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双方如何应对三大战役

2014-10-15 03:34
领导文萃 2014年20期
关键词:交通线根据地解放军

一场大规模战争谁胜谁负,同双方的战略指导方针是否正确直接相关。

抗战胜利了。打了八年仗,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得了胜利,全国民众普遍期待着开始和平建设。蒋介石却急于发动全面内战。在八年抗战刚刚取得胜利的时候,蒋介石为何如此急切地要发动全面的反共内战?

蒋介石从来是迷信武力的。他认为自己有力量在短期内依靠武力消灭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时拥有正规军约二百万人,加上其他军事力量共四百三十万人;人民解放军只有六十一万人,加上地方部队和后方军事机关人员共一百二十七万人,双方兵力的对比是三点四比一。

至于武器装备,双方更是悬殊。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得到大量美国军事援助,武器装备有了大幅度改善,约有四分之一成为美械或半美械部队,又在受降中接收了侵华日军一百多万人的武器,拥有人民解放军所没有的坦克、重炮、作战飞机和海军舰艇等,还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控制着几乎全部的现代工业。美国又动用空军和海军,帮助远在西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四十至五十万人,迅速抢运到原来被日本占领的华北和华东去。当时作为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的魏德迈把它称作“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空中军队调动”。

而中国共产党控制的主要是农村和一些中小城市。在蒋介石看来,优势仿佛全在国民党方面。

怎么打呢?蒋介石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那就是从夺取重要城市和控制交通线下手。他认为:解放军没有大城市作为根据地,就只能到处“流窜”,只能算是“流寇”;自己以城市为依托控制住交通线,解放军就无法流动,只能在分割状态下被国民党军“分区清剿”,最终归于消灭。

他在一次讲话中说:“现代战争和古代已大不相同。现代交通工具进步,兵员运动迅速,政府有飞机、火车、汽车和坦克,调动方便,流寇绝无隐蔽容身之地,怎么能存在?大家要知道:过去时代的流寇,只有两种本领:一种是负隅,凭借险阻,顽强抗拒;其次是流窜。……但现在的情形却完全不同了。交通如此发达,武器如此进步,无论什么险阻,经不起飞机的轰炸,无论流窜如何迅速,赶不上火车汽车,所以流寇是无法存在的。”

按照这个方针,蒋介石在发动全面内战的初期,倚仗自己的优势兵力,夺取了解放区许多重要城市,打通了一些交通线,控制了大片解放区土地,表面上确实占了一些便宜。

解放军先后撤出苏皖边区的首府江苏淮阴、山东根据地的首府临沂,1947年3月19日又主动撤出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延安。这给解放军也带来不少困难:根据地缩小或被分割,使部队打运动战的回旋余地减少,如果不慎,还可能被各个击破;后方供应基地遭到破坏,部队的弹药和粮食的补给常会遇到困难;一些重要城市的放弃,也容易使士气和民众心理多少受到影响,解放区的干部和官兵大多是本地人,看到家乡受到蹂躏,难免会出现某些思想混乱以至埋怨情绪。

解放军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这在一段时间内也增强了蒋介石骄横的气焰。在他看来,只要这样一步一步地夺取解放区的重要城市和控制交通线,做到“局部的逐渐解决”,就能在不长时间内达到消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目的。

可以举一个例: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不久,苏中地区是双方战斗十分激烈的地区。国民党军在这个地区的军事指挥者、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李默庵回忆道:“在苏中的七次作战,粟裕称‘七战七捷,消灭蒋军六个半旅。当时,我部上报损失,在五个旅左右,约有四万人。有不少官兵被俘后,加入了解放军的队伍,我们还损失了不少武器装备。但是,由于双方作战目的不一样,各自评价也不一样。我当时奉命作战目的主要在于收复地盘,以占领城市,驱走解放军,维护占领区的安全。所以,尽管损失了一些部队,但最终收复了盐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保障了浦口至南京的铁路以及长江下游的交通,解除了解放军对南京政府的威胁。从这点上看,我部队达到了作战目的。由于我指挥的部队较多,损失一些,也算正常,南京政府从来没有怪罪我什么。”

但是,蒋介石在一个根本点上完全估计错了:人民解放军不是“流寇”,并且从1929年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起一直坚持反对“流寇思想”。它并不以重要城市为根据地,并不把城市看作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而是以广阔的农村为根据地,在这里扎下很深的根。它的指挥员和战士大多是来自经过土地改革后翻身农民的子弟兵,内部团结,士气高涨,能够不怕疲劳地连续作战,能够隐蔽地发动突然袭击,或者迅速地秘密转移,跳出国民党军队精心策划的包围圈。它得到当地农民的全力支持,能够严密封锁消息,能够就地取得必要的人力和食品支援。就是国民党军队一时占领的地盘,也无法实行有效的统治。这是蒋介石没有想到的,也是他所代表的旧社会势力无法做到的。

更重要的是,蒋介石本来为数有限的用于野战的军队,随着占领解放区一些城市和交通线,不可避免地要以很多部分改任守备。占地愈多,兵力愈分散,背上的包袱愈重,加上在作战中不断被歼,它的野战兵力越打越少。而分散守备的兵力,正便于解放军选择弱点,各个击破,一步一步地消灭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

至于漫长的交通线更不可能处处强固设防,解放军随时可以从薄弱环节突破防线自由出入。国民党军队又不习惯夜战,到晚间宿营时,解放军经常可以轻易地穿越那些封锁线。郝柏村写道:“共军轻装,夜间机动能力特别强,尤其在长期控制区内,共军虽退而地方政权仍在;国军在新占领区,无法建立有效持久之地方政权,故共军无论大部队或小部队,均有钻隙机动之能力。”

蒋介石那套“由点来控制线,由线来控制面”的战略设想,讲起来仿佛头头是道,其实完全脱离实际,不仅最终全归落空,而且使他那点本钱不断削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一步一步发生变化,导致国民党军队兵力越来越不足、捉襟见肘、无力应付的严重后果。这在以后将一一显示出来。

郝柏村感慨地写道:“蒋公虽以歼灭共军有生力量为思想,但其所关注者则是地的得失,故在日记中以攻占某城某地,且亦指示某城某地必须坚守。是以自剿共以来,无论关内关外,国军占领了很多重要城镇,但党政不能在地生根,必须国军保护,故占领城镇越多,包袱越大,部队不能机动集中,致被各个击灭。”

这里,使人联想起当年日本侵略军在华北“扫荡”八路军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时采用的“囚笼政策”。他们依托一些城市和几条交通线,不断扩张占领区,增加据点,来封锁和隔绝各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使抗日根据地日渐缩小,部队的回旋余地和给养供应遇到严重困难。刘伯承曾形象地比喻这种“囚笼政策”说:“铁路好比柱子,公路好比链子,据点好比锁子。”他们企图用这样的方法来逐步消灭八路军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确实大大增加了根据地的困难。彭德怀指出:“可是敌伪深入我根据地后,普遍筑碉堡,兵力分散,反而形成敌后的敌后。主要是交通线空虚,守备薄弱,这对我是一个有利的战机。”

1940年8月至第二年1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是从对分割晋察冀根据地和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正太铁路发动“大破袭战役”开始的。日军的“囚笼政策”不仅没有奏效,反而使八路军将士在残酷的战斗中得到锻炼,变得更为坚强有力。日本侵略者束手无策,华北方面军编印的《对华北方面共产势力之观察》对八路军的作战这样评论:“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的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

(摘自人民网)endprint

猜你喜欢
交通线根据地解放军
解放军来了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云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第一次见到解放军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红色地下交通线的建立与使用
陂孝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
盟军在大西洋交通线斗争中是怎样取胜的
解放军之称始于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