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卷

2014-10-11 15:58
全国新书目 2014年9期
关键词:新文化蔡元培思想

蔡元培卷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欧阳哲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78-7-300-18877-5

2014-07

89.00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可谓中国新文化“古典时期”的一个范本。他对新文化的构想包括:解构儒学意识形态,确立现代大学理念,融会东西的文化观,以美育代宗教。这些思想带有浓厚的现代性和进步性色彩。产生这些思想的来源为其中西兼备的学识和长期的民主革命实践。在同时代的思想家中,蔡元培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包容性和中和性。本卷编选作品以反映蔡元培的教育、中西文化观和学术思想为主,所收文章、著作按写作、出版时序排列,大体展现了蔡元培在各个时期、各个方面的思想成就。

导言

蔡元培毕其一生献身于教育、科学事业。从1902年创建中国教育会,到1912年担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从1916年受命任北大校长,到1928年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他在这些新岗位上都做出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是新教育、新学术、新文化的领导人物和卓越代表。他可谓新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林语堂曾语重心长地说,蔡元培“做北大校长也好,中央研究院院长也好,教育部长也好,总是给人心悦诚服的。一个国家有这么一个老成人,大家觉得兴奋一点。何以这样?因为他是蔡先生。论资格,他是我们的长辈;论思想精神,他也许比我们年青;论著作,北大教授很多人比他多;论启发中国新文化的功劳,他比任何人大”(林语堂:《想念蔡元培先生》,载《传记文学》,第10卷第2期,1967年2月)。这一评价可谓持平之论。蔡元培在创建新教育和开拓中国科学事业的过程中,提出了一整套符合时代要求和具有前瞻性的思想主张,表现了他对新文化的理想追求。蔡元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德,具有一种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在北大人心目中,他是我们“永远的校长”。

蔡元培思想是中国新文化“古典时期”的一个范本。新文化在中国走过的历程不过一个世纪,但她的变化之大,变速之快,以致我们对蔡元培所领导的那场新文化运动若有一种“隔世”之感。蔡元培的新文化构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解构儒学意识形态,确立现代大学理念,融汇东西的文化观,以美育代宗教。这些思想带有浓厚的现代性和进步性色彩。这些思想的来源为其中西兼备的学问和长期的民主革命实践。在同时代的思想家中,蔡元培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包容性和中和性,正因为如此,他的思想虽富有特性,但仍能与其他思想相对和谐共存,这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共生的社会文化应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阅读史与活动史

思想家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二:一是读书,即来自书本知识,这自然与其读书经验相关;一是活动,即来自他的实践,这与其社会经验相关。近代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往往是二者结合的产物,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我们找不到闭门造车,躲进书斋成一统的思想家。

近代思想知识谱系构成的特点是中西结合。研究蔡元培的阅读史,我们可以获致这一认识。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诞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他自述早年的读书生活,五岁入私塾,初读《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等,接着读“四书”、“五经”。十三岁学做八股文,因先生指示他做文的依据是经书,所以他“除补读《仪礼》、《周礼》、《春秋公羊传》、《穀梁传》、《大戴礼记》等经外,凡关于考据或词章的书,随意检读”,“其中最得益的”为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俞正燮的《癸巳类稿》和《癸巳存稿》。(参见《我青年时代的读书生活》,见《蔡元培全集》,第8卷,84~86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从十七岁起,就自由的读‘考据、‘词章等书籍,不再练习八股文了。”(《我所受旧教育的回忆》,见《蔡元培全集》,第7卷,554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十八岁至十九岁充任塾师,专讲国文。二十三岁,进京会试得中贡士。二十五岁,经殿试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二十七岁,春应散馆试,得授职翰林院编修。可以说到此,蔡元培过的完全是一个传统学人的读书生活,所走的路也不过是一个科举士子的成功之路。他开始接触西学或东学是在甲午战争以后,这显然是受到当年中国战败的刺激,他留下的读书笔记有:《马建忠〈适可斋记言〉、〈记行〉阅后》(1897年7月7日)、《宋育仁〈采风记〉阅后》(1897年7月28日)、《森本丹芳〈大东合邦论〉阅后》(1898年9月8日)、《严复译赫胥黎〈天演论〉读后》(1899年1月28日)等。他对东学、西学之兴趣由其所作《〈东西学书录〉叙》(1899年4月)一文可以窥见。1898年他与王式通等组成东文学社,开始学习日文。三十五岁任南洋公学特班教习,他自认,当时“我不能说日语,但能看书,即用我的看书法教他们,他们就试译书”(《我在教育界的经验》,见《蔡元培全集》,第8卷,505~506页)。

以后又创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四十岁到北京任译学馆教习,“讲授国文及西洋史,仅一学期”。四十一岁至四十五岁,赴德国留学,“第一年在柏林,习德语。后三年,在来比锡,进大学”(同上,507页)。

关于四十岁以后的治学,蔡元培自我检讨道:

到了四十岁以后,我开始学德文,后来又学法文,我都没有好好儿做那记生字、练文法的苦工,而就是生吞活剥的看书,所以至今不能写一篇合格的文章,作一回短期的演说。在德国进大学听讲以后,哲学史、文学史、文明史、心理学、美学、美术史、民族学,统统去听,那时候,这几类的参考书,也就乱读起来了。后来虽勉自收缩,以美学与美术史为主,辅以民族学;然而这类的书终不能割爱,所以想译一本美学,想编一部比较的民族学,也都没有成书。(《我的读书经验》,见《蔡元培全集》,第8卷,31页)

蔡元培的学习成长过程,以1895年为界段开,前期以应对科举,学习旧学(中学)为业;后期以学习新学、西学为主。其治学范围先为哲学、伦理学,后转向美学、民族学。他的著作有:《中国伦理学史》(1910年)、《中学修身教科书》(1912年)、《石头记索隐》(1917年)等,编译的著作均出自德、日文,主要有:《哲学要领》(德国科培尔讲授,日本下田次郎笔述,1903年)、《妖怪学讲义总论》(日本井上圆了著,1906年)、《伦理学原理》(德国泡尔生著,1909年)、《哲学大纲》(据德国厉希脱尔著《哲学大纲》,参照泡尔生与冯德著《哲学入门》,1915年)、《简易哲学纲要》(德国文德尔班原著、日本宫本和吉编译,1924年)等,上述各种著作均交商务印书馆出版,显示了蔡元培与该馆的密切合作关系。

蔡元培并不是一个甘愿在书斋里度过一生的学者,他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1898年秋,他愤激于戊戌变法的失败,离开京师,出走官场,回到家乡绍兴,担任中西学堂监督,这是他“服务于新式学校的开始”,从此他与旧的官僚体制切割,迈向探求新教育、新文化的人生之路。

猜你喜欢
新文化蔡元培思想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的气度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借衣服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新文化购买PDAL40%股权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