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随着集电话、电玩、电邮、电视、视频、社交、卫星定位诸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手机的普及,除了睡觉8小时,其它16个小时几乎与它形影不离。“手机去哪了?”出门可以忘记带钥匙,但手机却绝对忘不了。
有个段子很搞笑,但却很真实,说:斯诺登日前在俄罗斯声称,美国已窃取了数百亿中国人的短信内容。据说经FBI分析后发现报告给奥巴马——35%是节日祝福,25%是商业广告,30%是办理假证、贷款和复制手机卡监听小三的短信。
“那过滤后的10%一定很有价值吧?”奥巴马问。
情报局长沮丧地回答,“报告总统,剩下的都是黄段子。”
“那微信呢?”奥巴马不死心。
“35%是人生感悟,25%是吃货晒美食,30%是养生常识。”
“剩下的10%呢?”奥巴马来了精神。
“报告总统,都是让我必须转发的微信。”
“那就快发给我呀,还愣着干嘛?”
“报告总统,我一早就转发给你了。”
奥巴马掏出手机一看,转身就走。情报局长追问他干嘛去?奥巴马兴奋地说,“我去转发给普京,如果他不转,让他全家死光光”。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大多数人身体的一部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经基本进入到虚拟时代。到处可见人手一机,就像犯了毒瘾、酒瘾、赌瘾一样,公交车上集体发感慨,地铁车厢里埋头打飞机,甚至走路都在刷微信。每个人的真假面孔都被隐藏在了网络的背后,一声声“呵呵”涵盖了几多语义不详的答非所问。而现实生活却变得异常的冷漠和冷酷,跌倒的老妪没人敢扶,被抢的大嫂没人敢帮,遭遇调戏的少女没人敢管。所有人带着耳麦,抠着手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将各自藏匿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
据一位刚当妈妈不久的朋友告诉我,几个月前她抱着半岁多的女儿乘公交,车辆为躲避行人来了个急拐弯,她应急反应地抓住了手机,却把孩子撇了出去,好在人多摔得不重。“你不知道事后我有多么内疚,和谁都没敢说,打那以后抱孩子时我绝不拿手机,就是来电话也不接。”
许多夫妻间因为有了智能手机而变得陌生,过去至少还一起看看电视,现在电视机也成了摆设,各自捧着手机点点戳戳一晚上。不夸张地说,小夫妻之间发微信多于亲口交流。
“老公,炉子上的水在吱吱叫呢。”床上的妻子微信说。
“宝贝,你去关一下,我马上就要过关了。”沙发上的丈夫回复道。
网络以快节奏著称,微信则以谁得到的回复快、点赞多来衡量人际关系和人脉旺衰。另一则微信段子令人胸闷,它真实概括了现在人与人之间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某人上厕所忘记了带手纸,发微信求助朋友圈,10分钟里送来了数十个赞。
如果是你,还笑得出来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