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秀
语文作为高中的重要学科,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基础学科。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而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采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改变课堂的枯燥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还能够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教学是教师有目的地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生动形象、丰富鲜明的场景画面,营造课文所描绘的情感氛围,快速带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一种优化课堂效果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可以利用语言描绘、音乐渲染、图画再现、角色扮演等形式优化语文教学。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并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一、 运用语言情境教学,贴近生活,打造静水流深的课堂
一堂课如果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就会为这堂课的教学获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教师生动形象、声情并茂的范读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最为直观的方法,可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学习。其次,教师通过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或者幽默的故事,将课文内容生活化、轻松化,缓解紧张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学生自己朗读或者分角色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教学关汉卿的《窦娥冤》一文时,就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时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体会作品的情趣和神韵,力求让学生感知作品流露的情感。总之,运用语言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感悟、领会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由“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达到师生情感共鸣,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二、 运用视听情境教学,融情于境,打造富有张力的课堂
文字往往可以传达出复杂的事理,单纯的语言描述有时候难以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如果在课堂上借助图片和音乐展示出来,则可以帮助学生达到更为深入的理解境界。例如,在教学《雨霖铃》时,教师可以播放略带离别伤感的乐曲,给学生展示表示分别的图片,营造一种离别氛围,则能起到直观的现场体验效果,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经典之作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将校园中或生活中所见的景色和场景拍摄下来,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够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课文中蕴含的感情。
三、 运用角色扮演情境教学,寓教于乐,打造趣味盎然的课堂
高中语文中的一些课文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对于阅历尚浅的学生来说很难体会。如曹禺的经典话剧《雷雨》,如果采取角色扮演体验的学习方式,不仅能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还能够借助语言神态、肢体动作将人物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让学生亲身体会情节、感受氛围,在娱乐的同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课堂变得活泼、有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也能加强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 运用设问情境教学,打造思维奔涌的课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就说明设置疑问之于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巧妙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独立思考,主动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实践调查显示,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设计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带“活”一堂课。如在讲授《范进中举》一课时,教师可向学生发问:“在读完课文后,你们知道封建社会选拔人才最主要的方式是什么吗?你们觉得范进是个什么样的人?”教师在讲课时经常合理设问,学生能够慢慢学会自己掌握重点,解决问题。
另外,在现今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现在的学生身边都不缺科技产品,如果教师根据课程的需要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展开丰富的想象,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情境体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片段,让学生更容易把握林黛玉的忐忑心情。
教学情境是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情景相融的氛围,创设一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需要、学生的个体差异、自身的授课特点,紧抓教学目标,全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象地为学生展现教学内容,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情境教学,将课文中的知识跟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化枯燥为活泼,变苦学为乐学,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素质,让语文课堂更开放、更生动、更具魅力,真正优化课堂教学,进而达到让学生求知和开阔视野的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陈剑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