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海
人物概述
纳丁·戈迪默是南非著名小说家,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94年前,南非是个种族歧视极为严重的国家。她便成了“反叛者”和“反传统”的人物,她拿起笔来为被压迫者的解放事业而斗争。在描写社会现实方面,其作品时而流露出悲天悯人的倾向,但就世人对南非看法所受影响来说,没有任何一位南非作家像戈迪默发挥出那样重大的作用。其作品堪称为“南非社会的一面镜子。”
2014年7月13日,纳丁·戈迪默在约翰内斯堡的家里在睡梦中平静地离开人世。
生命留痕
创作,是最喜爱的职业
戈迪默天生喜欢读书,6岁时就读了不少书。在阅读的过程中,她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要写自己的故事,要写熟悉的东西。那时候南非像是在世界的另一个尽头,受英国的影响很大,她读的儿童读物都是描述英国儿童的事情,而这些书中描述的事情不是她所能看到的。
她当时住在一个金矿小镇,于是,她便开始写自己在这里的所见所闻。十二三岁的时候,她对自己周围的一切开始怀疑:教会学校里都是白人;电影院都是白人;跳舞练习班里也都是白人;而见到的黑人除了佣人和清洁工外,就是矿工。从这时起,她开始了反思。
很多年后,第一段婚姻结束后的那段日子她非常难过,她便开始以写作谋生,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她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事情就是从事自己最喜爱的职业。
人物剖析
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生活中,我们会面临无数次的选择,可是,真正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职业的人,为数并不是很多。因而,才有了一声声叹息,一阵阵牢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谁能够做不好呢?
生命留痕
丰富的创作源泉
南非种族隔离正式化始于1948年,从那时起,种族隔离一直存在。后来,社会突然发生了巨变,黑人可以自由地工作,生活,应该说,这是一种“令人震惊的自由”。
这时,戈迪默从一些黑人朋友中看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他们先是从黑人居住区搬了出来,住到市区的希伯鲁区的楼房,可是很快就发现他们并不喜欢市区,然后他们又开始想方设法到别处寻找花园住房。从过去居住的地方搬出来后,他们又发现过去的贫民窟中有许多值得他们怀念的东西,比如说,如果要出门的话,邻居会照顾你的老人和孩子,虽然彼此之间有些磕磕碰碰,但是大家总体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现在搬到楼房里了,连隔壁住的是谁都不知道,楼下的人就更不认识了,于是会产生一种孤独感。戈迪默一直在观察这种新现象,以便从中发现一些新东西。
人物剖析
细心地观察,冷静地思考,可以为创作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心思细腻的戈迪默敏锐地捕捉这些变化,对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进行了深入思考,对南非黑人获得自由后的复杂心理进行了冷静的分析,从而获得了最具时代感的写作素材。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戈迪默是一个有准备之人,因此,她在世界文坛留下了美丽的身影。
生命留痕
获诺奖前后的处境
一位作家在真正获得诺贝尔奖前的至少五六年甚至七八年里,都会一直被排在候选人之列。每年结果揭晓之前,总有记者打电话问戈迪默:“你已经排上名了,将获诺贝尔奖,你有什么感想?”她总是告诉记者:“如果我得了奖,我会告诉你的,再见!”然后就挂断电话。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年又一年,她知道迟早有一天会获奖。在她获奖的前一年,也就是1990年,墨西哥诗人帕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是朋友,戈迪默为他感到高兴,因为帕斯比戈迪默的年龄要大得多。替他高兴完了也就没去想什么,那几年她已经习惯了当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第二年文学奖揭晓那天,电话铃响了,是瑞典的一位记者通知她,说她刚刚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她了解这位记者,知道这不是在开玩笑。
当时南非的总统德克勒克,在戈迪默回南非后竟然没有一个字的祝贺。按理说,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总统都会为自己国家出了诺贝尔奖得主而高兴的,而且,戈迪默还是诺贝尔文学奖26年来获奖的第一位女作家,也是非洲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但是,德克勒克却没有一句祝贺的话,就是因为她反对种族隔离制度。
人物剖析
每一次奖励,都是对贡献者的一种肯定。诺贝尔文学奖,是无数文学创作者向往的荣誉。然而,多年充当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戈迪默,却有着一种宽广的胸怀,从来没有计较,反而为朋友获奖高兴。终于,在1991年,她收获了这一份迟到的礼物。面对这一奖项,她没有表现出激动的神情,仍然以平静的态度接受。即使当时的总统德克勒克没有一个字的祝贺,对此,她也能平静地接受,可见她对荣誉的淡然心态。
生命留痕
戈迪默与曼德拉的友情
虽然出身于一个富裕的白人家庭,但戈迪默从上个世纪60年代便开始致力于反对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在1962年,她帮反种族隔离斗士曼德拉起草了著名的演讲词《为理想我愿献出生命》。在后来接受采访时,她曾表示:“在我的国家南非,写作意味着迎战种族主义。”南非废除种族隔离、促进民主选举,戈迪默都为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她是曼德拉智囊团中的功臣之一,曼德拉曾将其视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对戈迪默而言,最骄傲和最自豪的并不是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而是1986年出庭作证,使22名非国大党员免除死刑。
人物剖析
真正的友谊,往往是经历血与火的考验的。珍惜每一份友谊,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精彩,我们的世界才能更加广阔。戈迪默与曼德拉,一个是默默耕耘的作家,一个是叱咤政坛的斗士,因为思想的共通,他们走到了一起。在非国大这个阵营里,两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分别将对方看作最好的朋友。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强强相遇的精彩,更看到了心灵的默契。是啊,真正的友谊,不就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吗?
生命留痕
因死亡而重新发现
2014年7月13日,诺奖得主、南非女作家纳丁·戈迪默去世。与同样获得诺奖的马尔克斯去世时不同,中国读者没有让戈迪默的新闻占领朋友圈,也没有用一支支蜡烛表达怀念或者哀思。可是,在微信上转发了一组照片之后才惊叹,这位老太太居然如此优雅、美丽、有气质。91岁的戈迪默因其离世,被中国读者惊艳地重新“发现”了。
在所有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作家当中,戈迪默大概属于最冷门的那个群落。多年来,戈迪默的书,始终冰冷地存在着,即使在最具文艺腔调的豆瓣网,她的小说,读过、在读与想读的加起来,也没超过100人。
戈迪默以南非和种族隔离为主题,她的笔却并没有停留在政治层面,而是以女性的幽微洞察力,通向无法言说的人性深处——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几乎是文艺类畅销书的标签了。或许,在人们惊艳于老太太91岁时安宁甚至略带高贵感的死亡之后,她的书会有可能被重新包装,并被阅读?
外国文学,在中国一向占据文学市场和阅读市场的巨大份额,但即便如此,不得不说我们的阅读视野依然是有缺失的。戈迪默的安静去世,正为这一缺失提供了新的注脚。
人物剖析
是金子,永远会绽放出光芒。对一些经典的暂时冷落,代表的只是一种阅读的缺失,而随着时光的推移,经典仍然会散发出魅力。相信,她在作品中所描绘的时代风采,一定会在中国这片土壤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些缺憾,是可以弥补的,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