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是在局部区域以无线媒体和介质进行通信的无线网络,它具备接入灵活、带宽高、低成本等特点。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客户可通过笔记本电脑、PDA等终端以WLAN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和企业网,获取信息、娱乐或进行办公,灵活接入的特点,也决定了WLAN网络面临网络攻击的风险。
【关键词】 WLAN 网速 安全
一、绪论
1.1 WLAN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很多年,计算机组网的传输媒介主要依赖铜缆或光缆,构成有线局域网。但有线网络在实施过程中工程量大,破坏性强,网中的各节点移动性不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线网络作为有线网络的补充和扩展,逐渐得到普及和发展。
但是无线网络面临的威胁越来越多,像蹭网、重要隐私和数据遭破坏或窃取等事件也是接连发生,因此,网络必须有足够强的安全措施,否则该网络将是个无用、甚至会危及国家安全的网络。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与畅通,研究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已迫在眉睫,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安全技术手段来保护无线网络的安全。
1.2 WLAN的研究现状
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的需要,WLAN在不断的成熟与普及,越来越多的校园与企业开始构建与铺设无线网络,无线网络的发展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未来发展的趋势;但随着网络的开放,共享与互联性,网络的各种安全漏洞层出不穷,致使WLAN安全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解决当前WLAN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的关注点。
二、WLAN网络安全
2.1无线局域网的安全必要性
由于WLAN通过无线电波在空中传输数据,不能采用类似有线网络那样的通过保护通信线路的方式来保护通信安全,所以在数据发射机覆盖区域内的几乎任何一个WLAN用户都能接触到这些数据,要将WLAN发射的数据仅仅传送给一名目标接收者是不可能的。而防火墙对通过无线电波进行的网络通讯起不了作用,任何人在视距范围之内都可以截获和插入数据。因此,虽然无线网络和WLAN的应用扩展了网络用户的自由,它安装时间短,增加用户或更改网络结构时灵活、经济,可提供无线覆盖范围内的全功能漫游服务。然而,这种自由也同时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其中就包括安全性。
2.2无线信道上传输的数据所面临的威胁
由于无线电波可以绕过障碍物向外传播,因此,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是可以在一定覆盖范围内接听到而不被察觉的。对于图谋不轨的人来说,只要有相应的设备,总是可以接收到无线局域网的信号,并可以按照信号的封装格式打开数据包,读取数据的内容。
另外,只要按照无线局域网规定的格式封装数据包,把数据放到网络上发送时也可以被其它的设备读取,并且,如果使用一些信号截获技术,还可以把某个数据包拦截、修改,然后重新发送,而数据包的接收者并不能察觉。因此,无线信道上传输的数据可能会被侦听、修改、伪造,对无线网络的正常通信产生了极大的干扰,并有可能造成经济损失。
2.3无线局域网安全性
无线局域网与有线局域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己经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在无线局域网上,数据传输是通过无线电波在空中广播的,因此在发射机覆盖范围内数据可以被任何无线局域网终端接收。安装一套无线局域网就好象在任何地方都放置了以太网接口。因此,无线局域网的用户主要关心的是网络的安全性,主要包括接入控制和加密两个方面。除非无线局域网能够提供等同于有线局域网安全性和管理能力,否则人们还是对使用无线局域网存在顾虑。
2.4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但是起真正的应用前景还不是十分的明朗。主要表现在:一是真正的安全保障;二个是将来的技术发展方向;三是WLAN有什么比较好的应用模式。看来无线局域网真正的腾飞并非一己之事。
无线局域网同样需要与其他已经成熟的网络进行互动,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欧洲是GSM网的天下,而WLAN的崛起使得他们开始考虑WLAN和3G的互通,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性必将使得WLAN与广域网的融合迅速发展。互通中的安全问题也必然首当其冲,IEEE的无线局域网工作组己经决定将EAP-SIIVI纳入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系列里面,并且与3G互通的认证标准EAP-AID也成为讨论的焦点。
三、结束语
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在21世纪将成为信息网络发展的关键技术,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社会后,信息这一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需要网络安全技术的有力保障,才能形成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在我国信息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研究、开发和探索,以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联合发展之路,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以此保证我国信息网络的安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作者简介:李延(1984.6.20-),助理工程师,专科,主要从事通信工程建设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郭峰,曾兴雯,刘乃安,《无线局域网》,电子工业出版杜,1997
[2] 徐国爱,《网络安全》,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