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湖北卷

2014-10-16 13:49尤今张兴武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4年28期
关键词:山腰山顶美景

尤今+张兴武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考题解析

审题立意时,核心问题是解读材料,我们可以由果溯因,即抓住“云海茫茫,群山隐约”的结果去反推几种游客情况,探寻生活背后的实质。材料中对于此处风景,已经到达山顶且观赏过的游客的态度是不同的。因此,登山者有的便留在山脚赏景,有的在山腰流连,还有一部分人一直攀登,来到山顶。如果继续推理下去,这些坚持到达山顶的游客对山顶的景色可能也会像之前下山的游客那样,有的认为好看,有的则认为没什么好看的。

从立意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抓材料提到的“游客”“爬山”“风景”等关键词。

首先,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材料中运用了一些对比性的关键词,比如“好看”与“更好看”、“有”与“没有”、“登”与“不登”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词语,实则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从中可以提炼的思辨角度有“态度与高度”“目标与付出”“实践与真知”等,考生可以选择一组熟悉的角度来生发。

其次,从“爬山”的角度出发,材料隐含着过程与结果、自信与盲从、追求与懈怠等思辨关系,考生可以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挖掘。

再者,可以从“风景”这一象征性的词语切入,材料中有人留恋“山脚”的美景,有人流连“山腰”的美景。也有人来到“山顶”,看到了“云海茫茫,群山隐约”,这里可以说是“有”美景,也可以说是“没有”美景。我们可以切入的角度有“人生之路的风景不尽相同”“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风景”等等。

从上面三个角度分析,我们综合的立意角度有:态度决定高度;目标与付出;实践出真知;切忌人云亦云;不盲从、不迷信;培养自己的独立思维;坚持就是胜利等等。

总的来说,今年的作文题,学生在立意、择体、选材、构架等方面都不会有太大的障碍或困难,同时也更强调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文

更上一步,追寻心中的美

□一考生

心中有美,一步一景;心中无美,十步亦枉然。

心中有美,路途中的汗水使眼前的美弥足珍贵;心中无美,艰辛越多“代价”越大,抱怨愈多,惊世之美也将终究沦落于“就那回事儿”。

心中有美,方寸之间,可见天地一俯一仰,忘怀春秋。心中无美,纵处于绝尘之境,亦难得有发现美的慧眼。

佛家有云:“佛在心中”。我亦想说“美在心中”。心中美的多少,决定了我们在探寻美的路途上行走的远近,决定了付出与收获间的比例系数的正负大小,决定了我们对美的洞察力的领悟,并进而可以决定人生的美丽与丑陋、杰出和平凡。

王临川说:“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在追寻美的路途上,走得愈远愈久,看到的世界便愈开阔愈深沉。孔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中的乐趣与美丽,自非只愿在山腰歇憩的俗人可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多少探险者向未知、向绝顶进军,其目的不在于炫耀自己的本领,而在于那不倦寻觅自然之美的心能得以满足。

处于美的所在,为何有人感慨:“不畏浮云遮望眼”,有人却抱怨“不见长安见‘尘雾”?因为追寻美的心境不同,看见事物的角度自会不同。唯有美的心境才能渲染出那隐藏的美。如今有许多游客欣然而往,怅然而归,甚至大呼上当,为什么?并非景点之美有所减损,只缘抱着一颗寻求视觉刺激之心的人,不能从青山绿水、断壁颓垣中搜索出真正的美。反之,怀着美的心,艰辛自不太苦,发现美的能力也会大幅提升。

不仅如此,向往美的心灵,也能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为我们的生命增色。魏晋时代政治黑暗,文人或随波逐流,或追求玄虚,唯陶渊明能够“心远地自偏”,在田园饮酒中得到真乐,在乱世构筑心中的桃源。沈从文在“五七干校”“流放”期间,与友人的书信中只字不言生活的艰难、内心的苦闷,只讲那些万顷荷花,凭记忆写出学术著作。他们在人生境界上更进了一步,于是在险恶之境中也能“步步生莲”,像在翰海的王洛宾那般,找到心中的爱,得到爱的人生。

“不到黄河心不死”,只因为我向往那天上来的奔流,只因我欣赏那九曲连环之美。我愿在纷杂碌碌的人群中独辟蹊径,一步步登上那有无限风光的险峰,让心中的美得以绽放!

评点

立意切合题旨。“心中有美,一步一景;心中无美,十步亦枉然”,文章开篇便从作文材料的关键词有无美景提出中心论点,继而从“同”与“不同”的角度生发议论,具有极强的思辨性和哲理性,立意切合题旨。特别可贵的是,作者在论述完自然美后,进而提出心中美的思考,使文章一下子便进入更高层次的文化境界,见识卓越,见解深刻,促人反省与努力。

引用增添文采。文章的引用不着痕迹,与写作思路水乳交融,别具意味。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引用形象鲜明地体现了“同”与“不同”的思辨;俗语“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亲和力;佛教“佛在心中”的引用使文章出现了一种对比之美,“步步生莲”的引用则让人生发出无数美的遐想。这些引用信手拈来,不仅使文章增添了文采,也体现了写作者文化知识积累的丰厚,更突出了写作者思想的成熟与深刻。

阅卷现场评分:内容20分+表达19分+发展18分=总分57分

猜你喜欢
山腰山顶美景
到山顶去
山顶站不了几个人
筼筜美景
独特美景
抢抓机遇 砥砺前行 为山腰盐场开创百年发展新纪元而努力拼搏
海洋美景
山顶很冷很冷
白云绕山腰
山西山阴宝山腰寨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山阴宝山腰寨煤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