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墓地——传说与现实

2014-10-11 21:55娜塔莎·布里德
今日文摘 2014年17期
关键词:马利遗骨长矛

娜塔莎·布里德

我记得,好多年前,跟着驼队穿越肯尼亚北部地区,看到一具白森森的大象头骨。两个空洞洞的眼窝中,分别插着一束蓬松的干草。可以看出,这是有人精心摆放的。养骆驼的人告诉我,这是他们这个地区的风俗习惯,路上碰到大象头骨,插束干草表示对倒下“巨人”的敬意。

那时候,人们很少碰到大象的遗骨。

令人心碎的一幕

传说,大象预感到自己快要死去的时候,会独自前往大象墓地,度过生命中的最后瞬间。但是,科学家从来没有证实这样的传说。但是确实,当大象发现同类的遗骨时,会停下来仔细看一看、“摸一摸”,甚至,捡起一块象骨或是象牙带走。

我曾经看到过令人心碎的一幕。一家大象回到被迫抛弃的小象身边:小象病弱,站不起来,跟不上象群。小象已经死了。那一家大象围在尸体前,用长长的象鼻子轻轻地抚摸着。大象表现出的温柔与悲伤,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令人心动的场面之一。

现在,肯尼亚北部地区好像到处散落着大象的遗骸。偷猎、无休无止的象牙交易,导致成群的非洲大象丧命。

基莫利·马利佩特是大象研究人员,负责跟踪大象在勒瓦野生动物保护区、纳格尔纳达尔森林以及肯尼亚山国家公园的行踪。数百年来,大象的迁徙模式从来没有改变。多家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肯尼亚野生动物局一起,安排保护人员徒步和乘车巡逻,监控肯尼亚北部广袤的地区。还有一些大象套上了定位项圈,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最先进的卫星遥测技术,跟踪大象沿着祖上流传路线的迁徙全过程。

寻找“大山”

一次,马利佩特接到一项任务:寻找“大山”。公象大山也套着定位项圈,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电脑观察他每日的行动。“大山”之所以得了这么一个外号,是因为他是该地区最顽强、坚定的一头公象。前往肯尼亚山的迁徙途中,如果“大山”选好了走哪条路,任何障碍都不能阻挡他。

有时候,就算是电围栏都不能阻挡这些公象。

大象在迁徙之路上的表现真可谓顽强不屈,有时甚至推倒农场护栏、践踏农作物。后来,肯尼亚不得不修建了大象“专用通道”。通道甚至要从一条车水马龙的主要公路下面穿过。不过,远离农场,可以确保大象沿着安全路线抵达山区家园。

但是,连续好几天,“大山”项圈发出的信号都显示他静止不动。

这种事确实发生过。那以前一个星期,另外一头大象的信号也好几天没动,搜索小组出动前去探究竟。

人们找到了破裂的项圈,掉在地上,还在不停地向太空发信号。没过多久,他们在附近不远处找到了这头大象,大象并没有受伤。马利佩特说,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有时候,项圈断了、丢了。工作人员不得不给大象打麻醉针,换个新的。

这一次,马利佩特和肯尼亚山国家公园基金会的一组搜寻人员一起,带着卫星接收仪和“大山”项圈发回的信号,出发上路。

两天之后,他们看到一头大象的足迹。看上去,这头大象好像在原地站了很长时间,然后踉踉跄跄地走向附近的竹林。

竹林间,“大山”侧躺在地下,颈部有一条深深的长矛伤痕。也许,“大山”的体重触发了拌网,头顶上早就有人在树枝间精心安好长矛,长矛落下来,刺中“大山”的脊椎。

听马利佩特讲述“大山”临终的瞬间,真是令人心碎。

毫无疑问,偷猎者肯定在附近藏着,“大山”倒在地上之后,他们一分钟都不耽搁,立刻拿出砍刀、砍走“大山”美丽的乳白色象牙。

我暗想,当时,“大山”是不是已经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呢?

我想起原来看到过的大象遗骨上插干草的那一幕。我问马利佩特是否听说过这样的风俗。

他说,“当然了。我们就是要以这样的方式说一句:同志,安息吧。”

(广磊荐自《海外星云》)

责编:天翼

猜你喜欢
马利遗骨长矛
自相矛盾
后山的遗骨(下)
后山的遗骨
《马利和我》
琉球王族后代要京都大学返还先人遗骨
只需证明自己是谁
不必证明自己不是谁
牛津科学家找到“圣诞老人”遗骨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