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萘
背景链接
近日有媒体报道,重庆渝中区大坪正街71岁的赵大爷独自居住,爱喝酒的他常常酒后拨打110,有时是说没带钥匙,有时是说摔倒了,其实他是不堪寂寞,就想找民警来了好有人说话。据大坪派出所民警介绍,经统计,赵大爷一年来竟然拨打了1483次110。
无独有偶,不久前又有报道称,安徽合肥东二环路玫瑰绅城花园小区C1栋,有一位神志有些不清醒的六旬老太,半夜11点挨家挨户敲邻居大门,只为找人陪自己聊天。被敲门的17户居民中,仅有一户人家开了门。
网友热议
冬瓜丸子:寂寞老人“找110聊天”这是谁的错?从法律角度来看,是涉嫌违法。虽然这位老人的行为算不上报假警,但也扰乱了公共秩序,浪费了警力。呼吁政府积极研究制定政策,共同关注独居老人。
我在故我思:我也是老年人,以我之见,早晚多去逛逛公园,遛遛弯,扭扭秧歌,或者邀三五个好友打打牌,钓钓鱼,这些都是很不错的活动,咱们也要体谅孩子们的辛苦。
天高云淡:愿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万年,都能唱响最美“夕阳红”。
个人以为,近年来老人打救助电话“求陪聊”的事件并非个案。其背后是老人深沉的寂寞与孤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人已经达到需要救助的标准,因为心理的伤害和身体的伤害同样重要。
的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已规定子女应“常回家看看”。然而,对老人的子女仅仅施以简单粗暴的道德批判往往于事无补。因为客观上每个子女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也都有自己的小家要操持,也是人到中年万事忧啊!更何况,谁也不能要求子女整天守在父母身边,真是那样的话,往大了瞧,咱们国家的改革开放、社会建设谁来搞?往小处说,一家老小基本的生计咋维持?
那么,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如何解决呢?现在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一道社会难题——政府是不是也应担起责任?是否可依托社区服务、老年协会等部门,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样化、人性化、社会化的服务,比如,定期举办各种聊天会、健康讲座、健步比赛等,为空巢老人登记注册,定期回访,号召志愿者陪同谈心,引导其走出“空巢”,走向生活。
我常常担忧自己的晚年
洪嘉南
每当耳闻目睹这些老年人的事儿,我就有一种心酸的感觉。我的父母都是年近9旬的老人了,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但平时我们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留在家中的就是二位老人。他们因为失能,网络不会上,手机不会用,看电视不会换频道,空调开了不会关,门锁上了打不开,上下楼都非常困难。生活就是两人相对无言地坐一整天。每当我们回家后,他们的脸上才有了生气,如果有其他子女来看望,他们更是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旦有人要告别时,父亲就发脾气、阻拦。母亲则低垂着头不停地叹气。因此,每次都是哄着二老睡下了,来看望的子女才悄悄地离去。
但是,当次日太阳升起的时候,父母的孤寂又重新袭来,多少次我们都是在安慰加哄骗中才让他们安静下来。
每一次看到父母的状况,我都不禁担心起自己晚年的生活,也深深理解父母害怕孤独、害怕寂寞、渴求亲情、喜欢热闹的心情。endprint