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知识分子理论初探

2014-10-13 12:12刘俊菲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10期

刘俊菲

内容摘要:“知识分子”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问题,“知识分子”在西方有两个起源:俄国起源与法国起源。西方近现代著名“知识分子”理论主要有班达的“精英知识分子论”,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论”和索维尔的“制造观念知识分子论”等。本文对这三种知识分子理论进行梳理与分析。通过了解对“知识分子”多元的阐释研究,希望能对“知识分子”的进一步研究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知识分子的缘起 精英知识分子论 有机知识分子论 制造观念知识分子论

“知识分子”这一概念被许多人使用过,但这一概念并没有形成明确、公认的定义,这也表明了“知识分子”在学术界的生命力。笔者对西方近现代几个颇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理论进行梳理与分析,希望能促进对“知识分子”的深入研究。

1、“知识分子”的缘起

“知识分子”这个名词来源于西方,而“知识分子”缘起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源于俄国的“知识分子”概念,其英文为“Intelligentsia”,“它是指有沙俄派到西欧去学习先进文化而后回国的那批青年贵族。……由于他们所带回的西欧科学文化、思想观念、社会秩序乃至生活方式和当时的俄罗斯格格不入,而他们又欲以此改变之,因而,这一群与众不同的新人就被称为‘知识阶层。”[1]

另一个源于法国的“知识分子”概念,其英文为“intellectual”,它的出现,与1898年的“德雷福斯”事件有关,以左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介入该事件,才使这一冤狱得以重审并以平反终了。这一事件使“知识分子”第一次在这样的价值内涵上被广为使用并流传开来:即知识分子在社会角色上是体制的反对者或批判者。[2]概括而言,当我们试图让自己成为一个知识分子时,俄国知识分子阶层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对公共事务的关怀;而法国知识分子留给我们的遗产,是他对权威体制的批判。

2、西方“知识分子”理论

西方对“知识分子”的研究很多,观点也呈多元化趋势,近现代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主要有:班达的“精英知识分子”论,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论和索维尔的“制造观念知识分子”论等等。以下笔者对这三种理论分别做一下分析阐释。

2.1班达:“精英知识分子”论

朱利安·班达(Julien Benda,1867-1956)在《知识分子的背叛》一书中认为知识分子的活动“本质上不追求实践的目的,只希望在艺术的、科学的或形而上学沉思的活动中获得快乐,简言之,他们旨在拥有非现世的善”[3]他认为真正的知识分子从事的活动是对现实主义形式上的否定。他们有的全心投入于超脱尘世的精神活动,如达芬奇、歌德等等,有的在人性或正义的名义下,采用超然的、抽象的原理来著书立说。例如康德、勒南等等。这些知识分子活跃于特别的理论领域,他们无法阻止世俗大众在历史上的憎恨与喊杀,但是他们阻止了人们对这种行为的礼赞和信仰。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在人类历史上,人们虽然行恶,但是崇善。

针对当时社会上许多知识分子纷纷投身于民族国家和阶级斗争中,他们在教室、教堂和其他公共场合鼓吹种族差异、民族之上和阶级对立,更有些知识分子直接投身于“现实主义激情”,班达认为假借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和阶级斗争背叛了知识分子的价值理想。他倡导知识分子应该像苏格拉底和耶稣一样,用抽象的公正、真理和理性来批判现实。

班达从真正的知识分子典范出发,批判了利用自己的学说向权势献媚、对现实的激情作为自己最高的德行的现代知识分子。而他塑造的典范知识分子形象是像苏格拉底、耶稣一样专注于纯粹思想与艺术,并用这些东西来影响世界,他们不会下降到世俗来参与现实的活动,即“我的王国不是这个世界”。他们与世俗之人对立开来,是外在于大众的超然之物,他们是“精英知识分子”,是社会上的极少数远离政治的纯粹学术人。这样的划分隐含了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的二元对立,突出了知识分子的“超然性”。

2.2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论

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1891-1937)是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者,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他对知识分子的认识打破了传统观念,传统上依据社会分工,即根据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划分出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而葛兰西认为“我们所有人都是知识分子,但是不是所有的人在社会上都具有知识分子的作用”。[4]这样的定义是一种宽泛的标准,他认为在社会网络系统中,超然的个体并不存在,个体是或简单或复杂的各种社会有机体的组成部分。

同时,他根据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的不同把知识分子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知识分子,他们从事老师、教士、行政长官的职位,他们一生都在从事相同的工作,似乎总停留在原地。一类是有机知识分子,这类人与阶级或企业直接相关,这些阶级与企业运用知识分子来组织结构,获取更大的利益。同时,“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不是一个二元对立的划分,他们互相依存,共同构成了“社会关系网络”,“从意识形态上竭力同化并征服传统知识分子,这种同化或征服工作做得越快越有成效,则该集团在精神造就自己有组织的知识分子的工作中越有成果。”[5]“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传统知识分子经过蜕变,也会被新的领导阶级转化为“有机知识分子”。

葛兰西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立场,将知识分子首先还原到现实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考察,人都是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才能具体测绘其位置,考量其价值。知识分子,包括他们所代表的集体,都“处于各种关系的总体之中”,从而“人人都是知识分子”,葛兰西抛弃了从知识有无来评定人的高下的观念,而代之于现实的考量不同知识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历史作用。

2.3索维尔:“制造观念知识分子”论

托马斯·索维尔(Thomas Sowell,1930-)在《知识分子与社会》中对知识分子的定义是:一种职业种类,从事这种职业的人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处理理念,这些人有作家、学者等等。[6]而这一概念的核心是“制造理念”,如政策专家的工作本质是制造出社会政策理念,而非去对具体理念付诸实施。因此,政策专家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工作开始于理念并终于理念,因此这些理念所带来的影响与后果并非由他们来承担。

他从理念的制造和传播来把知识分子分为两类,一类是“制造理念知识分子”,就是那些生产公共态度和信念的知识分子,即使他们的作品没有被大众广泛阅读。一类是“传播理念知识分子”,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们各自专业领域内的其他人的想法,他们环绕在“理念知识分子”周围,传播“理念知识分子”的观点。他举了卡尔·马克思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例子,他们的著作很少有人读过,能理解的人更少,但是他们的理念却鼓舞了数量极多的知识分子,并通过这些知识分子的传播影响了普通大众。

托马斯·索维尔对“制造理念知识分子”的认识是辩证批判的。像卡尔·马克思这样的“制造理念知识分子”(idea worker),这个特定人群是制造观念,他们的理念是非政策性的,因此,他们不会对社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主要是提供了一些政策的可选择方案。当“理念知识分子”的观念和主张在实践中碰壁后,他们通常不会承认错误,而是喜欢用一大堆言辞来为自己辩护。索维尔的理论对我们辩证的看待知识分子的两面性是有启发意义的。

3、结语

本论文主要关注西方知识分子理论中对“知识分子”的定义与对“知识分子”的类型划分。因为各个学者的历史语境不同,其划分的标准也很不统一。班达从知识分子在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处理上来阐释,更强调“知识分子”的“超然性”;葛兰西主要从知识分子在社会的不同作用来划分,更突出“知识分子”的“介入性”;而索维尔从理念的制造与传播角度切入,引导我们辩证的看待“知识分子”对社会的影响。但他们也有共同点:关注知识分子与社会的关系,知识分子在社会上应起的作用。这也是 “知识分子”研究的重要价值所在。对于“知识分子”的多元的阐释,能够使研究者见识到更多的思维方式与角度,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从而促进我们对“知识分子”认识过程的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2]邵建:知识分子与人文,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10月,P1,P2-3

[3]朱利安·班达,佘碧平译:知识分子的背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P78.

[4][5]安东尼奥·葛兰西,曹雷雨译,:狱中札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P9,P228.

[6]托马斯·索维尔:知识分子与社会,中信出版社,2013年9月,P4.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