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现成的独立生活清单

2014-10-11 05:15悠伊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洗手池下水管脏东西

悠伊

要问我怎样才能独立生活,我觉得这是个伪命题。与其向四面八方求助怎样才可以为独立生活做好准备,不如去亲自实践一下。生活不是考试,它是琐碎的,是出其不意的,不是给你一个复习范围,把这个范围内的都搞懂了或者死记硬背下来就能拿高分。它考验的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过去习惯的做法不再奏效,如果周围没有父母好友这些可以依靠信赖的人,靠你自己怎么解决络绎不绝的大小问题。面对它的心态不是靠积累,倒更像是一种觉悟,或者说是一种平常心:现状就是如此,接受它,想办法,然后去作选择。过来人再怎么告诉你,要准备这个,要准备那个,其实到时候也还是不够用的。

我留学海外读Master,认识的很多人在出国前不会做饭,他们或者懒得做天天吃外卖,或者不讲章法地胡乱做,都成功地把自己喂饱了,别瞧不起他们,这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要不要学做饭、要不要学做家务,这种事情其实是看个人的底线在哪里。乐意让自己过得更好而想要学习新的技能,这比别人给你拉一个清单,告诉你这都是必须学的重要得多。

我迎来独立生活时并没有太多恐慌,可能是在大学时代已经习惯了一个人解决问题。我应对得是否好暂且不提,但“习惯于独立解决问题”或许是个关键。面对独立生活感到不适应,我想更多还是停留在“感觉独立解决问题不是常态”上,怀念有人帮自己处理的状态。要是问我如何扭转这种心态,其实我也说不清,这对于我而言更多是一种理性的意识——此时此地,别人再想帮你也是爱莫能助,只能自己开动脑筋解决。因为知道了必然得不到惯常的帮助,不管自己行不行,都只好硬着头皮走下去。“硬着头皮”、“咬紧牙关”、“不管三七二十一”,我觉得这才是关键。能提前为未来做好各种完善的准备当然很了不起,但即使没有也未必就会完蛋。让自己处在背水一战的绝地,明白自己不得不去做,往往才知道其实早已不需要他人的帮助。

生活总会时不时地超出我们的想象与准备,比方说,上周六晚上我公寓的洗手池堵了,水很难下去,发现的时候除了我室友都已经睡了,即使忍到第二天早上去找房东,那也还要耽搁好多天才会有人来修。怎么办?在此之前我从未修过水管,完全不清楚它的构造是怎么样的。可以猜测出堵住水管的是头发,我妈在我出国前曾提醒过我女生住的公寓很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可想而知会很恶心。家里没有扳手,只有锤子和螺丝刀,在修水管上帮不上什么忙。而有利的条件是,我知道怎么关水闸,我知道水管的外部是以杠杆结构带动的。于是,究竟是要忍着不用洗手池,等男生室友或者房东叫人来修呢,还是冒着可能搞坏的风险,自己动手掏脏东西呢?——当然是后者。

虽然现在我有可以求助的人,但谁知道以后有没有?修水管这种事我还没有尝试过,就算没能成功,也还可以再向他人求助。如果我成功了,那么麻烦事都可以终结在我这里——与其等待王子爬上高塔来拯救公主,不如公主自己先砍翻魔王、甩掉诅咒。结果就是那天晚上,我徒手拆了洗手池的下水管,掏出脏东西,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零件一个一个重新装回去了,没有麻烦任何人问题就此解决。

我在出国前应该学习怎么修下水管吗?显然不可能。在这些突如其来的考验面前,管他狼狈不狼狈,管他失败不失败,管他丢脸不丢脸,做饭做成暗黑料理又怎么样,提着行李距离公寓5公里又怎么样,装家具装到手快断掉又怎么样,完全不熟悉地理环境又怎么样,顽强甚至胡闹地坚持下去。回头再看时,或许就会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经摆脱了在外人看来难以逾越的困境,而在自己心中,那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至少对我而言,独立生活就是如此。

说到底,虽然人类是社会动物,虽然我们都需要与他人联结,但我们终归要孑然一身去面对自己的命运。在那时,知道这就是任谁也无法回避的人生,这就是日常,这就是再平凡不过的现实,然后倔强地迎着风独自走下去,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插图:钟坤林)

猜你喜欢
洗手池下水管脏东西
没有水龙头的洗手池
为什么水槽管要做成弯曲状
淋浴、盆浴,哪个更健康?
洗衣机也爱“洗澡”
遵循“少即是多”原理的洗手池
我住进德国的下水管道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