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模式的多元呈现

2014-10-11 17:49大拇哥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奥赛赛事竞赛

大拇哥

STEM是一种教育模式,而非学科课程的简单增减。同理,STEM的呈现形态,也绝非单项课程的试卷成绩可以囊括。

近年来,一类新的高水平国际青少年竞赛活动悄然来到中国,它包括了国际语言学奥赛、iGEM合成生物学竞赛、国际太空城市设计大赛、Botball和RoboRAVE国际机器人大赛、美国杜克大学高中数学竞赛,以及国际青少年微电影大赛等。

今年暑期,笔者有幸见证了同属于上述顶级赛事行列的国际语言学奥赛、IJSO(国际初中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集训、未来城市设计大赛的极限学习,以及国际机器人大赛的外围赛。深感,赛事不再是少数人的游戏,赛事参与的过程更像是一种新概念学习的小规模实验,而参赛学生(也包括他们的老师、教练)更是通过活动的全程参与,体悟到经历“赛学”模式所带来的震撼——这才是STEM教育推进的战略意义所在,体现出STEM教育最本质、最核心的价值导向。

以自然科学领域唯一面向16岁以下初中学生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也是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大家庭中12个成员中一员的IJSO中国特训选拔营集训为例,与其他专门学科的奥赛不同,这项赛事不强调难度,而是更加强调多学科的融合,要求学生能够把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初级知识灵活运用。来自中国化学学会和北师大教授们的悉心辅导重点,不在于学科知识的本身,而更注重学习方法的优化、注重学科知识间的贯通、注重知识活用和实验技能提升等不常见于我们传统课堂教学的环节。教学相长的氛围以及团队攻关的协作,都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霸们眼睛一亮,体验到山外青山的高手过招之外,最深的反思都不约而同地提及了对未来教育、尤其是K12阶段的教育生态优化的期待。

由中国儿童中心综合培训部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青少年国际竞赛与交流中心(ITCCC)协同主办的另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师培训活动在中国儿童中心展开,40多名来自北京、上海的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和校外科技辅导员参加了这次采用了一种名为“极限学习”的方式进行的培训。极限学习打破了传统的“一对多”授课的教育模式,采用多人团队协同工作、群体学习的方式挑战学习者的能力极限。这种学习模式同样不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是以贴近生活的任务导向模式,将学习内容与跨学科的综合应用联系起来,令学习者的能力与素质得到真正的锻炼。

在这次活动的故事背景中,未来政府计划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设计建造现代化城市,学员们则要随机组成多家虚拟科技公司,应对各种挑战,以赢得政府招标的标的。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内,学员们需要应用开源技术和互联网所提供的近乎无限的资源,掌握大量的工程科技,提交各种文档资料并完成多项高科技产品的雏形。为了增加学员们的沉浸感,构建一个接近于真实社会的学习环境,主办者还设立了“银行”、“商场”、“专利局”、“法院”等机构和一套严密的规则体系。从科技报告写作、智能系统和机器人设计、产品演示报告到项目管理、资金管理、专利申请、法律纠纷,每个任务团队都需要通过良好的分工合作在各个方面迎接挑战。就在这样一种紧张而富有压力的环境中,学员们的学习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谈起三天学习的感受,活动学员刘老师说:“很累,但是收获和锻炼非常大。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这次活动将对我未来的课堂组织产生质的影响。”

作为本次学习活动的特邀专家,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的顾学雍副教授对于本次活动的组织表示了高度认可,“这次活动是极限学习在科技教师培养中的第一次成功实施,有着重要的创新意义。素质教育一定要从小抓起,我们期待看到在这样的努力下,更多教师得到教育理念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从而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和校外教育带来新的活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奥赛赛事竞赛
数独小知识数独赛事介绍(二)
本月赛事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野蛮生长的学科奥赛,该管管了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2017年斯洛文尼亚奥赛不等式试题的推广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赛事赞助沟通对感知匹配的影响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