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邢帆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有不少城市是从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普及开始的。湘潭虽小但在基础设施部署上,却拥有速度快,效果明显的特点。
小而精,是人们冠以小事物的美赞或是期许。对于城市来说,小城市的发展既需要依托大城市的辐射能力,又需要找准自身的定位,突出小和精的价值。正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所提出的,要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湘潭,又称莲城。是一座有着1200余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在明清时期曾作为“中国内地商埠之巨者”的商贸重镇,繁盛一时,有着“小南京”、“金湘潭”的美誉,是湖南省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逐渐落实,智慧湘潭作为数字湖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智慧产业、智慧政务、智慧民生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目前“智慧湘潭”项目正处在升级过程中。2013年湘潭市获批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新的项目与投入陆续完成,对于湘潭来说,这是新能量的注入,更是突破传统的举措。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有不少城市是从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普及开始的。湘潭虽小但在基础设施部署上,却拥有速度快,效果明显的特点。
例如,从湘潭市发改委获得的消息显示,目前湘潭市38个下一代互联网重点建设项目已部分启动建设,已启动的项目15个,总投资25.4亿元,已完成投资13.8亿元。7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部分项目推进非常迅速,效果明显。
在基础网络设施改造方面,四大运营商行动迅速。在重点领域的特色应用方面,部分项目推进较快。例如,湘潭市交通局已完成了公交车、出租车、长途客车北斗智能终端覆盖、“湘潭交通”智能手机APP开始公测;规划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完成了20余项智慧湘潭综合平台标准规范,完成了电子地图、兴趣点专题数据、规划专题数据的建设,建设了智慧湘潭公共服务平台、智慧规划空间信息服务系统、智慧政务空间信息服务系统、智慧湘潭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同时公安局的智能交通二期项目已完成设计,即将启动建设。基础网络的搭建,为建设“智慧湘潭”提供了良好的网络运行环境。截止2013年,全市光纤已到达大部分城市小区和村镇,无线网络覆盖率达到99%,固定宽带用户数为29万户,平均带宽达到4M以上。光纤可接入率达46%,主要场所WLAN覆盖率达60%,城域网出口带宽为170G。
在其他层面,湘潭将城市建设从多维度,更具实效的角度体现出智慧的能量。在湘潭市政府出台的《“智慧湘潭”建设规划(2011-2015年)》(简称《规划》)中,全方位谋划了建设“智慧湘潭”的基本内容,而且中心突出,强调要重点实施“1162”工程,即建设一个宽带、融合、安全的新一代基础信息网络;构建一个以“1+N”为结构,运用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实现物理集中和逻辑集中相结合的智慧湘潭综合平台;重点推进智慧政务、智慧环保、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物流及智慧民生等六大应用工程和智慧产业、信息产业两大产业发展工程。
搭建信息化基础无论对企业还是城市来说都是极为关键的步骤,这一环节中要既要清理又要创造,湘潭借力“小”的特色,迅速出击为更多应用项目的落实做好了扎实的铺垫。
湘潭是湖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长株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之一。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和信息产业发展也被列位务实推进智慧湘潭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中部地区26个老工业基地之一,湘潭开展两化融合工作的优势是:工业门类齐全,制造业基础良好,是国家机电一体化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两化融合试验区。目前已形成先进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精品钢材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和食品等支柱产业。
而问题是区域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行业、企业之间信息化应用条件和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有些部门系统建设比较完备,有些部门系统建设才起步,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基础条件较好,中小微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差距较大,可承担的信息消费能力不同。这无形中造成了短板效应,制约了区域两化融合整体水平的提升。
为此,湘潭市决定在行业层面以“3+3”产业龙头企业为主体,深化骨干企业基于信息共享、系统集成和业务协同的信息化应用,进一步探索实施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促进现代机电、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行业在研发、工艺、制造、服务等环节有效协作,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以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为重点,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普及和深化,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促进钢铁、建材等行业安全有序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提升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建立完善行业性、区域性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加强跨行业物流信息资源共享以及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的业务协同,推动物流配送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及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全面提升物流配送的能力和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在区域层面,重点建设高标准、高水平、高服务能力的“智慧园区”。促进产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和服务平台的标准化、规范化。鼓励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园区管理、企业服务、产业转型、绿色生产等方面的示范应用。面向中小企业,分行业构建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着力整合平台信息资源,促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全面提升公共平台的助推力、辐射力、带动力。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的特点各不相同,出发点多归纳为构筑服务于社会各项事业的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创造更具竞争力的城市形象。智慧湘潭为两化融合提供了稳健的信息化基础和氛围,而两化深度融合不仅检验了城市信息化基础又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经济影响提供了合理的参考依据。
而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分析,智慧城市的发展是本着服务社会,创造更高价值的意义前进的。若将城市看作企业,其中的项目运营同样需要找到正确的模式。智慧湘潭也在不断寻求创新智慧城市建设的运营模式。湘潭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来看,各中小城市大多采用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即BOT模式。这种方式符合国家促进信息消费、鼓励商业和服务模式创新的政策,有利于缓解项目一次性投入大的财政压力,有利于专业分工和引进培育新兴产业。下一步,湘潭将按照这样的思路带动智慧城市相关产业链知名企业的辐射和龙头作用,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