中的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适当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理解书中的知识点,了解真实物理过程,例如在介绍反应堆堆型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在授课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加入不同反应堆的工作流程的动画并辅以教师的讲解,这样学生学习的效果必然比教师单纯的讲解好,更易于让学生理解不同堆型的特点与区别。这样通过教学手段的优化,可以花较少的课堂教学时间,而能更好的完成课题教学任务,节约的时间就可以用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方面的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 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核工程原理》教学方面的一点个人体会和尝试,由于笔者个人的教学经验有限,在课程教学方面难免存在问题和不足,这都将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进一步的解决。同时还将完善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加合格的人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