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至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路栉风沐雨,走过了60个春秋。
回顾历史,从宪法的制定、修改与完善,到推动基层群众自治,再到实现城乡“同票同权”,人大制度之所以能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具有植根人民、与时俱进的属性和品格。正如习总书记“9.5”讲话所指出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浙江落地生根,深化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地方立法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人大监督保障法律法规实施,代表为民履职作用得到发挥,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空间不断拓展。无论是在公众、人大、政府之间搭建的预算恳谈对话机制,还是填补因行政建制变化而造成民意管道断裂的街道议事会;无论是保障代表就近、就便、“全天候”履职的代表联络站,还是激活代表履职活力的代表会考、述职评议……这些透着乡土气息、草根味道的“底层设计”,就像钱塘江上滚滚不息的层层涌浪,汇成了我国人大制度不断壮大、发展的时代大潮!
60年风雨兼程,人大制度在中国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成为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民主法治和人大制度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不相适应,尤其是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等方面,还有诸多问题和不足。既存在“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形式上有权、实质上无权”的问题;也存在将民主当摆设,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无处表达、呼声诉求无处倾吐的问题。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的信赖、支持和拥护,始终是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深厚力量源泉和牢固政治基础。只有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我们的制度才有根基。
形势在变,时代在变,人民的期待也在变。我们讲人大制度与时俱进,就是要让人大制度与改革同行,与人民同心。只有这样,才能让根本政治制度不断释放生机和活力,不断完善和发展。
如何更好地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不断缩小人大的“实际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落差?如何更好地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使代表真正完成从“荣誉称号”到“法定职务”的角色转换?如何加强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解决好民意表达中的“拥堵路”、“断头路”等问题……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唯有以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畅通有序参与渠道,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把人民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才能让宪法赋予人民的各项权利,真正回到人民的手中。
一句话,只有与人民同心,才能永葆制度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