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静
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年来,中国的文化在传承延续中开拓前进,在汇合交流中求同存异,在上下求索中百家争鸣,新中国成立65年来,文化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当下,中国文化发展展现了巨大的活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文化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的文化权益得到保障,文学艺术创作呈现繁荣局面,多种文化媒介共荣共生,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出生机。继往开来,我们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寻求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文化建设现代化
65年来,中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从几乎一无所有向丰富多彩转变;人民的文化生活从严重匮乏向比较丰富转变。政治文化从传统的专制文化向民主法治文化转变,从官僚文化向公共文化转变。民主、法治已经构成政治文化的主旋律。社会文化从落后的封建文化、半殖民地文化转向了以公平正义为主旋律的现代文化。公平正义取代过去的等级服从与权力膜拜,成为人民心中最深层次的价值观。经济文化从过去追求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文化转变为以效率、创新为主旋律的市场经济文化。道德文化从传统的三纲五常为主体的封建文化转变为开放、开明、包容的新型道德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流道德规范正在形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阶段。从五四运动发端的中国新文化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为工农兵服务”成为了当时新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建国后的前三十年,虽然经历过一些曲折和困难,但新中国的文化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当时,新中国处于“冷战”的国际环境之中,艰难地探索着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动员全体人民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步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而在这一过程之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它的功能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
从1978年开始,国家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成为时代的主题,由此开始了文化发展的新阶段。在1979年10月30日开幕的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邓小平代表党中央作了《祝词》,全面总结了建国三十年来的文艺发展,并在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新的阐述,明确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为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八十年代以来,文化创造进入了新的活跃时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分,而十七大报告更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放到了重要位置,进行了全面阐述,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命题作了深入的分析。整个社会对于文化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化,形成了新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随着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系开始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卓有成效。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开始从无到有,快速发展。文化事业由于有了经济发展的支撑,也有了高速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凸显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扩大,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扩大,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也有了重大的进展。2008年的奥运会既是体育的盛会,也是国家文化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现。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一枝独秀,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文化发展多样化
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在最近的十年中都有引人注目的变化和发展。这些艺术的发展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面临市场化转型的压力,原来被国家“包”起来的许多文艺部门,经历了市场化的挑战。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创造为新时代的受众所认同和接受的文艺作品,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保持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时代的要求。这些艺术类型无论在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还是在“多样化”的探索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实绩。
以文学为例,2009年全国每年出版长篇小说1000部左右,就数量而言是历史上最高的。同时,许多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新时期作家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写作能力,他们在传统文学的领域中仍然是主力军。而一批新生代作家也在迅速成长,所谓“80后”作家已经成为文学写作的新的重要力量。像话剧小剧场艺术的兴盛,美术领域艺术品市场的发育和前卫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均衡发展,电影领域以本土“大片”为代表的市场化走向使得电影得以复兴、主旋律电影的纵深开掘和“第六代”电影的探索等等,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008年,我国电影票房达到43.41亿元,其中60%来自国产电影,故事片产量更达到406部。这些亮点都说明,文艺发展的潜力仍然巨大,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足以代表新世纪中国文艺发展的新水平和新境界的精品力作的不断涌现是可以期待的。
同时,我国文化发展中多种文化媒介共荣共生。首先,广播电视高速发展。作为中国主流的电子媒体,广播和电视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对于公众的作用巨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电视普及的过程,到九十年代才真正完成。此后电视剧一直是一种主要的大众文化形式,制作水平提高很快,类型愈加丰富,是相当成功的本土艺术门类。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就是一个例证,从1983年直到今天,已经成为大年三十全国人民同乐的舞台。
其次,新媒体的发展速度极快。互联网是二十世纪后期人类科技的最为重要的成果。它的发展提供了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结合的巨大前景。中国因特网的发展不过十余年时间,但其发展的速度却让人震惊。网络改变了我们接受和发布信息的方式,为新的文化形式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它的快捷、方便、灵活、自由的特点,正好可以包容各种文化新形态。如网络文学的发展和博客文化、跟帖文化的兴起,以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游戏产业和网络社交新兴产业的兴起,都刺激了文化的发展。当然,提升网络的文化品格,建立健康网络环境,仍然是努力的方向。第三,新闻出版业持续繁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使我国人民的阅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出版业规模很小,随着改革开放之后的文化发展,新闻出版发展迅速。
文化成就世界化
建国以来,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获奖无数。从1989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到2013年《后宫·甄嬛传》获得第41届国际艾美奖提名,制作成英文版,走向世界。中国的影视作品不断获得世界认可,在与世界接轨中走向全球。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惊艳世界。2008年奥运会更好地展现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题口号的深刻内涵,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突出“文明”、“和谐”两大主题,精彩阐述了以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世界文明的交融,用中国文化打动了世界。
2012年10月11日晚上,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这一消息不亚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让国人感到无比的振奋和自豪。中国的文学成就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中国文化再一次震撼世界。
截至2013年年底,全球已建立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20个国家(地区), 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世界五大洲。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孔子文化在世界上掀起一股“中国热”。
新中国成立65年来,文化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其成果既是对于中华文化的贡献,也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全球经济仍然面临复杂的挑战,中国的发展已然成为世界的一个亮点。如何在今天的新平台上展示中国新的文化创造活力和能量是我们应继续努力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