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是手段,是生产力;管控模式是方法,是生产关系,精益建造是想要达到的目的。只有好的手段和可行的方法相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应用项目管理平台有效保障建设各方的协同工作,实施以进度为主线、以模型为载体,以成本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以网络为支撑,使建设项目投资、进度、质量有效控制,确保工程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
>>广联达信息化大厦 外部实景
关于曹仕雄
曹仕雄:北京广联达雄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十余年施工企业和地产企业的行业背景,从事软件的研究研发十余年,主导开发出新一代广联达造价软件,该系列软件曾获得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优秀软件产品”、“推荐优秀软件产品”及“工程设计优秀软件金奖”、“最有价值建筑行业软件产品”等称号。追求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实践的完美结合,融合BIM技术及IPD管理模式,研究以建筑模型为载体的工程项目3D限额设计及5D施工管理,在BIM技术应用领域,深耕细作,结合公司成本管理软件完成了业务模型,并研发出了全过程项目管理整体解决方案类产品,是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资深专家。
走进广联达信息大厦的第一个感觉便是明亮,走廊里没有过多的灯,然而它就是分外的明亮,微风送过,彷佛有把摇扇随人而行,让人心情都变得愉悦起来。
广联达信息大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二期,地块面积10042m2,容积率≤1.85,绿化率≥22% ,建筑物地上6层,地下2层,建筑总高24m。总建筑面积30504m2,其中地上18578m2,地下11926m2,主要用于公司办公及软件研发,可容纳1200人办公。
“建筑最主要是好用。”北京广联达雄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曹仕雄说道,“在准备建造这个工程之初,我就要把当初广联达一期大厦很多优点沿用过来,并把其中不好的地方在这栋楼上加以改进。”
广联达信息大厦首先要解决采光问题,原来很多办公楼的采光不是特别好,甚至白天在走廊里不开灯找不到办公室的原来门,因此广联达信息大厦在设计时就要求每间屋子都要见光。
大厦的电梯更多是上下班或者午饭后集中使用,平时电梯走货和客人,员工不用电梯,这就要求楼梯建造的明亮漂亮,能让人不自觉的走楼梯。
大厦建筑高度受控高24m的限制,需要建造6层,层高只能达到3.8米,为了提高办公区品质,所有办公室的门高设定为2.4米,这就意味着走廊不低于2.4米。为了方便家具进入室内把所有门高设为子母门,当需要时双扇能够打开。鉴于企业研发部门不到三个月更换房间的特点,门钥匙的管理就变得非常重要。通常轮换办公室容易导致门钥匙回收不及时,久而久之,门锁如同摆设,给企业的安全管理造成困扰。广联达信息大厦的门锁全部是电子锁,门卡由系统设定,换屋不换卡,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方便。
曹仕雄发现研发部门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多开灯,这是一种心理安慰,但是企业希望能够节约能耗,由此广联达信息大厦所有的灯是LED的。在公共区域走廊不设开关,公共区域的灯全部由中控室控制。
当初方案竞标由建研院、中建国际、华通三家设计院参加。所提供的方案通过功能、性价比、价值等多方面综合评审,最终建研院提供的方案入围。“建筑的品质取决于它的功能。”曹仕雄说道,正是由于广联达大厦以功能为出发点,给设计方带来一些麻烦,需要进行大量的模拟分析,为了满足这栋大厦的功能,设计方采用了BIM。
“这个项目不是为了BIM而BIM,是为了设计模拟分析而BIM。”曹仕雄说道,在楼里徐徐吹来的过堂风是经过了风环境模拟,通过竖井顶的天窗电动控制,气压增强自动打开,形成穿堂风,避免了夏天热的像蒸笼的情况。明亮的走廊是进行了室内采光模拟,实现每间屋子都有日照,走廊无死角。再次,进行了人员疏散及电梯模拟。之前广联达一期是先建楼后排工位,而这栋大厦则是先排工位,工位的样式、版面甚至插座都进行定制,先设计好工位后,以工位进行墙体分格。整栋楼几乎没有实体墙,都是由轻钢构建,所有管道都在墙内,就得做到精准的深化设计和各专业很好的施工配合。
在建筑手段方面,以前在做二维设计的时候很多东西无法表达,有了BIM之后,之前很多隐藏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广联达信息大厦第一次模拟是在设计院出的二维图基础上进行的,设计院出的图可以称之为系统图,能够通过图看到管线原理,从哪出来控制哪个,更多的是原理。三维设计是按真实比例进行绘制,图面缩小之后,很多线、开关等都看不见了,只有放大了才能看见,这种图无法指导施工,三维可视从效果的可视变为实际操作的不可视。“遇到这种情况,都有些迷茫,不知道BIM在实际操作中,到底有什么用。后来我们采用以施工进度,分层分段做模型,这样建模有了目标,指导精益施工的目的性更强。”曹仕雄说道。
用三维设计之后,还需要将三维图形转换为视图,不转化为视图就无法标尺寸,施工还需要放线,如何让三维图形转换成二维视图,也是广联达信息大厦项目要解决的问题。曹仕雄回答道,“采用BIM深化设计截面法调整,在截面图中,能够有更多的截面,就能够得到施工所需要精准的尺寸,而不需要推导的尺寸。”
广联达信息大厦因为要实现太多的目标,要解决太多的问题,所以走了一条BIM之路。付出的努力也没有白费,最终广联达信息大厦的设计结果获得了BIM竞选二等奖。
在施工阶段,参与施工的所有单位应该是一个团队。但实际情况常常是一个项目各个施工单位在签合同时只是保证自己的施工部分什么时候完成,保证自己的工期。一个项目中A施工的结束很可能是B施工的开始,那么在B要开始施工的时候,A必须要结束,大家在一个施工网络下相互协作,那么独立的施工单位的信息壁垒如何打破?
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是由业主把控施工进度,广联达信息大厦也是如此。由曹仕雄亲自进行进度管理,每周下达任务管理到每个分包单位。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进度管理,应用进度管理协同平台,实现了参与各方进度的协同编制、沟通、共享,做到进度过程信息可控、执行高效、责任明确。
在进度管理平台上,大家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协作,而不是单独进行,每个分包的计划工作也一目了然。就这样,广联达信息大厦项目实现了一个团队、一个项目、一个计划和一个方法的“四个一”。各参建方能够开放的交流,共同讨论确定计划,实现计划的动态管控。各方的工作任务都包括在计划中,通过可视化模型能够方便了解各工作之间的影响,比传统的计划表更容易理解。
“精益建造将建筑生产看成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强调权力下放,计划应基于现场条件制定并且计划周期以短为宜。施工从工程的里程碑(重要分项工程)往后推,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要确立最好的实施顺序、作业时间和设置缓冲措施来实现计划的稳定性。分派的任务通过末位计划者(工头、主管、设计小组领导们)来制定,这些任务的分派必须符合规定标准,否则将被拒绝。”曹仕雄说道。
进度目标 计划编制 工期优化 任务下达 技术交底 分析考评管理目的 目标 策划 执行 督导 评价管理形式 拉模式编制会 点对点沟通会 任务下达启动会 站立式晨会 定期总结例会管理工具 多人协同进度编制软件 双代号分析软件 动态进度管理平台 移动端管理平台 动态进度管理平台管理角色 主导者 主导者/参与者 主导者/参与者 参与者 主导者管理能力 项目策划能力 项目分析能力 教练技术 项目实施能力 总结反思能力管理理念 围绕一个项目一个团队用一个方法完成一个计划
之前做进度管理也遇到过很多困惑和麻烦,其实是因为一个项目很多单位在施工,各个施工单位都是保证自己的合约行为,而现实是项目是一个网络关系。广联达信息大厦按周总结,从编制、优化、下达到考评是按周进行,每周形成了动态的曲线,按周进行可控偏差对比,模型做到了可视化。仅仅做到这样还不够,施工现场非常复杂,各个部分先后顺序都需要进行排序,这时候通过模型进行计划管理,形成工作链,通过平台能够做到对BIM模型的工作面动态管理,通过平台,业主对施工进度一目了然。
当然,编制的计划不能只落到纸面上、电脑内,技术人员无法带着电脑到现场指挥施工和交底。把进度软件放到手机或ipad端应用,实现拿着手机或ipad在现场可以快速完成任务的下达和执行。施工现场为提供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供应方协同办公场所IROOM,用会议的方式解决进度协同编制、下达、交圈的问题。
为了监控施工现场的安全,全面指导管理人员以及监控形象进度,在施工现场引进现场视频监控,直观展示形象进度,用BIM进行可视化的对比分析。
成本管理是广联达的长项,通过这个项目进行5DBIM实践,就是在三维的模型上加上时间和成本的维度,形成5D立体全方位的管理。
关于BIM的探索和实践全球都在实践当中,在具体项目中不断地博学之,询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BIM是手段,是生产力;管控模式是方法,是生产关系;精益建造是想要达到的目的。只有好的手段和可行的方法相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应用项目管理平台有效保障建设各方的协同工作,实施以进度为主线、以模型为载体,以成本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以网络为支撑,使建设项目投资、进度、质量有效控制,确保工程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 ”曹仕雄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