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战将”刘忠的军旅人生

2014-10-15 03:20夏明星郑敏高桃源
党史纵览 2014年9期
关键词:陈赓纵队军区

夏明星+郑敏+高桃源

开国中将刘忠(1906.10.2-2002.8.7),原名刘太平,曾用名刘永灿,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人。从农家子弟成长为一代名将,刘忠将军身经又何止百战,他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最终在军史上留下了赫赫英名。

“你当政委时间很长,政治上可靠,打仗又很勇敢”

刘忠的童年经历可以说是坎坷困顿的。8岁起,他断断续续读过4年私塾;12岁起被迫辍学去学泥瓦匠;15岁起又给人家当帮工,一干就是七八年。对于早年的这段经历,刘忠曾乐观作结:“苦我心智,劳我筋骨,饿我体肤,催我奋进!”

1929年5月,红四军主力第二次入闽,“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刘忠积极投身农民运动,很快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上杭县工农赤卫队十三大队军需长。1930年3月,闽西各地工农赤卫队整编,成立红十二军,刘忠担任排长。几场仗打下来,刘忠因功被提升,先后任连党代表、大队(营)党代表。

1930年6月,是刘忠军旅生涯最难忘的一段日子:这期间,全国红军主力红一军团成立,军团主力是红四军;红十二军一部也整编为红四军第三纵队,刘忠担任了第三纵队第十九大队党代表。从地方红军骨干成为主力红军新秀,刘忠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8月中旬,红一军团决定奔袭浏阳文家市之敌,刘忠决心一鸣惊人:“为了打好这一仗,我主持召开了十九大队干部会,传达攻打文家市的战斗部署,规定战场纪律,并且要求党员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战斗胜利结束后,第十九大队战绩可喜,“缴获步枪100多支、重机枪2挺、子弹数千发,还抓获了一批俘虏”。10月,红四军又一次整编,第十九大队改为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刘忠经受住了战场考验,担任红三十四团政委。也许是刘忠有文化底子,加上善于做思想工作,所以他一直奋战在团政委岗位上:红十二师第三十六团政委、红十一师第三十三团政委、红二师第五团政委。

担任团政委,刘忠露过脸。1932年4月20日,红一军团攻占漳州,还搞了一个入城式。“这一天,漳州市民用惊奇的目光看着红军的入城式。引导红军入城的是十几把军号组成的乐队,号声雄壮。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三十三团,1000多人成4路纵队,唱着《当兵就要当红军》歌行进”。

1933年8月30日,红一军团以奇袭的战术,消灭了在吉水县乌江圩修筑碉堡的敌人一个师。乌江圩战斗中,刘忠指挥红二师第五团打得勇猛顽强。不过,在这次战斗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红五团的领导人为使部队着装整齐些,叫俘虏列队,把帽子、水壶、绑带全解下来没收,装备了五团的指战员。客观地说,这个决定可能不是刘忠作出的,但是聂荣臻很生气,便把五团政委刘忠叫来,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你知不知道这是违反纪律?你当的什么政委?”训得刘忠哑口无言,进行了检讨。每当提及此事,刘忠都会诚恳地说:“聂政委这次批评对我帮助很大!政工干部应该把握住政策尺度,绝对不能随大流!”

1934年8月下旬,中央红军长征在即,时任红一军团参谋长的左权找刘忠谈话:“你当政委时间很长,政治上可靠,打仗又很勇敢,组织上任命你为(军团)司令部侦察科科长。”刘忠主持侦察工作非常出色,林彪、聂荣臻都很满意,他们异口同声地说:“红一军团的胜利,离不开刘忠他们!”

1935年10月7日,红一军团长征越过了六盘山,刘忠抓到敌人两个侦察兵,得知前面的青石嘴有东北军何柱国部两个骑兵连在歇马,他们奉命到六盘山同敌第二师联络,正是送上门的肥肉!刘忠迅速向军团领导林彪、聂荣臻汇报,林、聂决定消灭这两个连。仅仅几十分钟的战斗,青石嘴的枪声便停止了。这一仗缴获了100多匹战马。

聂荣臻立刻想到,与其把马分了,不如建立一支骑兵部队。他对刘忠说:“刘忠啊,这一仗缴的马,首先把侦察连武装起来,叫骑兵侦察连。以后以这个连为基础,建立骑兵营,骑兵团。”

在刘忠的主持下,骑兵侦察连建立起来了。黑马、红马、白马,走在队伍前面,很是威风。

1936年2月起,刘忠又带领这个骑兵连,东征山西,西征宁夏,东奔西驰近10个月,作为彭德怀的“千里眼”、“顺风耳”,为红军东征、西征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老同志都说:“刘忠是抗大的元老级人物”

1937年1月起,抗大第二期(1937.01-1937.08)开学,招生对象扩大到知识青年,共编有14个学员队。由于刘忠读过4年私塾,算是有文化的。遂被从西征宁夏战场上抽下来,送到延安抗大第二期学习,并相继兼任由知识青年组成的学员十二队、十三队队长。刘忠是抗大第二期的基层管理者之一,同时也是受教育者。“1937年5月到7月,为了肃清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毛主席曾亲自到抗大讲授《辩证唯物论》,每周两次,每次4个小时,历时3个月,授课110多小时。毛主席在讲课时,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了学员的头脑”。经过抗大第二期的系统学习,大大提高了刘忠的军政水平。

1937年8月起,抗大第三期(1937.08-1938.04)开学,共编有3个学员大队,第三大队是知识青年大队。由于有了做知识青年工作的经验,刘忠担任了第三大队大队长。作为大队领导,刘忠既敢于大胆管理,又善于利用“外援”,毛泽东就是他请到的最大“外援”。1938年3月20日,为帮助部分学员克服错误思想认识,刘忠专程请毛泽东到即将毕业的第三大队发表演讲:

有一个同学写信来,说他到这里来,别的都没有学到,只学到爬山。……他也不知道爬山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之一部,马克思主义不是光说不做的……所谓爬山也者,就是吃苦耐劳的锻炼之一也。

……你们到抗大学习,有3个阶段,要上3课:从西安到延安800里,这是第一课;在学校里住窑洞、吃小米、出操上课,这是第二课;现在第二课上完了,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第三课,这便是到斗争中去学习。

毛泽东的演讲,使第三大队青年学员备受鼓舞,兴高采烈地奔赴火热的抗日战场。endprint

1938年4月起,抗大第四期(1938.04-1938.12)开学,这一期的知识青年学员占学员总数的83%,共编有8个学员大队,刘忠担任第四大队大队长。由于大队驻延安附近(8个大队有一半驻外地),刘忠有机会继续请毛泽东等到大队演讲,帮助提高学员军政水平。1938年12月1日,毛泽东出席第三大队、第四大队的毕业典礼,并发表了题为《愚公移山》的讲演,他用“愚公移山”的故事启发即将毕业的学员,勉励他们要永远坚持革命,决不中途妥协,并和全体学员相约:要永远以革命的面目相见。回忆起那一幕,刘忠说:“那也是对我的鞭策!”

1939年1月起,抗大第五期(1939.01-1940.01)开始办学,共编有5个大队。这一期的知识青年学员仍占绝大多数,刘忠又担任第三大队大队长。4月9日,抗大召开检查总结大会,表彰办学3年来的先进人物,刘忠等20人作为行政领导的代表受到表彰奖励。7月初,抗大总校改称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大队改称第三团,刘忠任团长,从延安出发奔赴晋察冀敌后办学。经过历时两个半月的“小长征”,第三团途经陕西、山西、河北3省25个县,行程1250公里以上,于9月底安全到达河北灵寿县陈庄,几无损失,刘忠功不可没。

1940年4月,抗大第六期(1940.04-1940.12)在山西武乡县蟠龙镇开学,共编有4个学员团和1个特科大队,刘忠担任第三团团长。同年11月,抗大总校转战到河北邢台浆水镇时,中央军委电令刘忠:不再跟随总校辗转办学,带领从总校调出的9个学员队前往晋东南,会合八路军一二九师随营学校,创建抗大第六分校(1940.11-1942.04),并由刘忠担任校长。在一年半时间里,刘忠独立领导六分校艰苦办学,在太行山区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培养了2000多名干部,为坚持太行山抗日游击战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抗大总校共办了8期,刘忠亲历了5期;在办抗大第六分校时,刘忠又担任校长,所以老同志都说:“刘忠是抗大的元老级人物!”1950年11月,刘伯承创办南京军事学院,想到这位“抗大的元老级人物”,便请他到军事学院工作。刘忠在军事学院历任院务部长、物质保障部部长、副院长等职,一干又是8个春秋。

1970年5月,南京军事学院、北京高等军事学院与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刘忠又被任命为副校长。

晚年,刘忠著有《院校工作回忆》一书。

中条山遇险,邓小平赠语刘忠:“这次你对大家有‘护驾之功啊”

1941年8月11日,八路军总部颁布命令:以第三八六旅、决死一纵队等部组成太岳纵队,陈赓担任司令员,负责纵队全面工作。刘忠调任第三八六旅副政委(陈赓兼旅长),加强该旅的领导班子。刘忠听到这一消息,虽然人还在抗大第六分校,心早已飞到太岳山区。

1942年1月,太岳纵队抽调2600多人,组成太岳南进支队,执行开辟中条山根据地的任务。刘忠抵达中条山区后,成为太岳纵队政治部主任、南进支队司令员王新亭的得力助手,仅仅用两个多月,南进支队就在中条山区打开了局面,已经控制有20万人口的地区,基本地区有5万人。4月中旬,南进支队司令部改编为豫晋联防区司令部,刘忠兼任司令员。

5月16日,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一行进入中条山区,5月17日到达豫晋区党委所在地阳城县暖辿村,对刚刚开辟的中条山抗日根据地进行检查指导。听了王新亭、刘忠等人的工作汇报,邓小平很高兴,对新开辟中条山根据地的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在谈话中,邓小平对刘忠郑重寄语:“豫晋区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是太行西部的屏障,是开辟豫北和进入豫西的前哨阵地,也是开辟中条和晋南地区的立足点。中条山区南濒黄河,我们是一定要过黄河,要向豫北、豫西发展的,你要坚定一个信念:不过黄河心不死!”对于豫晋区的大政方针,邓小平也侃侃而谈,让刘忠等人受益匪浅,“邓政委的这些指示,使中条山根据地的工作有了更明确的努力方向”。

邓小平到达暖辿的当晚,阳城日军就得到了情报,并于5月18日奔袭暖辿。王新亭、刘忠等保护着邓小平一行,转战在阳城、沁水、翼城三角地带,风餐露宿,幕天席地。5月28日晚上,邓小平和豫晋区党、政、军机关,还有党校的工作人员和部分学员,一共有数百人,披星戴月,从沁河附近的独山村向西转移,夜半到达(沁水县)东川村休息。一到宿营地,刘忠立即派出数名侦察员,去垣曲方向侦察敌情。大家向群众借来一些门板,随便铺上点草,就在一个打麦场上和衣而卧。很快,大多数人就睡着了。

作为豫晋联防区司令员,刘忠挂念着邓小平的安全,翻来覆去睡不着。突然间,被派到西川村方向侦察敌情的一位侦察员,一面往回跑,一面高声喊道:“敌人来了,敌人来了!赶快走!赶快走!”刘忠一跃而起,立即询问情况:在西川村前面出现了敌人。敌人是从垣曲出动的,日军和伪军有几千人,正在对东川村分进合击。

此时,大家已经能听到敌人的枪声,情况十分紧急。面对复杂的敌情,刘忠一边招呼大家迅速到东川村南口集合,一边考虑处置办法。他临危不乱,迅速作出判断:应该向南走,往敌人来的垣曲方向走,这样可以出敌不意。他马上将方案报告了邓小平,邓小平完全同意。王新亭、刘忠随即在东川村南口布置,将队伍分成两路:全体人员步行,从村南的东峡(南北长约15里,两边百丈危崖,谷底巨石横亘,道路难觅)突出去;牲口则由少数人牵引,沿着横水到垣曲的公路上走,尽量调动牵制敌人。

队伍出发时,天还没有亮,刘忠等护着邓小平一行,乘着月光,从容而有序地进入东峡北口,徒步沿峡谷向南突围。当快要走到峡谷南口的山口村时,被山上据点里的敌人发觉,不断地向山下打枪,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庆幸的是,敌人没有敢下山阻击,大家最终有惊无险地突围了出去。又经过一番周折,邓小平一行终于脱离了险境,跳到了敌人合击圈以外。

回忆当年的历险,刘忠感到自豪:“邓政委和我们在一起,共同战斗,共同生活,在河边露营,架锅做饭,粮食不够吃,就挖野菜吃。”“我们隐蔽在野外,待了两三天,敌人走远了,我们又开始了新的行动。”分手前,邓小平幽默地说:“这次你对大家有‘护驾之功啊!我将中条山的部队全交给你,今后就看你的了!”endprint

1943年3月,豫晋联防区并入太岳军区。这时,太岳军区下辖4个军分区,第三八六旅兼第二军分区,旅长王近山兼任分区司令员,旅副政委刘忠兼任分区政委。在这个岗位上,刘忠度过了抗战最艰苦的岁月,并参与开辟了豫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陈赓部的作战方法,不光是我陈赓的,也有刘忠他们的”

1945年9月初,晋冀鲁豫军区发起上党战役,以彻底消灭盘踞在上党地区的阎锡山军队。作战计划是,寻隙攻击长治周围屯留、长子等县城,吸引长治阎军来援,争取在长(治)屯(留)公路上以运动战消灭援敌。作为太岳纵队主力,第三八六旅受命攻打长子城。此时刘忠已经升任旅长了。他很快作出周密攻城部署:“第二十团夺取西关,由西门登城;第三十八团由城西南角登城。”

9月13日黄昏,攻打长子城的战斗打响。当时,第三八六旅的弹药有限,一门山炮仅有20发炮弹,一挺重机枪也只有1000发子弹。针对弹药紧缺的现实问题,刘忠和旅政委张祖谅形象地提出了“十分钟,一瓢水”的口号:我们只有“一瓢水”,这“一瓢水”泼出去就要把敌人冻死,如果冻不死敌人,敌人就会反扑过来,我们的伤亡就会加大。9月18日晚19时整,第三八六旅发起总攻。由于准备充分,攻城迅速得手。“十分钟,一瓢水”成功了!从此,人送刘忠雅号:“一瓢水”。

1946年6月下旬,全面内战爆发。由于陈赓的力荐,刘忠调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参谋长,成为纵队司令员陈赓的得力助手。7月初,阎锡山部从临汾不断南犯,陈赓率领纵队主力北上迎敌,同时让刘忠留守驻在翼城的纵队司令部,密切关注南面胡宗南部的动向。7月10日,刘忠接到太岳军区第三军分区报告:胡宗南部开始北进,先头部队第一六七旅正向闻喜县进攻;第三十一旅也在北进,进占赵家庄、朱村、张胡镇等地。听到上述情报,刘忠不禁切齿:“胡宗南主力尚在夏县以南地区,这两个旅却孤军深入解放区70多公里,态度骄横,部队分散,实在自寻死路。”他火速把敌情汇总报告陈赓,并建议利用敌人孤军冒进的良机,各个击破。这时,陈赓率领前线指挥所已经到达浮山县境,他和纵队其他领导也认为机不可失,遂电话告知刘忠:“我们研究过了,决定部队马上停止北进,立即回头打胡宗南。路远了,我一时赶不回去,这次战役请你指挥,给你7个团。”在电话交代中,陈赓既有热情鼓励,又有郑重嘱托:“如今,我们的战士打过日军,打过阎锡山部队,还没有和国民党中央军交过手!你从苏区打到现在,心里是有底的;但我们部队还没有底,千万不能主观。”

刘忠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他立即和几个旅长研究敌情,制订了作战方案,决定拿胡宗南部第三十一旅开刀:“用6个团,去歼灭他的2个团;以1个团监视曲沃城内守敌。”方案报给陈赓,陈赓电复:“依计行事。”随后,各部队隐蔽接敌,待命攻击。

7月13日夜,第四纵队对毫无防备的敌第三十一旅发起总攻;至14日夜,敌2个团全部被歼。战斗中,驻闻喜县城的第一六七旅派出1个团来增援,也被报销了2个营。初战告捷,陈赓心花怒放。15日晨,他快马加鞭赶到刘忠身边,一见到刘忠,就连连作揖说:“好啊!好啊!打得好呀!打这个敌人,开头我可真有点担心哩!”

这时,陈赓听说刘忠已经五天五夜没有合眼,就“命令”他睡觉。刘忠见他来了也放下心来,倒在作战室的小床上,立即进入梦乡,一觉睡了24个小时。

战后,陈赓马上把捷报电告毛泽东,毛泽东认为经验宝贵。7月16日,他致电各军区并转各师各纵首长,要求他们“学习陈赓部集中主力各个歼敌的作战方法”:“我陈赓纵队现已开始作战,采取集中主力打敌一部、各个击破之方针,取得两次胜利。我各地作战亦应采取此种方法,每次集中大力打敌一部,其比例应为三对一,最好是四对一,以求必胜,各个击破敌人。望将此种战法普遍教育团级以上将领,是为至要。”电报精神传达下来,陈赓诚恳地说:“陈赓部的作战方法,不光是我陈赓的,也有刘忠他们的,是我们纵队官兵集体智慧的结晶!”

“钢是炼成的,钢铁般的队伍是经过艰苦奋斗的过程锻炼出来的”

1947年8月,以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为主,编成陈(赓)谢(富治)集团,执行挺进豫陕鄂的战略任务,刘忠留任太岳军区司令员。

作为太岳军区司令员,刘忠大抓地方部队正规化,指挥军区部队参加大战、恶战,借以锤炼部队。1947年10月、12月,他指挥太岳军区4个团两次参加攻打运城,取得了丰富的攻坚作战经验。在打援行动中,太岳军区部队大出风头:“我军攻占运城后,胡宗南部的前锋从太阳渡抢渡黄河,遭我太岳三分区部队的顽强阻击。激战一天,迫敌退回黄河对岸。从运城南逃的千余残敌,亦被该部围堵歼灭。”

1948年3月至5月,由于运城攻坚表现出色,刘忠又指挥太岳军区8个团参加了临汾攻坚。在部署攻城任务时,徐向前把太岳地方部队视同晋冀鲁豫军区野战纵队:“以八纵位于城南,十三纵位于城东,太岳部队位于城北,扫清外围,三面攻城。”在刘忠正确指挥下,太岳军区部队也确实争气:“夺取城壕外沿据点的战斗,4月15日打响。……我每夺取一个阵地,均遭到敌人的拼死顽抗和疯狂反扑。城东的一号碉堡被太岳部队四十四团九连占领后,一天之内,敌以1个营的兵力进行3次反扑,该连最后只剩下5名战士,仍坚守阵地,最后在五连配合下,向敌反击,将敌营基本打垮。”在20余天激烈的阵地争夺战中,太岳军区部队完全控制了环城外壕180多米宽的地段,为攻城部队挖掘破城地道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攻下临汾之后,徐向前有言:“刘忠同志的太岳部队立下了大功!”

1948年六七月间,刘忠指挥太岳军区9个团参加徐向前指挥的晋中战役。在刘忠指挥下,太岳军区部队所向披靡。6月21日,阎锡山部亲训师、亲训炮兵团共7000余人,由介休向平遥开进。至张兰镇地区,被(华北野战军)八纵及太岳部队包围,激战3小时,敌大部被歼,突围一部至张兰镇内,亦被歼灭。……亲训师和亲训炮兵团,乃阎敌苦心经营起来的“铁军”和“精神支柱”,由日本军官担任顾问、教官,全新装备,相当反动。突然被我全歼,阎锡山的痛心程度,可想而知。

由于刘忠治军有方,太岳军区部队不但能攻,而且非常善守。“7月3日至6日,战役最吃紧的地方,在北线的太岳部队和肖(文玖)集团那边。他们在榆次、太谷间,连续破袭铁路、桥梁、据点,迅速控制了北起东阳镇、南至董村的地段,斩断敌人逃往太原的通道。”敌人极为震恐,从7月3日起,先后集中9个团的兵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由敌酋赵承绶“亲自坐镇指挥”,轮番向董村猛犯,妄图突破我军阵地,逃往太原。当时,徐向前给刘忠下了死命令:“不管多么疲劳,伤亡多大,也要‘钉在那里,坚守到底,绝不能让敌人跑掉!”刘忠没有辜负厚望,让徐向前暗竖大拇指:“部队真是好样的,以一当十,以百当千,人在阵地在,同敌人反复拼搏,白刃格斗。坚守董村的太岳第四十一团,打退优势敌人的多次进攻,毙伤敌千人以上。有个连打得只剩下9个人,阵地屹立不动。该团战后荣获‘稳如泰山的光荣称号。”

晋中战役歼敌近10万余人,俘敌赵承绶以下将官16人。

1948年8月15日,经受住连番恶战考验的太岳军区部队升编为华北野战军第十五纵队,刘忠担任司令员。徐向前是看着这支部队成长壮大的,他的心情和刘忠及第十五纵队的指战员们一样高兴,于是欣然提笔疾书祝贺:“钢是炼成的,钢铁般的队伍是经过艰苦奋斗的过程锻炼出来的。我们是人民的队伍,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军事和政治,不怕艰苦,排除困难,才能锻炼成为毛泽东式的、钢铁般的队伍。”

1949年3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第十五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二军。从第十五纵队到第六十二军,刘忠带领这支队伍参加解放太原、解放大西北、解放大西南的作战,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也赢得了“一代战将”的美名。

1950年2月,第六十二军解放了西康省(今四川西部),随即成立西康军区,刘忠担任司令员。这年11月,他应刘伯承之召,到南京军事学院工作。

1955年9月,解放军第一次评授军衔时,刘忠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他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这是对他革命一生的最高褒奖。(题图为刘忠中将)

(责任编辑:徐嘉)endprint

猜你喜欢
陈赓纵队军区
动画IP《海底小纵队》推出大电影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粤中纵队之歌》情景歌舞剧牵动阳春观众心
为什么企鹅以一列纵队行走?
陈赓 三“骗”彭德怀
菲将黄岩岛划入西部军区管辖
陈赓敲竹杠
肥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