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国立博物馆中的亚洲风

2014-10-11 02:11杨虹仪
收藏 2013年11期
关键词:陈列藏品荷兰

杨虹仪

历来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享有特权。除了政治的权威、经济的掌控及生活的奢侈之外,统治阶级通常还是一个国家中最大的艺术品收藏者。沿袭皇室收藏而设立的珍宝馆,法国有凡尔赛宫,德国有德累斯顿宫,意大利有碧提宮,中国有故宫,等等。同样,荷兰王室的收藏也奠定了如今荷兰国立博物馆(Rijksmuseum)的藏品基础,但和其他由宫殿改建而成的博物馆不同的是,荷兰国立博物馆从修建起即作为实质性博物馆使用,从未被作为皇室寝宫使用。

建造一所荷兰国家博物馆的想法始于18世纪末。当时的荷兰政府巴达维亚共和国接受提议,决定仿效法国,建造国家博物馆。荷兰第一座国家博物馆于1800年在海牙向公众开放。1808年,荷兰王国的新国王拿破仑·路易·波拿马命令将藏品运往阿姆斯特丹——荷兰王国的新首都。之后不久,政治的波动使得皇室的大量藏品再次被转移到特里普家宅(Trippenhuis),直至1876年,特里普家宅的环境不再利于存放藏品,人们才感到有必要在阿姆斯特丹新建博物馆,专门致力于国家艺术品收藏。几番评比后,皮埃尔·库贝(Pierre Cuypers,1827~1921年)入选作为建筑师。1885年,具有历史主义(historism)风格的荷兰国立博物馆(Rijksmuseum)向公众开放(图1)。

荷兰国立博物馆的藏品基于王室收藏,却也不乏私人藏家的捐赠以及博物馆积极主动地不断扩充。即使在2003~2013年的博物馆整修期间,100余件各个门类的艺术珍品也被囊入博物馆的收藏。

2013年4月13日,在长达10年、耗资3.75亿欧元的整修之后,荷兰国立博物馆终于重新对公众开放。如今,荷兰国立博物馆馆藏近100万件作品(图2),其中70万件属于纸上作品,因太过脆弱很少陈列,当前展出的有8000多件。新开幕的博物馆的陈列方式可谓新鲜大胆——为了体现荷兰800年的艺术和历史,而绝非仅仅是单纯的荷兰一国的艺术史,也涵盖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域艺术品,包括荷兰绘画、意大利玻璃工艺品、中国外销瓷等常常在同一个展厅出现,便于参观者体验荷兰及同时代其他地域的历史文化。

在荷兰国立博物馆的一隅,是独立的亚洲馆(图3)。荷兰国立博物馆以陈列荷兰历史和艺术为主线,却只单独设立亚洲馆,可见与亚洲的交流对荷兰历史的重要性。

由西班牙设计师事务所Cruz y Ortiz设计,亚洲馆在荷兰国立博物馆南侧的花园里环水而立。从外观上来看,呈不规则形,外部墙体用浅灰色石块包砌,下部用玻璃。整座亚洲馆与荷兰国立博物馆的红色砖墙互相衬托。从内部看来,斜墙以及其他非同寻常的线条使亚洲馆显得生动有趣。亚洲馆通过一个底层通道和主建筑连在一起,独立却不单独。亚洲馆总面积485平方米,来自中国(图4)、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泰国的大约350件艺术品陈列其中,时间跨越4000年。

2013年9月16日早晨9点,荷兰国立博物馆的员工刚刚开始一天的工作,准备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笔者有幸在亚洲馆策展人Menno Fitski先生和Jan van Campen先生的带领下,参观了所陈列的亚洲艺术品。Menno Fitski先生(图5左)的专业领域是东亚艺术,尤其是日本艺术,而Jan van Campen先生(图5右)的专业领域则是亚洲(中国)外销艺术。两位策展人解释道,在博物馆10年整修期间,除少量藏品借与荷兰其他博物馆展出,其余大部分都储存在国立博物馆内。即便现在,能看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展品将定期轮换。由于展品是按时间陈列而非类别,若要看到所有的中国艺术品,非得走完全部两层博物馆。参观者会经常在不经意的角落发现中国艺术品的陈列。Fitski先生认为:这种陈列方式让参观博物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观众必须积极主动地去看、去寻找,而非被动接受博物馆的陈列,就像捉迷藏一样。这也体现了荷兰人大胆创新的想法,以及博物馆管理新方式的尝试。

荷兰作为欧洲贸易大国,17世纪几乎垄断了与亚洲各国尤其是与中国的贸易。荷兰东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VOC)与中国贸易换取的工艺品,很多佳作被王室收藏,形成了如今荷兰国立博物馆亚洲艺术收藏品的主要部分。荷兰人对青花瓷有着特殊喜爱,亚洲馆里陈列着大量中国古代所生产的外销青花瓷。

20世纪以前,荷兰人购买的亚洲艺术品以亚洲国家的外销艺术品为主。1900年左右,他们渐渐意识到,亚洲也为自身创作了很多杰出的艺术品。于是,研究和收藏的兴趣发生转移,荷兰藏家开始关注亚洲本土符合当地人审美品味的艺术品。这些荷兰藏家于1918年成立了亚洲艺术之友学会(Society of Friends of Asian Art),在20世纪收藏了很多重要的亚洲本土艺术品,而不单单是作为商品交换的外销艺术品。如今,亚洲艺术之友学会的收藏成为了荷兰国立博物馆亚洲艺术藏品的主要部分,在亚洲馆中展出。

亚洲馆入口处摆放了一件中国石雕龙头。该龙应称“蚣蝮(fù)”,传说的龙生九子之一,性好水,所以经常被雕刻在建筑或桥梁之上,作为防火和守护神的象征。这件石雕摆放于此,却是为了让小朋友们观察到龙口中含的鱼!一层楼的展厅里,最引人注目的无非是立于中心的、来自12世纪印度的舞蹈湿婆青铜雕像(Shiva Nataraja)(图6)。湿婆是印度教众神中的舞王,既是世界的创造者,又是毁灭者。此湿婆头顶火环,脚踏侏儒,形象刚健而不失柔美,在静与动中达到舞蹈的平衡,可谓同类器物的绝世佳作之一。3世纪巴基斯坦健陀罗风格的石雕佛头像(图7)线条优雅流畅,神情平静祥和,头发部位的希腊式样雕刻还依稀可见。

顺着倾斜的走廊往下,即通向亚洲馆的底层。中国、日本、韩国的艺术品都在这里呈现。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走廊处居然摆放着中国当代艺术家艾未未的作品。此作品名为茶砖(Tea Brick),创作于2006年。艺术家艾未未将普洱茶挤压成美国六七十年代极简主义艺术(Minimalism)的形状风格,同时也是云南普洱茶上百年来储存和商品交换的形状,以此探索材料和呈现方式的关系,既是当代艺术,又紧密结合传统。策展人说:博物馆在各个角落安放了一些当代艺术品,以使整个博物馆的氛围更生动,但当代艺术不会作为博物馆未来收藏的主要方向。

步入底层,映入眼帘的是一尊中国宋代的罗汉木雕像(图8)。木雕上的染色和大漆痕迹还依稀可见,玻璃质眼珠炯炯有神,衣服褶皱雕刻细腻,整个罗汉像栩栩如生,威严正气,令人望而生畏。同样抢眼的是一尊宋代的观音木雕(图9),线条优雅大方,神态雍容,工艺细腻精湛。紧靠左墙上的北魏时期的弥勒菩萨石像(图10),源于中国河南龙门石窟,其坐姿和衣褶的雕刻都属于同时期龙门石窟的典型特征。弥勒佛面带微笑,俯视人间。摆放在橱窗角落的中国新石器时期玉琮(图11),造型线条颇具现代感,但却是整个亚洲馆里最古老的艺术收藏品。

国内藏家苦苦寻觅的元青花瓷器,在这里也有展出,一件元代的青花麒麟缠枝花卉纹大盘,保存完好。是中国元代青花瓷的代表作之一。康熙早期的莲花状佛教供盘(图12),属于稀缺品种,尤其珍贵。值得一提的是:亚洲馆里收藏了一件顶级韩国瓷器。这件12世纪高丽王朝的青瓷瓶(图13)造型优美,釉色温润,边口镶金,属于当今艺术市场的宠儿,价值不菲。

对于博物馆未来的收藏计划,策展人告知:荷兰国立博物馆一直致力于藏品扩充,没有什么特定的收藏方向,而在于艺术品的质量和稀缺性,只收藏最上乘的作品。就在2013年6月,荷兰国立博物馆就创造了头条新闻,在法国一家拍卖公司购买了一件17世纪的日本木漆匣(图14),花费730万欧元。此木匣是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向日本订购的,350年后终于又回到了荷兰。

策展人表示,为了让中国观众有机会看到更多的荷兰国立博物馆收藏的亚洲(中国)艺术品,也许以后有机会将藏品拿回中国展出。虽然上海博物馆曾借展过荷兰国立博物馆的藏品,但当时只是荷兰古典大师的作品。中国的博物馆至今还未借展过荷兰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品。

现在,每天都会有如潮水般的观众如朝圣般来到荷兰国立博物馆,来到伦勃朗、弗美尔、扬·范·艾克这些古典大师的作品前,观摩,谈论,留影。而那些来自遥远东方的艺术品,承载着东方的文化,在荷兰国立博物馆的各个角落安静地呼吸,述说着古老的故事。

(注:部分资料来源于荷兰国立博物馆媒体资料集)

责编 李挺

猜你喜欢
陈列藏品荷兰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凡·高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在荷兰骑自行车
民国时期北平古物陈列所的陈列展览
骑行荷兰羊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